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英 《国际观察》2004,(2):12-18
美国媒体之所以反华是基于以下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认知 ,即对中美不同国家身份的认同和对美国的国家利益的认同 ,由于这种认同的偏差 ,导致中美文化和安全上的困境。国家利益不是外生于体系结构 ,而是由体系结构建构的 ,决定国家利益的因素不仅仅指现实主义理论所强调的物质权力 ,而且包括由社会建构的观念、国家身份和集体认同。观念建构身份 ,身份塑造利益 ,因而观念建构利益 ;观念和身份建构利益的认同 ,社会互动重塑认同 ,进而改变利益。美国媒体的国家利益观就是观念、身份和认同与利益的共塑与融合的结果。中美关系是具有洛克文化特征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2019年玻利维亚总统选举及其余波引发了政治紧张,由此隐约暴露出玻利维亚社会原住民和白人之间存在着深刻而悠久的民族界线,而且这种界线还对玻利维亚的外交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的目标是研究民族因素和基于民族的身份认同在多大程度上、如何决定玻利维亚的外交政策。本文首先介绍了身份认同的概念及其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具体应用,阐述了玻利维亚民族关系的历史以及该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和现状。通过分析玻利维亚是否存在分裂国家认同的内部民族界线,以及这些民族界线是否形成了清晰可辨的独立外交思想,笔者发现玻利维亚的原住民民族性对该国的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国际关系的科学分支中关于国家身份认同对国际体系中国家间互动的影响,以及国家身份认同与权力和利益的关系。玻利维亚的原住民和欧洲白人后裔间的内部分裂,与二战后出现的西方社会的统一性、吸引力和持久性问题有着明显的联系。“西方”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西方世界的影响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土耳其倒向西方加入北约,作为北约东南侧翼安全屏障,为西欧的安全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01963年土耳其与欧共体签署联系国协议,规定土耳其将最终成为欧共体的成员国。西方通过北约和欧共体两个组织,不仅在经济、政治、身份认同上,而且在安全上把土耳其锚定在西方阵营中。随后,土耳其加入欧安会/欧安组织。冷战结束后,土耳其成为欧洲的唯一军事组织西欧联盟的联系国,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在地理上和经济上的北美国家身份与政治和文化上的拉丁美洲国家身份,导致了该国身份认同的困境,也决定了其不断在国际社会中探索自身的角色定位。随着墨西哥外交政策的转型,其国际角色定位从发展中国家领导者,转向旨在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桥梁。气候变化议题在当前墨西哥的对外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其参与全球治理、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其表达中等国家声音的一个重要渠道。基于本国的特殊性,墨西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诉求是提升国际影响力、追求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其政策选择包括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努力调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认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重视可持续发展,承担自愿减排义务;提出建立"绿色气候基金";加强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就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而言,"桥梁"角色在很大程度上适合墨西哥对自身的国际定位,有利于其走出认同困境,从而找到与南北双方接触并符合自身利益和政策目标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出现的发展中国家集团不同于传统的联盟,它们更多关注经济利益,不针对特定国家,以议题为导向,按协商一致原则开展工作.尽管遵循不结盟政策,但中国也参加了G20、“金砖国家”等一些集团.中国参加这些集团可以从集体认同、发展利益、安全威胁、国际制度四个方面予以解释,其中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集体认同是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永涛 《国际观察》2005,46(5):31-38
近年来,对外政策分析中最为显著的理论探索之一是对身份(或认同)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一定的国际体系里,一个国家想要什么和为了得到它而采取怎样的行动,在含义上并非完全由该体系中的物质结构所决定,它还与国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所处的身份有关.本文讨论了语言如何作为一种力量成为建构行为体身份的社会工具;然后把身份作为对外政策分析的一个变量,将其放在语言建构的环境下加以认识.本文最后以20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邪恶论"为例来说明美国的现当代对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所涉及到的对"自我"及"其它者"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族群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因而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要素,特别是二者的认同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着二者关系的基本形态。国家的公共性要求它不应该将政治政策偏向任何一个族群。族群平等是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平衡点,否则,可能会导致政策所损害的族群对国家存在意义的质疑。马来西亚独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实施的正是偏向马来人的政策,从而造成非马来人对国家的不满。  相似文献   

8.
雷建锋 《东北亚论坛》2019,28(5):102-126
国家身份是指国家在特定国际背景下持有和表现出的个性与独特性的形象,即国家是什么和代表什么,在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中形成和变更,包括内在身份和社会身份。内在身份是由国家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属性决定,社会身份是国家与其他国际行为体的互动中建构而成的。国家角色是外交决策者对于适合本国的一般性决策、义务、规则及行为的自我确定,同时包括了处于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在持久基础上应尽职责的自我确定。国家身份决定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规定国家角色,国家角色塑造国家对外行为。中美俄三国的战略影响使其对外政策具有强烈的相互依存特性。三国内在身份差异决定了美国会成为中俄关系发展的持久推动力,中俄社会身份的趋同有利于两国在国际问题上达成相同或相似立场,国家角色认知差异使两国选择结伴不结盟关系。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转型和自身实力的急剧下降,从维护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出发,俄罗斯国内就对外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形成了不同的构想。这种争论源于国家身份的不确定或者说多重性,表明俄罗斯还没有形成一致认同的世界观,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外政策缺乏一致性。新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土耳其根据国家利益需要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日益重视发展与东方国家特别是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外交转型开始显现。但是,从土耳其政治格局、其与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国家关系等方面来看,存在众多阻碍其东向政策深入发展的因素,土耳其外交走向不可能完全背离西方倒向东方,而是尽量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冷战后东亚地区认知结构的变化及中国对东盟规范的内化使中国有了新的身份定位,在这种身份定位指导下的国际实践加深了东盟对中国新身份的重构和认同。中国身份定位的温和与理性及中国自我利益的不断扩大是导致东盟认同中国新身份的重要因素。身份政治理论在给我们提供新视角的同时,其学理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解释和指导国际实践。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explor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SABC's Afrikaans language programmes in contemporary South African construc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It examines the programmes’ engagemen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identity by addressing the SABC's mandated obligation towards nation building, and exploring how the broadcaster's Afrikaans programmes are positioned in this regard.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SABC's task to ‘narrate the nation’ is complicated not only by the theoretical dilemmas faced by the terms ‘nation’ and ‘nation building’, but also by the broadcaster's historical ties to the apartheid government. This matter is further complicated for the Afrikaans-language programmes on SABC, given the language's binary position as both ‘unifier’ and ‘oppressor’.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reation of the Diplomatic and Consular Institute by the Frenc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conceptualises this new professional school of diplomacy as an “identity workspace”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a cohort’s learning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aims to spark a debate from a practice perspective on diplomatic training as offered by Ministries of Foreign Affairs in Europe.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马来西亚族群边界的成因及其划分标准。这种以种族和宗教为依据的族群划分标准,让身兼双重身份的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饱受身份重叠之苦。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的认同遭到了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族群和以印度教教徒居多的印度人族群的拒绝。为获取政治、经济等社会资源,印度人穆斯林不得不在马来族群和印度人族群之间寻找皈依。印度人穆斯林社会的案例表明,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融合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Drawing on a wide range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examine issues of citizenship and belonging in South Africa. Questions of belonging and citizenship are neither novel, nor particular to South Africa – they have been high on the intellectual (and popular) agenda internationally since at least the early 1990s. Yet South Africa's history of artificially separating and defining its citizens in the racial regimes of colonialism and apartheid still reverberates today, as is reflected in the continued inequalities marring South African society. Post-apartheid governance of redress still requires the use of apartheid categories of ‘race’, but the terms under which we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to be South African are much wider, and require continued critical reflection. Using South Africa (and not the global North, as is so often the case) as the focal point for rethinking notions of citizenship and belonging, may urge us to rethink these notions and their meanings within fledgling democracies and societies in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迫于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压力,东南亚大多数华侨不得不自身调整,开始了自身身份认同的激烈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民族(当地)认同、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等方面。其中,民族(当地)认同是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最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findings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carriedout with young Oromos living in Toronto. To capture the complexitiesof negotiating be-longing, the paper offers dispersal–affinity—a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empirically grounded in an innovativemethodological design. Using participants' narratives in theempirical material, the paper contests the dualism created betweenessentialist and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s. It employs dispersal–affinityto explore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s of ‘the refugee’and the wider processes of refugeeization and refugee be-longing.Findings suggest that be-longing is a project of selfhood thatis both fixed and constantly shifting. It is argued that be-longingis constructed from the same movements of selfhood within andthrough social relationships. Young Oromos employ both essentialistand constructionist discourses to weave multiple layers of fixedand mobile be-longing. Implications for refugee studies arediscussed wherein dispersal–affinity is offered to criticallyengage the recent debate on ‘deceit and trickery’among refugees.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方以建立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为核心价值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概念,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展逐渐为许多人所接受。然而,移居英属马来亚的华族,其归属感经由县邑、方言群发展至涵盖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时,却发展出具有双重、多重、多样而又具弹性的性质,而非近代西方所强调对单一主权国家作排他性政治认同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