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帝内经》载有“心在志为喜”,“喜”属火而归于心,适度喜乐可助心行血以养神,并可改善由心气虚所致的悲忧状态。现代医学习惯性地将“喜”视为一种良性情绪表现。然而“过喜伤心”易导致喜证的产生,其病机主要与心火旺盛有关,病性多为实或本虚标实。“喜伤心”相关理论对癫狂、胸痹、心悸、不寐、郁证等心系病、神志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神”系统是以“神”为基础演变形成,指一种难以表述却可被感受的精神、思维和意识状态,包括“神之灵”“神之用”“神之别用”3个层次,分别对应“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情欲好愿”。“神”系统具有外散、敛藏、浮游、内耗4种生理活动,病理状态以增多、减少、无根、不足为特点。4种活动形式异常为“神”活动异常的病机,活动形式之异常致“神”状态的异常而见其病,不同层次及内容的病理状态各有差异,进而产生癫、狂、呆等“神之灵”病证,郁证、惊、健忘、强迫、无慧等“神之用”病证,自卑、失志、卑惵等“神之别用”病证。  相似文献   

3.
在《黄帝内经》五脏的精气神3个层次基础上,探讨睡眠障碍的3种类型,即神志不和之睡眠障碍、气扰神乱之睡眠障碍以及精衰神败之睡眠障碍,并从精气神3个病理层次对失眠、嗜睡以及梦寐不宁等睡眠障碍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这些认识可为辨治睡眠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论及神志病证,内容涉及厥证、百合病、梦交、梦失精、不得眠、烦躁、惊狂、惊悸、谵语、郁冒、炙脔、脏躁等,现对其病机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络病理论认为,脑之气络承真气维持正常神志活动,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相似;脑之血络供应血液,与血管微循环系统基本吻合。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挥渗灌气血、津血互换、营养代谢的功能,与神经血管单元将脑神经 血管微结构视为功能整体,共同维持精准高效的脑血流量调节和新陈代谢稳态的概念相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发病机制复杂,神经血管单元损伤作为其病理标志之一,直接影响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毒性作用,加速AD的发生发展。从络病理论分析,络气虚滞、气化受阻可能是AD的中医病机之本,酿毒损络是病情不可逆转的重要原因。故治疗上当以通络贯穿始终,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分别以荣养通络、化痰逐瘀通络、解毒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6.
“痰瘀同病”为许多慢性病、老年病之主要病机,“痰瘀同治”为其基本治则,然而,气的失常既为痰,瘀之病理基础,又为痰瘀同病之继发病变,互为因果,痰瘀同治之中,又须参入行气,补气之品。  相似文献   

7.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输穴、原穴,在临床选穴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功效、主治包括:宁心定悸、化痰定志,可用于治疗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功能失常所致的心悸怔忡、癫狂、痫等神志病;调和阴阳、安神利眠,可用于心肾不交所导致的高血压病、失眠、眩晕等病;益气固摄、利水渗湿,可用于遗尿、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消食和胃、理气消积,可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呃逆、便秘等脾胃病;止咳平喘、利咽明目,可治疗经脉循行所过的肺系疾病或眼部疾病;通络止痛,可治疗由于气机不畅、血液瘀滞导致的关节不利、手臂挛痛、掌中热等症。  相似文献   

8.
蛋白尿多由精的生成异常外泄所致。在蛋白尿形成的病机演变中,肺、脾、肾三脏虚弱是关键,但邪气的留滞对该病的影响不容忽视。就邪气而言,最主要的有水湿、湿热、瘀血。湿热是导致慢性肾病最基本的实邪因素。因慢性肾病无论何种类型和哪个阶段,多有尿液的异常。尿液混浊正是湿热为病的显著标志。因此从湿热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吾师蒲辅周医师(1888—1975),平生精研治病,不尚空谈。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堪为我辈楷模。现采蒲老医话及单方数则,以供同道参考。一、医之病,病在不思蒲老常用罗天益的“医之病,病在不思”告诫我们,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一定要多加思考。记得1945年夏末,成都大雨连绵,小孩麻疹多皮下隐伏不透,宣透无功,诸同道焦急异常,蒲老默思而悟及“热从湿化”之理,治以通阳利湿,俾湿渗热透,疹毒豁然而出,所谓治病  相似文献   

10.
杨文明认为癫狂发病以禀赋异常为基础,情志内伤为癫狂的触发因素。发病早期,病机以痰瘀互结为主,可见痰瘀化火,治宜化痰瘀、清火热、行气滞;病久则为瘀毒侵犯脑髓,难以根治,治宜化瘀排毒、补虚扶正,避免严重残损。  相似文献   

11.
胡国俊辨治顽固性咳嗽着眼于整体气机的治疗:一是从中气下陷、金虚而鸣之病机入手,通过建中益气、培土生金之法进行治疗;二是从冲气上干、金撞而鸣之病机入手,通过调冲降逆、安致病之脏的方法予以调理。  相似文献   

12.
“五神藏”理论是中医学关于精神情志疾病及心理行为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可解释多种“神志病”的病理基础与临床表现。小儿抽动症以精神、心理障碍为病理基础,可从“五神藏”理论辨证论治。通过深入分析五神藏功能,及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肾志与小儿抽动症的联系,实现五神与五脏辨证相结合,“神”“藏”同调的诊疗思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桥本甲状腺炎乃虚实夹杂之证,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邪壅于颈前而发病,治以益气健脾、行气活血化痰为主,并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本病早期多属气郁痰阻、痰瘀互结之证,治宜标本兼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多属肝火旺盛或阴虚火旺之证,当以治标为主;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多为脾肾两虚之虚证,当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14.
慢性湿疹患者的易感体质类型是特禀体质、湿热体质,慢性湿疹的病机要点为血分湿热毒瘀,有湿毒、热毒偏重之别,有瘀热、血热之异。在治疗上运用辨体治本、辨病治标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分期论治,即进展期以辨病治标为主,治以清透湿热、解毒散瘀之法,并辨别湿毒与热毒、瘀热与血热之偏重;静止期以调体治本为主。从特禀和(或)湿热体质与血分湿热毒瘀论治慢性湿疹时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图法分类号R242祖国医学认为“怪病多痰”,对一些疑难重症多从痰入手治疗,并且认为病久成瘀,故多采用痰瘀同治的方法,却很少论及痰气同治。事实上,“病之生也,不离气乎,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气乎”(《景岳全书》)。气对痰病的形成、发展和转归起着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6.
四逆汤乃张仲景为少阴证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之“脉微细,旦欲寐”所设,其治疗急症的疗效早已得到广泛认同。仲景对杂病的诊治,审证求因,凭证选方,方药的运用灵活自如,独具匠心。故推及凡病属“真阳衰微,亡阳厥逆”之各种临床急危杂症皆可以本方斟酌用之,以扩大其主治范围。  相似文献   

17.
张锡纯对冲气为病的辨治任何(安徽省中医文献研究所合肥230061)关键词:冲气为病;张锡纯;辨证论治中图法分类号:R228张锡纯说:“冲气上冲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识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病因,而施以相当之治法。”张氏对冲气为病的病机及其...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的病机与用药探析鄢顺琴,罗家发,凤渝蓉(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38)关键词胃脘痛;病机;用药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多种疾病,病机较为复杂,有寒热、虚实、气血之分。因此,探讨胃脘痛的病机对临床处方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就此探析如下。1寒居...  相似文献   

19.
“毒”之概念在温病学中运用极为广泛,在病因病机理论方面尤为重要。而历代不同医家对“毒”之含义阐释各有不同,且当今“毒”之概念运用颇为混乱,故澄清“毒”之概念内涵,对于温病病因学说的完善是必要的。1温病病因学中,毒之含义有四1.1病邪中有传染性,并能引...  相似文献   

20.
李东垣作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其对“阴火”的认识为后世用“升阳法”治疗脾胃亏虚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李东垣根据伤饮、伤食之病机不同,提出上下分消化饮、内消积滞的不同治疗思路,并且顺应四时升降浮沉之性以加减用药,强调药物酒制对于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