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平安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湖南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着农民群众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与有效交通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高发与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交通法制观念淡薄之间的矛盾,农民群众对平安便捷出行环境的期待与道路交通治理力量不足、手段滞后之间的矛盾。破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上述矛盾,需要借鉴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经验,选择和实施法治战略,并基于"安全系统"方法对道路交通系统进行广泛干预,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实现人、车、路的和谐发展,确保事故不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全国部署加强校园(幼儿园)安全稳定工作以来,谷城县大力组织人力、警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校园(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之中,确保了全县校园(幼儿园)安全稳定。同时,针对山区县城180余所中小学仅30余所在中心集镇的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城郊、农村和山村校园(幼儿园)安全工作,该县充分调动全县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  相似文献   

3.
《海南人大》2006,(9):29-31
第一条 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依法处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实施以来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为此,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和谐"体现在道路交通方面就是安全、有序、畅通,而这正是道路交通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随之成为当前的社会焦点,因为它关系到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群众的贴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和谐发展,不仅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为:综合治理,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改革创新,理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广泛宣传,切实提高广大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疏堵并重,强化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安全管理;加大投入,有效改善现有道路的通行条件。  相似文献   

7.
《青海人大》2010,(4):38-38
根据群众反映巴藏沟、石灰窑公路施工进展缓慢,古瓦公路工程质量差、经常补修,城市南环路拆迁难度大、补偿费用大等问题,近期平安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就全县道路交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县城环城公路、东庄至张家寨公路、南环路,湟源路、杨家路、乐都路等各支线及县城滨河路、巴藏沟、石灰窑等公路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并听取交通局今年新建续建公路进展情况汇报,重点了解了全县道路交通建设情况及征地拆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值得探讨。详细解读《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草案法律名称、相关概念表述、交通管理的主体、裁决处罚权限规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建议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修改,希望能为立法机关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案率逐年上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对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改变农村交通安全态势,以达到消除违章和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是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必须通过立法 ,树立其权威性 ,并且建立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主体、学校教育为基础、社区和村民组为依托、安全联组为龙头、单位和其他组织为后盾、新闻媒体为喉舌的 ,辐射至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的有机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新体系 ,使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非工程类综合治理,需要在科学预警、分类施策、着眼长效等方面下功夫,强化道路交通事故的监测研判和压力传导,强化农村交通、事故路段、车辆源头、路面违法的重点整治,强化宣传教育、联防联控、协管力量的体系建设,打造"一预警四整治三建设"的系统治理模型,形成政府主导、精准发力、公众参与、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治理新格局,以期遏制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提高出行安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已经成为道路交通系统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回顾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历史,分析道路交通安全阶段性研究与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特点及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明确交通安全研究的发展规律,由此展望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发展趋势,为现阶段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工作探索了方法、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海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对提升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总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与之相应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也在飞速发展,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迅猛增长,使人、车、路、环境等要素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夯实基础,建立健全机制,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质安全理论是当代安全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安全管理已经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的趋势。采用本质安全化的思路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应当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首先构建道路交通管理本质安全化系统模型,然后阐述了系统中的每个要素的本质安全化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地区摩托车拥有量逐年快速增长,当前存在摩托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摩托车交通管理还存在不到位现象及道路与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落后等主要问题,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科学用警并创新管理模式,把好摩托车培训与考核关,进一步完善道路与交通安全设施等措施将有效提升农村地区摩托车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治安管理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同属国家警察行政管理,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普通法律,地位是同等的。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治安管理不同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二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加强了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之间的协调性;三是行政处罚的追究期限不同。执法实践中应正确、灵活地运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使执法活动更加严格、公正、规范。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值得探讨,本文详细解读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指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存在的问题,例如草案法律名称、相关概念表述、交通管理的主体、裁决处罚权限规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等。并对《道路交通安全法》提出了修改建议,希望能为立法机关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省人大常委会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执法检查,作为2010年监督工作的一项重点。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吴昌元为组长,常委会副主任符兴、秘书长陈国舜为副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于2010年11底至12月初,执法检查组听取了省政府关于我省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情况汇报,深入海口、三亚、儋州、万宁、东方、陵水六个市县进行检查,对我省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同时,委托其他12个市县人大常委会在其行政区域内进行了执法检查,形成了此报告。本刊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24日,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1〕,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全面提高道路交通通行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立法背景及渊源、立法后执行效果和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三个方面对《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进行客观评价和全面分析,以便在今后《条例》立法修订过程中各项内容能更加切合甘肃省道路交通管理情况,更好的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安全管理正成为各地建设美丽平安乡村的重要举措。从传统观点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仅仅明确授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城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派出所参与交通安全管理似乎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由此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法律风险。为配合全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需要从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或政府规范性文件层次创设相应条文,以适应派出所参与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的改革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