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一公安部于1997年6月召开的全国刑事侦查工作会议,确定了以侦查破案为核心的刑事侦查工作总体改革思路,其中将公安机关分设的刑事侦查和预审两个职能部门合并,实行侦审一体化,这无疑是侦查体制的一项重大变革,必将对我国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注入强大的活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侦审一体化是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实行在刑侦部门内实现立案、侦查、审讯、提请逮捕、移送起诉一体化运作的工作格局。侦审一体化不是简单地将原预审部门并入侦查部门,或在侦查部门内部另设预市机构,而是将现有的预市机构撤销,把原属预审部门的业务工作并入侦查部门,由侦查部门统一负责承担。因此,侦审合一是为了体现侦审合力,使侦审两大优势互为融合,进一步强化侦查的职能,允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中的整体效能和合力。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对公安机关的侦查、预审职权做了明确的规定 ,分别规定了侦查、预审的任务 ,确认了侦审分立。刑侦体制改革中实行侦审合一 (又称“侦审一体化”) ,与法律规定相悖 ,没有认真借鉴历史经验 ,影响了办案质量 ,弱化了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与制约。仍应实行侦查与预审分立制度。  相似文献   

3.
实行侦审一体化是当前公安工作改革的重要方面。侦审一体化后对侦审工作的管理应抓好以下环节:设置与任务相适应的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侦审制度,控制侦审活动过程,加强警务保障。  相似文献   

4.
改革刑侦工作 建立新的侦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刑侦工作建立新的侦查机制本刊记者杨屹泰,孙福会,史贵中公安刑侦工作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刑侦部门是破案的主力军,承担全部破案责任,科学划分责任区,建立覆益社会面的刑警队,实行侦审一体化,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提高侦查破案水平,建立公安机关统一指挥、快速...  相似文献   

5.
关于侦审职能合并的思考□鲍遂献最近,陶驷驹部长提出: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打击犯罪的需要,将公安机关的预审工作与刑侦工作合并,现在的预审部门改为监管部门,不再承担预审职责。这一思路是我国公安体制和公安工作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公安机关的刑事侦...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和掌握侦审合一后刑侦部门办案情况 ,进一步深化刑侦改革 ,提高刑侦部门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 ,最近湖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组成专题调查组 ,采取查看登记、抽阅案卷、听取汇报、与检察机关座谈等方法 ,先后对本省 2个地级市的 7个县市区刑警大队 1999年 1至 10月的办案质量进行了检查。总的感到两年多侦审一体化的改革实践证明 ,侦审一体化的改革思路和举措是正确的。但由于各级刑侦部门对侦审一体化后的运作缺乏深入调查研究 ,一些措施未能及时跟上 ,影响了侦审一体化的优势的充分发挥 ,导致一些地方办案质量下降 ,个别县市区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7.
铸得宝剑锋利寒———黑龙江省望奎县公安局刑侦工作改革初探□本刊记者王明义隋振生望奎县,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的一个中等县。作为地区公安机关的试点,望奎县公安局刑侦工作改革起步较早。今年年初,他们就取消了预审科,实行侦审一体化,并实现了队建制,县局设刑警大队...  相似文献   

8.
“侦审一体化”也称“侦审合一” ,是指刑事案件侦查职能与预审职能合并 ,由刑事侦查部门统一行使并承担责任的刑事侦查工作体制。其是有法学理论基础的 :符合诉讼公正的价值目标 ;符合诉讼效益原则。现实必要性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能够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侦查力量 ;是精简机构改革趋势的必然要求。取得的成效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警力紧张的问题 ;刑警的证据意识增强 ,办案质量明显提高 ;办案节奏加快 ,效率提高 ;刑警素质正在逐渐提高。当前困扰“侦审一体化”进程几个问题的分析 :关于“侦审一体化”是否符合有关的具体法律规定问题 ,不能教条地理解刑事诉讼法第90条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是揭露、证实和惩罚犯罪的基本法律规范 ,具体到一个机构应设几个或何种部门 ,不会作出具体规定 ;由刑事诉讼法第 3条和第 90条 ,也不能推导出预审必须单设一个部门和“侦审分立”的结论。关于“侦审一体化”是否影响办案质量 ,降低打击力度问题 ,不是“侦审一体化”工作体制的必然结果。关于“侦审一体化”是否符合国家权力运行机制要求问题 ,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最基本特点是统一性而并非“分权”和“制约” ,“分权、制约理论”和“侦审分立”并无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对策思考 :进一步提高认识 ;  相似文献   

9.
侦审合一后,如何确保案件质量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实行立案、侦查、预审、提请逮捕、移送起诉一体化之后,应不断强化民警的证据、程序、诉讼三个意识,认真推行中队、大队、局长三级审核机制,从而实现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民警素质三个提高。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再谈侦审职能合并□鲍遂献全国刑侦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地公安机关都正着手进行刑侦工作的改革。在侦查破案体制的改革中,预审和刑侦职能的合并是改革的难点。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影响这项改革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同志对侦审职能合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有的...  相似文献   

11.
摧毁恶势力──山西警方侦审“侯百万”“郭千万”两大文物犯罪集团纪实蔚积明地处晋南盆地的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都城。斗转星移,当历史跨入20世纪90年代,山西公安机关在这里侦破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文物犯罪大案。150余名干警,侦审8个月,行...  相似文献   

12.
侦审一体化是公安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派出所和刑侦工作两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刑侦体制改革后侦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3.
预审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预审职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预审工作经历了由预审部门单设到侦审合一的过程。实施侦审合一,符合侦查办案、打击犯罪的实际需要,也符合刑事诉讼的发展规律,应不断完善之。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实行侦审一体化改革后,原由预审部门承担的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等工作移交给了侦查办案单位,剩下的不能不放的职能主要有五项:一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变更和解除刑事强制措施的审查;二是对提请逮捕、移送起诉案件质量的把关;三是审议是否对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不起诉的案件提请复议、复核;四是对公安机关监管的罪犯提请减刑、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预审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程序之一,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施行了多年。随着刑侦体制的改革,“侦审一体化”的实行,要不要设置预审程序,如何设置预审程序,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我国预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国外预审程序的设置情况看,预审程序设置在审判阶段并由人民法院独立行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渝中区公安分局从 1997年 9月起,抓紧做好刑侦工作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1998年4月,试行《关于改革和加强刑侦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时调整刑侦警力布局,规范理顺刑侦工作运行机制;2000年初,撤销原来刑警队的建制,成立刑事警察支队,下设9个大队,从加强“所队结合”和发挥基层派出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的角度出发,在各派出所设立刑侦队,将刑侦警力向派出所延伸,新的刑侦体制正式建立。实行侦审一体化是刑侦工作发展的方向,但由于目前有关条件尚不成熟,仍采取保留预审科、侦审分离办案的方式,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将侦审合一的工作分为三个步骤:暂时保留预审部门;撤销分局预审科,将预审员合并到刑侦办案部门,咸立审批科;撤销审批部门,完全实行侦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预审制度起源于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训令,立法于1979年7月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中,它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6月公安部作出侦审合一的刑侦体制改革,但目前侦审合一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它既有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和措施跟不上的原因,又有侦查人员破案任务重和素质能力弱,无法适应改革要求的原因。未来的预审工作,除了允许侦审合一的多种形式存在外,应当继续推进侦审合一;提高现有侦查人员侦查、预审素质;实行受过专门训练的公安、政法院校侦查学专业或者相近专业毕业的学生准入侦查部门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强化侦查权制约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公安机关的侦审一体化改革削弱了侦查权内部控制的力度,疏离了内外制约力量的配合,使侦查监督制度面临更沉重的压力。而审核式预审机制在实践中的兴起启示我们,预审作为我国侦查权内部制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司法监督制约模式短期内难以实现的前提下,与检察院侦查监督制度进行"内外结合"...  相似文献   

19.
修改后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各地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对现行的侦审体制和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如何适应新的执法要求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淳安县公安局实行的侦审合一体制及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就是很好的范例。根据新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现行的侦审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法律规定和执法要求。收审手段取消后,由于刑拘的期限较短,侦查部门往往来不及全面收集证据,就将案件移送预审部门,从而造成一些易毁易损易失的证据无从收集。有时遇到犯罪  相似文献   

20.
累犯、惯犯难审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审讯方法不合适、证据观念不正确、羁押场所不规范是公安部门和干警主观方面原因;累犯、惯犯自身的心理特点、复杂经历,现行的侦审一体化和律师介入等制度的不完善是客观方面原因。审讯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审讯技巧,树立正确的证据意识,规范看守部门职能;突破累犯、惯犯心理防线,查实累犯、惯犯身份,适应侦审一体化制度,加强对侦查阶段介入律师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