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年底,东盟将正式宣布建成东盟共同体,这标志着东盟国家将迈进共同体时代。在迈进共同体时代前夕,东盟经济发展引人关注。2014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减缓,各国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新进展。2015年,东盟仍将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东盟共同体建设也将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东盟各国政局总体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缅甸成功担任轮值主席国,各成员国间的合作不断深化,东盟共同体建设进程加快。在对外关系方面,东盟在地区合作中保持核心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合作关系。展望2015年,东盟将继续推进共同体三大支柱的建设,缩小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扩大对外合作关系,以期于2015年底建成东盟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地区安全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涵,体现出地区各国在促进共同体建构的安全意识以及共同安全理念的进化历程和结果,表现为地区国家间对安全议题和环境上的高度认同感,并塑造了相互间友好和平的关系。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是与政治共同体结合在一起的,是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指导,建立了一系列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对促进地区稳定与安全发挥了相当独特的作用。然而,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原则的局限性影响了东亚和亚太安全共同体建设进程,使之仍停留在相当初级的建构阶段,未能对增进地区发展与繁荣提供足够有效的和平红利。中国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只有在继承和创新和平外交理念的过程中,在多方面采取理性而积极的外交政策和倡议,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其他行为体共同建构起亚太可持续安全共同体,才能塑造总体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23日,东盟第15届峰会在泰国华欣举行。东盟继2007年制定《东盟宪章》、2008年公布“东盟经济共同蓝图”、2009年3月出台“政治一安全共同体蓝图”和“社会一文化共同体蓝图”后,再次出台多项整合措施,但诸多迹象显示其困难增多,一体化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当今,东盟正处于采取措施进行区域整合(含内部和外部整合)的十字路口。这从近来颁布的《万象行动计划(2004)》和第二届《巴厘宣言(2003)》提出“东盟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概念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互相促进、共同创建“在整合、协调、互爱中共同繁荣、生死与共的亚洲共同体”的具体行动。最近,《东盟观察(2020)》提出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和发达的东盟的构想。然而,200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人领导论坛”指出了东盟共同体内的先天不足:要真正实现共同体的进步,需要人们具有长期不懈、坚定不移的政治意识和参与…  相似文献   

6.
东盟成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人类发展、社会福利和保护、社会公正和权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东盟身份认同等领域内开展合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以推动东盟社会文化发展。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经验有相通之处,坚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政府交往和民间交流并重的方式进行合作。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为新契机,中国应正确认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现状、中国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定位以及中华文化在东盟的影响力,以推动中国—东盟社会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7.
东盟成员国对东盟的认同是评估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程度的关键性的核心指标之一。鉴于东盟新成员国的历史特殊性,本文从东盟新成员国的角度考察了影响其对东盟认同的主要经济和政治因素。东盟新成员国与其他盟友的经济发展差距、东盟对其支持和庇护的程度、东盟或东盟成员国之间如何处理内部冲突等因素,都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东盟新成员国对东盟的认同,从而影响到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士录 《东南亚》2007,(2):39-46
今年是东盟成立40周年。经过40年的发展,东盟已经从原来的6国发展成为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10国,GDP总额接近1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1.3万亿美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国家集团。在2003年底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盟峰会上,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巴厘协定》,决定到2020年将东盟建设成为东盟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社会和文化共同体。目前,东盟的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在东盟第13届首脑会议上东盟各成员国正式签署《东盟宪章》。《东盟宪章》强调“在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问题上……通过一体化推广东盟身份认同,以增强东盟大家庭意识和建构东盟安全共同体”。由此可见,东盟构建安全共同体的整体思路是,通过东盟一体化构建东盟国家集体身份认同,通过构建东盟国家集体身份认同内化东盟诸国认知国家利益与地区利益,并共享地区和平观念,进而达到实现东盟安全共同体的目标。建构主义关于安全共同体形成的“三个层级”假定对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9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各国一致同意到2020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设想。与自由贸易区相比,经济共同体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它不仅要求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还要求成员国逐步协调产业、贸易、货币和对外政策。但由于东盟内部有着较大的差距,其合作机制也存在不少缺陷,使得“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东盟各国政局总体稳定,经济平稳增长,缅甸进一步融入东盟大家庭,成员国在各领域加强合作,加快推进东盟共同体进程。在区域合作中,东盟坚持大国平衡外交政策和东盟的主导地位,但在南海问题上东盟的协商一致原则受到挑战。展望2013年,东盟将继续有效执行各项一体化计划,缩小成员国发展差距,扩大区域合作,以便于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既具有深厚的地缘和历史人文基础,又在经济发展、地区安全和观念认同等诸多层面具有现实的支撑性与推动力。虽然马来西亚与中国体量差距很大,但作为东盟最核心的成员国之一,能够在促进东盟与中国合作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中马两国可以优先从利益(经济)共同体入手,渐次在安全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层面取得进展,而现实利益、彼此认同和国际机制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东盟经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和合作,认为伴随着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东盟经济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可逐步实现相互对接,并将取得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东盟经济共同体——其概念、成本和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东盟经济共同体设想是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在2002年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的。这是一个广域的经济共同体设想,但东盟各加盟国能否接受,还要看地区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时,各国如何判断该共同体所带来的利益和成本、收益和痛苦的程度。该设想的要点是加强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从这种意义上看,应该说处于根据1992年的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这一历史性决定而着手的东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延长线上。但是,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这一设想,就必须详细地描绘全面的经济蓝图。作为其最终目的的经济共同体必定会成为超越通过A…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形势下,2010年东盟积极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扩大与对话伙伴的合作,凸显大国平衡外交,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东盟也面临内外因素的挑战。2011年东盟将继续推进东盟一体化建设,缩小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在坚持东盟核心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扩大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6.
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如今已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开展友好对话与合作的核心指南。在实践中,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实施离不开中国地方政府的主动参与和有效服务。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南亚陆海相连的省区,也是中国面向东盟友好往来和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广西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既有基础和优势,又面临着挑战,如何将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将是广西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增强服务意识、开创新路径所需要回答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以2009年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为标志,可以说开始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定。然而,东南亚地区要真正实现这一构想,还将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从其内部看,有成员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及内部矛盾、对安全理念及共同威胁上的认知差异、武装力量难以协调合作、决策机制上弊端等因素;外部因素有: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其在东南亚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未来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发展不可能是军事同盟,只能是以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及非传统安全为重点的合作,其过程必须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建立的一个多层次安全架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地区组织,东盟的功能大致可界定为:民主和良治的推动者、地区机制和规范的塑造者、地区安全结构和理念的倡导者、地区国际合作的领导者。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建设过程,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东盟的上述四个角色作用不断提高的过程。虽然在这四个领域,东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东盟成员国间差距依旧比较明显,东盟方式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在大国主导的权力政治的现实背景下,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实现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11年,面对全球众多不确定因素及挑战,东盟继续推进共同体建设,扩大与对话伙伴的合作,坚持在地区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东盟。2012年东盟将继续推进一体化进程,缩小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加快互联互通建设,扩大和深化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地区新近的安全问题和挑战蕴含着多元“安全—发展”知识背景。长期以来,安全和发展基于“安全—发展”事实本身,由早期的二元分割上升为联结整体,使安全和发展摆脱了原有的抽象分离的样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积极引领,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和发展互动迎来契机,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日益形成联结并进的新形态。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迈向安全合作,安全合作又助力经贸合作,成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为东南亚地区重要行为体,中国和东盟的“安全—发展联结”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然选择,为区域合作提供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消解东南亚地区的矛盾、分歧和不确定性风险。这种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和东盟积极互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调适、升华的产物,超越了纯粹中国—东盟双边范畴,为包容、开放、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建立提供了强大引擎“。安全—发展联结”和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存在理念、目标、功能和手段四维内在逻辑“。安全—发展联结”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应采取如下布局和策略进行实践探索:加强战略互信、拓展制度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