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随着对犯罪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外又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被害者学。六十年代这门学科已经初步形成,现在又有了新的发展。把对被害者的研究从犯罪学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的主张,首先是由德国法学家门德尔松在他的论文——《被害者学——生物、心理、社会学科学的一个新部门》中提出来的。该论文于一九六五年发表。“被害者学”被认为是犯罪学和刑事对策学的分支学科,它综合了犯罪学、刑事对策学、刑事侦察学、犯罪心理学、犯罪统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刑事法学,即研究有关刑事法律及其运用之科学,其内容可包括与犯罪有关的所有相关学科,如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执行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等。本来,早在作为刑法学正式诞生标志的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刑法思想和刑事诉讼法思想是合为一体的。后来意大利刑法学家龙勃罗梭引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创立犯罪学,扩张了刑事法的研究领域。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更是首次提出全体刑法学的概念,确立了包括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罚学、行刑学在内的大刑法学研究体系。但是我国法学界基本上没有借鉴这种研…  相似文献   

3.
董鑫 《中外法学》1987,(1):52-58
<正> 一、西方刑事政策学的产生和发展西方之刑事政策一语,最早于十九世纪为法国一些刑法学者使用,继而其他欧陆法系国家也普遍采用,成为一门学科——刑事政策学。刑事政策学是研究刑事政策的科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数十年来,刑事政策学对许多国家刑事立法、司法及行刑等方面均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刑  相似文献   

4.
行政强制执行作为国家运用其权力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同样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一国行政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行政强制执行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因而各国纷纷对其实行立法规制,逐渐形成了以德奥为代表的行政机关自力强制和以美法为代表的司法机关强制执行两种不同的模式。1953年5月1日起生效的《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奠定了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模式的基础。一、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的主要内容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由四…  相似文献   

5.
刑事政策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刑事政策学是刑事法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然而,多年来,尽管我们在同犯罪作斗争中非常重视运用刑事政策这一有力武器,但却长期忽视对刑事政策的理论研究,以致这门学科在理论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刑事政策本身的完善,进而影响了同犯罪的斗争。1983年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斗争前后的鲜明的对比,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由此而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刑事政策学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刑事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资产阶级的首创。早在资产阶级刑法学的  相似文献   

6.
论刑事政策学与犯罪学的学科价值及其连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政策学的学科价值在于指导犯罪治理,犯罪学的学科价值在于提供与犯罪有关的知识。刑事政策学与犯罪学的学科价值在基本目标、研究方法和知识类型上达致有机融合,两者的连接点为犯罪治理。以犯罪治理为连接点,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犯罪学是刑事政策学的基础和"上游学科",刑事政策学是犯罪学发挥学科价值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一、机构性质与发展目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刑科院)成立于2005年8月,是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建设的专门从事刑事法学研究的、中国刑事法学领域首家且目前唯一的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综合性的新型学术研究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刑科院本着刑事一体化的宗旨,全面发展中外刑法学、中外刑事诉讼法学、国际刑法学、区际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事执行法学、刑事证据学等刑事学科;努力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级刑事法专门人才;力争建  相似文献   

8.
一、2004年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况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度发表的刑事诉讼法学论文有1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约400篇。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有: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第七卷)》,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二卷)》,陈卫东主编:《3R视角下的律师法制建设》、《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程序》,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郝银钟著《刑事公诉权原理》,邓云著《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汪海燕著《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郭志媛著《刑事证据可采性…  相似文献   

9.
刑事政策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卢建平 《法学》2004,(2):99-107
我国狭义的刑事政策观与国际上通行的刑事政策观存在较大差异。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涉及到刑事科学的各个方面。刑事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有关学科的跨学科的决策科学。刑事政策学的研究要打破“专业主义”垄断 ,实行“专业主义与非专业主义结合”的新模式。界定刑事政策概念和建构刑事政策理论需要立足于广义论的立场 ,以政策科学知识为背景 ,形成一体化的思想。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 ,决定了刑事政策学在研究方法上必然是一种一体化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刑事政策之概念界定与学科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新久 《法学》2004,(2):107-112
我国狭义的刑事政策观与国际上通行的刑事政策观存在较大差异。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涉及到刑事科学的各个方面。刑事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有关学科的跨学科的决策科学。刑事政策学的研究要打破“专业主义”垄断 ,实行“专业主义与非专业主义结合”的新模式。界定刑事政策概念和建构刑事政策理论需要立足于广义论的立场 ,以政策科学知识为背景 ,形成一体化的思想。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 ,决定了刑事政策学在研究方法上必然是一种一体化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刑事政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根林 《法学》2004,(2):112-120
我国狭义的刑事政策观与国际上通行的刑事政策观存在较大差异。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涉及到刑事科学的各个方面。刑事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有关学科的跨学科的决策科学。刑事政策学的研究要打破“专业主义”垄断 ,实行“专业主义与非专业主义结合”的新模式。界定刑事政策概念和建构刑事政策理论需要立足于广义论的立场 ,以政策科学知识为背景 ,形成一体化的思想。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 ,决定了刑事政策学在研究方法上必然是一种一体化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界定了刑事政策的概念,提出了一家之言:刑事政策就是国家社会以人道主义为宗旨对已然犯罪人战略的、宏观的和战术的、微观的被动处置措施。然后对国外及国内有代表性的关于刑事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了评述,从个人对刑事政策学的认识角度出发分析了其中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的内容,即刑事政策的基本观念、实然刑事政策和应然刑事政策。这一观点可将刑事政策学与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法学及刑事侦查学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3.
《痕迹学》是刑事技术的基础性课程,是办理刑事等案件必不可少的一门专门性技术。根据教学理论与痕迹学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从十个环节来抓好痕迹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两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两年来,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共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了20多本教科书、辞书及专著.教科书、辞书及专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王国枢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王以真主编的《外国刑事诉讼法学》,陈一云主编的《证据学》,杨春洗等主编的《刑事法学大辞书》,吴磊主编的《刑事诉讼法的理论与实践》,裴苍龄著的《证据法学新论》,程味秋编著的《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法概论》.此外,《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专论》、《检察监督职能论》、《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死刑复核程序论》、《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第一审程序论》、《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法庭上的  相似文献   

15.
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介评——兼及对中国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发源地,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了相关的立法规定。德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法》颁布于1953年4月27日,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该法是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模式的典型代表,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对该法的主要内容、特征略加评述。一、主要内容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法》①共计4章22条,对行政强制执行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1.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该法第二章“对行为、容忍或不作为的强制”中第7条规定:“⑴行政行为由其作出的行政机关执行;行政机关也执行复议裁定。⑵执行可…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保护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新发展──兼评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吕宗慧自从本杰明·门德尔松提出被害人学,德国犯罪学家汉斯·范·亨蒂有关被害人学的开山之作《论罪犯和被害人的相互关系》问世以来,被害人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二战以后,被害人要求加强刑事程...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中国家的行政职能不断扩大,行政机关在国家管理和人民生活中地位日益加强。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而行政强制执行作为一种最严厉的行政手段,更应严格控制在法律范围内。为保证行政强制执行依法进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行政强制执行法》。同时我国目前行政强制执行中非法越权,滥用职权的严重问题,也急需尽快制订一部《行政强制执行法》来加以规范。 一、我国制订《行政强制执行法》的必要性 1、法理上行政强制执行必须贯彻依法强制原则。行政法治要求行政机关的一切权力都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或规定。由…  相似文献   

18.
张志明 《中国司法》2001,(10):58-60
所谓“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就是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时,赋予符合条件的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从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关于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担保法》、《合同法》、《公证暂行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颁布的《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下称《联合通知》)等。然而由于我国尚未颁布《公证法》、《物权法》,对于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公证业务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无法可依,且由于这项业务与法院的执行业…  相似文献   

19.
陈兴良 《中外法学》2013,(5):974-1005
本文是对刑法教义学的一个面向的理论探讨,即如何处理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之间的关系。作者从李斯特鸿沟切入,李斯特将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加以严格界分:刑法教义学成为一门形式的-实证的学科,完全排斥价值判断,由此形成了古典派的犯罪论体系;而刑事政策则是在刑法教义学之外,在刑罚论中予以研究,其以目的性思想为依归,尤其追求特殊预防的效果。李斯特这种把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加以分立与疏离的思想,形成所谓"李斯特鸿沟"。经过新古典派的犯罪论体系和目的行为论的犯罪论体系之后,罗克辛对李斯特鸿沟予以贯通,将刑事政策引入犯罪论体系,使构成要件实质化、违法性价值化、罪责目的化,形成了其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本文重点对中国的语境下如何展开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关系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反思性探究,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刑法教义学,因此,李斯特鸿沟尚具有启迪意义。但我们没有必要回到李斯特,也没有必要重新跨越李斯特鸿沟,而是可以直接享受罗克辛贯通的成果。本文强调了在中国目前的刑法教义学研究中,既要以刑事政策作为刑法教义学的引导,更要注重通过刑法教义学对刑事政策的边界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0.
被害人学创立于本世纪中叶。自1984年开始,被害人学作为一门学科知识在我国传播。1989年11月,我国的第一批被害人学专著出版,其中《刑事被害人学》的作者是汤啸天和另一位学者。近日,又一本飘着墨香的被害人学专著《犯罪被害人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