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分布地区。因此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必须注意民族因素的研究 ,以保证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一、西部地区民族因素的主要表现第一 ,我国多数民族自治地方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我国西部大开发包括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广西五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多民族省。还包括 2 7个自治州和 83个自治县。总括 ,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总数的 70 %多。第二 ,西部民族地区大都位于国防要冲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部民族地区同 16个国家接壤 ,有漫长的…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经济发展不断溶入国际经济一体化、法治化的今天,法治建设在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忽视法治的重要作用、不及时果断地加大我省有关开发政策、资源保护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的法治建设的力度,就会对我省大开发战略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阻碍和破坏这一战略。之所以这样说,这是因为: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发展我国西部经济,曾经制定过若干支持西部省区,特别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使西部经济的发展得到很大的帮助。但是,也正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依靠政策办事,放松甚至忽视了依法办事的思想和制度建设,使我省许多地方特别是民族自治地方对中央政策产生较大的依赖心理和习惯,不习惯于依法办事。对于中央政策,往往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执行,没有好处的就不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出发制定地方政策,政策冲突打驾、虚报浮夸屡见不鲜,政策在贯彻执行中往往变样走形,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这种做法既滋长了法治虚无观念,又...  相似文献   

3.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 ,民族自治地方构成了西部的区域主体。五个自治区全部在西部 ,30个自治州中的 2 7个 ,1 2 0个自治县 (旗 )中的 83个在西部。占西部 1 2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的 85 .89% 〔1〕。此外 ,没有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 1 0个少数民族除高山族外 ,其主要生活区域也在西部地区。可以说 ,西部大开发主要就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因此 ,民族地区必须加快法治的现代化进程 ,以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中 ,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要受到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形势和法律文化在内的多种思潮的影响 ,一个地…  相似文献   

4.
郑建华 《前沿》2001,(8):34-36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也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特色所在。发挥好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的特殊作用 ,使自治权的内容能真正落到实处是民族自治地方缩小与发达省、市差距的必然选择。正确认识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是发挥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殊作用的前提。判断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应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的地位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两个层面来分析。一、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的特殊地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具有二重性 ,当民族自…  相似文献   

5.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构建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要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构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重要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实现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权的双重统一、实现解决民族问题和促进民族地方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及实现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各自权利与义务的不可分割等作为二者关系的建构目标,最终从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一体性、治理过程的长期复杂性、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和治理手段的多样化等入手把握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分布地区 ,民族问题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是国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 ,也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需要。一、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分布特点决定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注意研究民族和民族地区利益的整体性我国西部地区聚居的少数民族较多。世居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有 50个。据 1997年统计资料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为 74 4 7.8万人 ,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 80 %多。西部大开发包括 5个…  相似文献   

7.
郑天锋 《人大研究》2002,(12):29-31
一、西部开发必须依法进行  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 ,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西部十二省 (区、市 )也相继制定和颁布了涉及范围广、措施具体的诸多优惠政策 ,但从实施情况看 ,效果并不明显 ,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从根本原因看 ,是我们许多地方没有真正搞懂政策和法律关系问题 ,仍然没有树立起法治观念 ,对依法开发的作用和认识很不够。在我国 ,党的政策是国家进行立法的依据 ,是指导国家法律实施的指针。成熟的政策通过国家的立法程序成为国家的法律 ,法律使成熟的政策具体化和规范化 ;同时政策要受法律的制约 ,要符…  相似文献   

8.
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调整和完善现有的金融政策 ,国家要通过实行宏观金融政策和区域金融政策来解决资金问题 ;西部地方政府要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相协调 ,并制定切合西部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地方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落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民族自治地方市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以法律手段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深化金融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我国的现行法律和政策对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为此,应以多种立法途径和方式来创新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金融管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赵瑞春 《前沿》2007,(11):43-45
财政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一项重要的自治权利,是民族自治地方利益的重要体现。财政自治权的有效实现是其他各项自治权利得以落实的基础保障,是振兴民族经济,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民族自治地方应在国家统一的财政体制下,结合民族与地区特点,依法实现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力微弱,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差,需要国家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试论西部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权益的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锡盛 《思想战线》2001,27(1):27-30
西部开发是中央和西部省区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方面的互助与合作.由于各民族之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如下问题其一是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收益权由于上述差距而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其二是环境的超载利用与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权益受到损害的问题;其三是土地征用过程中不能依法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补偿,从而损害少数民族应获得的土地补偿权益的问题;其四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因少数民族群众(含个体或群体)所处的弱势地位,其交易平等权极易受到侵害并且难以得到救济的问题.这是在西部开发中必须切实关注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区域享有自治权、法律的变通权,使民族自治区域法律冲突的产生成为必然。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越来越有效地贯彻和实施,随着各自治区域不断开放和经济不断的发展,民族自治区域法律冲突,从产生的种类及数量上必然会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法律冲突的成因及其解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方盛举 《思想战线》2005,31(5):34-38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是指以自治权为核心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体系不断优化,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政府活力和政府能力不断提升的持续改善的过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既是民族自治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要求。为保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的正确方向,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慧 《思想战线》2000,26(2):116-119
民族法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年来,我国的民族法学研究主要在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法制建设、民族法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变通补充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法律法规进行变通或补充执行是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的重要内容,落实变通或补充法律的自治权对于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权和民族自治地方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为了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或补充法律法规自治权的有效行使,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专门保护.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变通补充权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变通补充权,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多重保护.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面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其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在于法制建设。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状况,论述了西部大开发对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影响与要求,讨论了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主要思路。作者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应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国家法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和完善法制监督则是当前和今后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民族乡的体制特征、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自明 《思想战线》2000,26(2):75-78
民族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制度保证,有其独特的特征与作用.然而,目前民族乡存在着对自身特征认识不够全面深入、法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进一步重视民族乡的特性研究,加大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力度,解决民族乡行政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是要认清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敏感性和重要性特征;要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各民族的发展能力;要正确处理中央集权,民族地区分权,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的关系;要坚持民族语言平等,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要重视宗教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特征,保障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要高度重视培养使用民族干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关心爱护,放手使用相结合;要坚持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方针;要不断完善民族法制,通过民族法制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16,(6)
Cultural ri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right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has alway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cultural rights.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adjustments should be made in such protection as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ultural circumstances and cultural policies. Therefore, a systematic legal system must be established: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ights should be defined as a basic principle in the constitution. Local legislation concerning the ethnic minority need be of regional ethnic features and maneuverability. The will of ethnic minorities should be respected in the legislative procedure, strengthening the benefit-sharing principle in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duly handled in the legislation objective, emphasizing constant self-innovation of the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相似文献   

20.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5,21(1):66-69
为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一部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企业盼望已久的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利于操作的好的规章,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出一整套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