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林  邹笑天  赵美蓉  李智 《理论月刊》2005,(11):165-166
高校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世界观形成具有积极意义。首先,美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其次,美育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情商水平;再次,美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本文还对高校大学生审美实践的方法进行了战略性和策略性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审美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审美教育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美是人的天性,审美是人的需求,美育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途径。它运用艺术的手段,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大学生以情感熏陶,端正和提高大学生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造就一代具有高尚道德修养以及多种爱好和丰富知识的  相似文献   

3.
古彩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具有独特的风格、深湛的艺术造诣、丰富的艺术语汇,呈现出一种浓烈的传统民族气息和审美取向,本文简要概述了古彩的艺术特征,从古彩的表现内容、构图、设色等方面探讨古彩审美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设计艺术的审美心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生 《理论月刊》2006,(3):128-130
设计艺术的审美体验有别于纯粹艺术,设计艺术的审美体验更丰富、更复杂。纯艺术的感知往往以视觉或听觉为主,而设计艺术中的审美感知是视、听、触、味、嗅等感觉器官的综合体验;设计艺术的审美想象是创造性与适应性的统一;设计艺术的审美情感不囿于“小我”的满足,而是直接指向“大我”与社会;设计艺术的审美理解不是“距离”的设定,而是审美信息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5.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3,29(1):80-84
在深入反思 2 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学术局限的基础上 ,新世纪中国美学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向谋求深化与自我拓展 :走出哲学美学的观念研究之路 ,以具体深入的实证专题研究完成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回归本民族传统审美文化资源 ,挖掘对人类审美意识史有普遍意义的因子 ,将中华传统审美智慧融入人类美学知识谱系 ;走出艺术中心论 ,深入发掘自然审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当代人文价值 ,丰富大众审美生活 ,拓展审美形态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美育能起到教化人心、净化心灵、升华情感、纯洁道德的特殊作用,因而受到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的高度重视。学校美育是美育的一个分支。在学校美育中,通过开设艺术课程和组织文艺社团等途径,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鉴赏水平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育与德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别决定了美育对公安大学生人格养成所起的作用是德育无法取代的。德育偏重思想观点、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美育偏重于精神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关育通过与心育的相互促进实现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美育是人格养成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具有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大功能。其中个体塑造是基本功能,即以具体的形象激发人的情感活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对公安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作用独特。公安院校开展以美育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应以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以感性素质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以感觉审美思维能力教育为切入点,以建设公安院校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归宿。  相似文献   

8.
汪榕 《思想战线》2012,38(5):135-136
傣族手工织锦受到傣族传统纺织技术知识、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积淀、宗教信仰习俗和社会文化交流情况的影响,其审美特征不仅经由静态的织锦产品体现,也存在于动态的织锦生产过程当中。直到现在,从纯粹审美角度考量的傣族手工织锦产品,尚未在一般意义上获得绝对的经典地位,因为它或多或少地尚未与它的产生所依赖的人群状况,以及它在实际生活经验中所产生的对人的作用分离开来。对傣族手工织锦的考察有助于从美学理论层面"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间的连续性",①因为其正是这样一种处于"经验"之中的艺术,其审美特征从极其微观的角度呈现了地方性、小传统族群社会中民族民间工艺在"美的生成"、"工艺之美"、"审美体验"以及"美的内涵"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屈云东  曾钊新 《求索》2008,(5):189-190
环境艺术作为一门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对它的审美,应建立在传统的形式美法则之上,并结合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追求环境与人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平衡和发展。所以本文试图从人的生存观、关感心理、适度原则、内在旋律性等四个方面探讨环境艺术的形式美感表现,以及这种表现是如何同人类审美的自我实现相融合的。  相似文献   

10.
"雅"、"俗"作为书法艺术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审美形态,它的形成基于中国独有的文化背景与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追求,本文作者从传统审美形态、逻辑推论、直觉领悟以及传统书学理论等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民族建筑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寄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审美特征.本文从探讨民族建筑入手,阐释了贵州侗族建筑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审美经验在艺术教育与批评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艺术教育与批评普遍存在审美经验维度缺失的情况,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与批评强调审美感悟和体验的诗意化传达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的艺术审美经验教育与批评: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既从特定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艺术文本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又要努力传达源自文本鲜活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肌质,实现艺术教育与批评的体验性、审美性和思辨性、学术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主体化美学,强调了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非功利性,这是西方近现代审美自律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西方"审美区分"思想的基础。但康德另一方面也认为,审美判断本身不等同于认识与意志、理性与知性,但兼备认识和意志、知性与理性的性质,这就意味着审美判断本身就具备那些认识与意志、理性与知性等非审美因素,康德在这里强调了审美判断的非纯粹性与功利性,这是康德审美判断的矛盾处。应该重视康德审美判断的纯粹性与非纯粹性之间、非功利性与功利之间以及审美区分与审美无区分之间的悖论状态中所形成的艺术理解张力,艺术真理的生成和被揭示就产生在这种张力中。  相似文献   

14.
张洪彬 《前沿》2010,(14):189-192
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选择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面对现实纷繁复杂的诱惑,开放的思想空间、无限联通的高速网络、令人沉醉的游戏世界、名利双收的速食娱乐,当代大学生如何把握住自己的精神境界,不因眼前利益迷失自我,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艺术审美的学习中把握自己的审美取向,用健康的审美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拥有健全人格的充实心灵和乐观自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陈敏南 《求索》2010,(8):189-191
新媒体艺术建立的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审美过程的交互性、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全息性审美方式,与中国艺术美学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照"理念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汲取和发展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表现,将使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不断彰显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王飞 《黄埔》2013,(3):95-96
中国书法,终究是一门线条的艺术。其书写对象是汉字,汉字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思想性。这样就决定了书法能够,也必须反映书家的审美心理、审美情绪和审美境界。书法有着深远的艺术意境,其艺术意境和情与理、形与神、丰富的结字和生动的韵律相一致,其表现形式与书写内容完美的统一是至关重要的。陈继鸣的书法作品就有着一种内敛,看上去有着道家学派的那种玄远、超脱之美,其表现形式是  相似文献   

17.
在个性化时代,每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审美有雅俗之分,却绝无高低之别。在中国剧《天鹅湖》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刘忠德表示要弘扬高雅艺术,并公然指出“超女”、“超男”活动是对艺术的玷污。(4月21日《华夏时报》)按照刘主席的逻辑,“超女”等活动属于低俗艺术或者根本就算不上是艺术,或许只有他口中的“昆曲”、“京剧”才算是真  相似文献   

18.
王治国 《求索》2014,(9):85-89
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生成往往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性对象意义,以及这种符号在本民族反映和表达世界关系中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表达,即民族艺术的生成与表现总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与纯粹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席勒“游戏冲动”中的“经验美”,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自然的理性的合目的性”的“纯粹美”,黑格尔“感性显现”中的“依存美”,分别从民族艺术文本生成的概念对象性审美、艺术象征表现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与艺术鉴赏判断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三个方面,阐明了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将美育与大学德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以美导善 ,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 ;以美怡情 ,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味 ;以美启真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至关重要 ,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中国在 2 1世纪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莫小红 《求索》2014,(11):96-100
从人性出发考察审美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席勒美育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席勒看来,审美游戏是人的心灵所进行的完全自由的创造活动,具有超真实性、自为性、本体论的特征。审美游戏能把人从原始的自然状态引向文明,使人超越一切强制与束缚,感性与理性恢复和谐,促进人与自身、与自然、与社会的友好交往,提升人的道德修养,使人性臻于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