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3,(3):54-56,114,1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近日在山東調研時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覆興的中國夢,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爲建設法治中國不懈奮鬥。張德江指出,我國法制建設經過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要把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作爲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務,繼往開來、紥實推進,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新貢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點是提高立法質量。要堅持科學立法、民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語     
正十八大提出,2020年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這兩個「建成」互相協調、互相促進,實際是相互依存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則將這一目標和任務作了進一步全面、系統、深入的闡釋與安排,這是中國從事法治政府建設的理論和實務工作者悉心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是全國人民情之所系、心嚮往之的共同目標。為了加強學習三中全會決定,深入領悟,深化認識,並貫徹落實於改革實踐,我受雜誌委託,邀請行政法領域的幾位權威專家,就三中全會決定中有關法治政府建設問題,從不同角度,具體涵蓋法治政府的新任務、中央政府權力結構、行政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來,中國大多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出台了推動地方法治建設的「決定」、「規劃」、「綱要」或「意見」,並在國家法制統一的大框架下展開了大量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實踐探索。「法治湖南」、「法治廣東」、「法治浙江」等已經成爲人們耳熟能詳的熱門詞匯。有學者判斷,「地方法治」現象作爲地方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可能成爲法治國家建設的  相似文献   

4.
部委輿情     
《中国法律》2015,(1):142-144
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近日在北京召開。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吳愛英深刻分析了司法行政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從六個方面對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一要大力加強刑罰執行、戒毒管理等工作,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二要深入推進司法行政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行政制度。三要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努力服務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四要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要求,堅持不懈推進嚴格執法、文明執法、誠信執業。五要深  相似文献   

5.
李成鋼 《中国法律》2014,(2):18-20,79,82
正近年來,商務法制著力於加強市場流通法律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積極推動出台「走出去」戰略配套措施,爲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形成穩定透明的涉外經濟管理體制,保障商務事業科學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近年來我國商務法制建設取得顯著成績過去兩年,商務立法工作成績顯著,配合國務院審議出台行政法規1部,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出台部  相似文献   

6.
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並就這一問題作出專門決定。這意味著中國社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一一國家治理法治化階段。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概念。什麼是‘法治體系’?在過去的法律文獻和法學著述中只有‘法律體系’或‘法制體系’的提法,而很少有或幾乎沒有‘法治體系’的提法。‘法治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建設法治政府,規範行政權力已有觀念上的共識,並逐漸成爲政治議程中的核心議題。十八大明確提出「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新任務。然而,政治綱領不會自動落實爲生活的事實。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形成督促各級政府按法治標準行事的壓力,建設法治政府的承諾才可能兌現爲民眾真實的福祉。正因如此,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科學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寄  相似文献   

8.
資訊&數據     
《中国法律》2013,(1):51-55,112,116
人民網-人民日報評出2012年民主法治大事記: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總則;4月23日,中央部門2012年預算公開大幕開啟,共有92個部門公開了預算;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7月19日零時,中國地震局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2011年決算書,當天有90多個中央部門在各自網  相似文献   

9.
沈四寶 《中国法律》2020,(1):47-48,126-128
2019年12月270,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以及《關於人民法院進一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一帶一路意見二》)和《關於人民法院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新片區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在同時段密集發佈三個法律文件.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積極主動.切實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於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持有堅定的信心和決心。  相似文献   

10.
周道鸞  Fu Yao 《中国法律》2013,(3):28-34,91,97
胡錦濤總書記在舉世矚目的中囯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中,在號召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宏偉目標的同時,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201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囯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胡錦濤就強調:「我們黨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反對腐敗。」從中央蘇區建立第一個紅色政權直到改革開放的今天,幾十年來,我黨一直堅定不移地執行反腐倡廉這一戰略方針。  相似文献   

11.
引言成立知識產權法院,推進中國知識產權司法改革,統一知識產權司法裁判標準,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2014年以來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12.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4,(1):58-60,118-121
正中央政法工作會議2014年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要把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爲基本任務,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爲核心價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爲根本目標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積極深化改革,加強和改進政法工作,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2014年的政法工作會,顯露出與以往不同的諸多新意:一是2014年政法工作會的會議名稱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即由以往的全國政法工作會議變爲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意味著政法工作會已經成爲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現行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由七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起實施。這部被稱為「民告官」的法律規定了行政訴訟程序的基本規則,實施以來,在解決行政爭議、推進依法行政、保護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深入推進,行政訴訟制度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不適應的問題也日漸突出。為解決這些問題,適應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新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從2009年開始著手行政訴訟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作了系統部署,其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決定》的重要內容。這是自中國共產黨十五大提出「推進司法改革」,十六大提出「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十七大提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十八大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以來,中共中央對司法改革做出的最全面、最系統的部署。我認為,《決定》關於司法改革的規定,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16日,爲貫徹落實國務院第49次常務會議精神,進一步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調過準備金率的機構)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繼4月  相似文献   

16.
胡健 《中国法律》2014,(2):44-48,108-111
正2014年3月9日上午,張德江委員長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鄭重指出:「堅持把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更好結合起來,抓緊制定和修改同全面深化改革相關的法律,從法律制度上推動和落實改革舉措,充分發揮立法在引領、推動和保障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這與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先立後破、有序進行」前後呼應、一脈相承,進一步展示了執政黨堅持依法執政、建設法治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關於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一節中特別提出了「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範執法自由裁量權」的要求。在行政執法中強調規範自由裁量權非常重要,它是確保依法、公正執法,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在行政執法領域,法律通常賦予行政機關非常廣泛的自由裁量權,這種「廣泛」可以說達到了「沒有行政裁量就沒有行政管理」的程度。「行政裁量是行政權的核心」。行政執法與行政裁量爲什麼如此密不可分,法律爲什麼必須賦予行政執法者一定的行政裁量權?既  相似文献   

18.
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定位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而採取的重大舉措。2013年1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依託現有新區、園區,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以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内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4月8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印發中國(廣東)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完善黨務、政務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可見,信息公開是未來中國深化改革的極其重要的內容。那麼,《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佈以來,實施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的人權保障事業再次迎來新發展。從1991年國務院通過《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對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有關人權的基本立場和實踐,到1997年、1998年中國分別加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再到2004年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文本,中國的人權事業發展經歷了數個標誌性時刻,推動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選舉法》等人權相關法律的立法、修法進程。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更是將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重要原則具體落實到制度當中,在強調以司法制度保障人權的同時,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期特選取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周其華的文章,通過分析刑罰的目的,闡述人權刑事司法保障的重要性和實現路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