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体内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提供的色谱及离子碎片信息,对大鼠灌胃桃红四物汤中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通过保留时间比对、离子碎片解析等综合分析,鉴定桃红四物汤中6个入血成分(梓醇、藁本内酯、阿魏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苦杏仁苷)均为原形成分,入血成分可能为桃红四物汤体内直接作用的有效成分。结论 本实验确定了桃红四物汤经口服后可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的6个有效成分,为后期桃红四物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在灌胃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 THSWD)后,5种主要活性成分(藁本内酯、苦杏仁苷、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在体内组织分布的差异和规律。方法 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然后再灌注24 h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灌胃THSWD(50 g/kg)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组织(心、肝、脾、肺、肾、脑),样品处理后采用UPLC-MS技术检测各组织中待测成分的含量。结果 各成分在模型大鼠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在肝、肾组织中浓度较高,其中藁本内酯在脑组织中有较高浓度;苦杏仁苷在肺部具有组织分布特异性;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肝、脾、肺组织具有较高分布比例,阿魏酸在脑组织中未检出。结论 THSWD中5种主要活性成分在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各组织不同时间点的分布趋势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桃红四物汤中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红四物汤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含量。结果 桃红四物汤A液中5种成分含量均值分别为82.9、11.1、235.7、917.3、49.3 mg/L;桃红四物汤B液中5种成分含量均值分别为126.6、13.2、187.3、1 040.4、28.6 mg/L,说明不同制备工艺使桃红四物汤中5种成分含量产生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制备工艺得到的桃红四物汤中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会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定性分析中药复方当归芍药散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高相液相 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HPLC-DAD),色谱柱为Welchrom XB 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扫描范围:200~400 nm。结果 通过实验并与已有文献的比较,利用HPLC-DAD检测后的三维图谱可找出中药复方当归芍药散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川芎嗪、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白术内酯Ⅰ、藁本内酯、23-乙酰泽泻醇B醋酸酯等。结论 HPLC-DAD可以对当归芍药散中主要化学成分做出准确定性,为其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比较鲜川芎和川芎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川芎嗪、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的产地加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75%甲醇超声提取,UPLC测定鲜川芎和川芎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根据样品处理条件计算质量分数并进行比较。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30 ℃,进样体积2 μL。结果 经检测,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为鲜川芎和川芎药材的共有成分,鲜川芎中未检测到洋川芎内酯I及洋川芎内酯H。鲜川芎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阿魏酸0.003 9%、洋川芎内酯A 0.006 4%、藁本内酯0.54%;川芎药材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阿魏酸0.088%、洋川芎内酯I 0.20%、洋川芎内酯H 0.031%、洋川芎内酯A 0.76%、藁本内酯 1.3%。结论 川芎药材与鲜川芎中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推测在川芎的产地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存在成分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含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为:0 min(18% A),5 min(18% A),13 min(25% A),15 min(35% A),18 min(45% A),20 min(50% A),25 min(50% A);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 ℃。结果 生白芍、酒白芍、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依次降低,麸炒白芍、酒白芍、生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含量依次降低,麸炒白芍、酒白芍、生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含量依次降低。结论 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黄芩清热除痹胶囊中6种成分(黄芩苷、栀子苷、木犀草素、齐墩果酸、薏苡素、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Omega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 μm),以含10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的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 ℃,流速为0.25 mL/min,进样量5 μL,分析时间10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在负离子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 所测6种活性成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2%~103.7%,RSD≤2.70%。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检测限低、重复性高,适用于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3个黄酮类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特征及其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对CYP450酶亚型活性的影响。方法 MTT法研究药物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安全浓度范围,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双向转运机制,以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检测指标,考察时间、浓度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转运的影响,利用Cocktail探针法研究药物对CYP450亚型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从顶侧(apical, AP)到底外侧(basolateral, BL)(AP→BL),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的Papp>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良好,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Papp为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一般;且三者的转运量随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BL→AP的转运量与AP→BL的转运量的比值小于1.5,其中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的转运都受到P-gp外排蛋白的外排作用;补阳还五汤黄酮类有效成分明显降低了CYP2E1、CYP1A2酶探针底物的代谢量(P<0.05)。结论 3种黄酮类有效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方式均为被动转运,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素明显受到P-gp的外排作用,补阳还五汤黄酮类有效成分可以增加主要通过CYP2E1、CYP1A2酶代谢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HPLC-ELSD)建立肝乐颗粒中黄芪甲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水和甲醇分别为流动相A和流动相B,在Hypersil ODS XB-C18柱(4.6 mm×250 mm,5 μm)上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5 min,A 60%;6~10 min,A 25%,11~18 min,A 10%;流速:1.2 mL/min;柱温:30 ℃。ELSD参数优化:增益值分别设为1、2、3;漂移管温度分别设为50、70、90、110 ℃;载气流量分别为1.2、1.6、2.0、2.4 L/min。结果 通过优化参数,在增益值为2,漂移管温度为90 ℃和载气流量为2.0 L/min时,对芍药苷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检测结果最佳。芍药苷和黄芪甲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8%、100.37%,RSD分别为2.32%、1.2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所优化的ELSD参数及建立的HPLC-ELSD法适合肝乐颗粒中芍药苷和黄芪甲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凤丹皮总苷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容积20 μL。结果 建立了凤丹皮总苷高效液相色谱特征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指定18个共有峰,统计结果显示,11批凤丹皮总苷样品高效液相色谱特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0。结论 建立的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凤丹皮总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在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方面的流变,即所谓唯美主义倾向,是启蒙时代微妙精神的延伸.现代欧洲艺术放弃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传统理论一方面放弃了作为理念的形式,而把艺术活动必需的物质材料本身当作艺术和艺术欣赏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放弃了西方艺术传统根深蒂固的偏见,即所谓艺术的不同物质手段只是为了表达或表现感情、观念、外部世界的模特.现代西方不同艺术门类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古典艺术中的形而上学追求,从而把艺术活动中的所谓"内容"只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甚至取消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证人错误记忆的发生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回顾了证人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主要探讨了证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并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罪状中的“帮助”应予去掉;变造证据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隐匿证据属于毁灭证据行为;教唆、指使他人帮助自己毁灭、伪造证据的,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方便远程通信。作者在文中就小型局域网的几种常见的组网方案做了简要的介绍,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应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侦查运动中的"己"与"彼"比较研究侦查与犯罪是一种联动行为,侦查是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是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与犯罪和犯罪分子的一种较量,其斗争的双方是侦查机关、侦查人员--"己",和犯罪、犯罪分子--"彼"."已"与"彼"是互为对立的双方,从侦查角度来讲,对"己"与"彼"双方情况把握程度是决定侦查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刑法第312条所规定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在许多问题的界定上不甚明了,引发了理论界以及实务部门较多争议。通过对构成要件诸方面的重新解析,对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对象以及罪数形态等存在较多疑惑之处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以期对司法适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个可能使用EJB组件的系统时,做出正确决定的第一步是要能透彻的理解EJB组件的特性,从而懂得如何确定EJB技术是否适合该应用,包括选择EJB组件作为一种实现手段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否则,别的技术可能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哲学--爱智"作为"学术--科学"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和问题,哲学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化、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欧洲哲学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层面:在古代希腊创始阶段,希腊哲人摆脱"知识"之原始经验技术之束缚,确立了"自由知识"之地位;至康德哲学,"自由"通过"实践理性"上升至哲学之最高层面,使"道德"以"自由--职责"为基础;由康德经过黑格尔直到海德格尔,"自由"由"理念"回到"存在".对于"自由"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主体--客体"、"有限--无限"、"存在--非存在"、"生--死"等问题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证人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认知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对儿童作证主体之适格性问题的争论已经转变为对儿童证言的可靠性的判断。儿童证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其记忆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方面存在着不足,但不能因此否认儿童作证的适格性。相反,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相应可行的实践操作原则以提高儿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将哲学称作“形而上学 (metaphysics)”,“meta”和“physics”缺一不可。“形而上学”不能“形式化”,“时间”与“自由”进入“形而上学”,也不能“形式化”。“时间”不可分割,但“时间”与“自由”皆有“度”。“自由”有“你我他”,“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这也是“存在”的状态———“人自由者”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 (Dasein)”。“人”作为“Da sein”是“有死者会死者”,以“死”来划分“时间”的“维度”。“生死”这一过程,就是“自我”的“现时在世”。然而,“死”仍提示着“他者”。在“Dasein”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度”中,“未来”居于核心的地位。“人”作为“自由者”,是“创造者”。“自由”的“创造”,使“非存在”成为“存在”。“自由”之“创造”,使“未来”成为“希望”。“希望”又使传统哲学范畴的地位发生变化,“可能性现实性”如同“自由必然”一样在理解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