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资本运营就是一个企业依托资本市场来实现其扩张和发展的目标。它包含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企业重组、资产重组和产权重组。企业重组侧重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分立、组合和改造,包括兼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资产重组侧重于改变资产形态及其数量比例,调整不同资产的组合结构;产权重组侧重于改变产权关系,包括产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企业产权有偿转让的新生事物。其转让形式既有购买全部资产的企业兼并,也有购买部分资产的合股经营,还有以承担债务为条件,实行资产转移的,等等。尽管转让的类型与形式有所不同.但总的看来,通过资产有偿转让,都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为改革开辟了尸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渐形成,企业间淘汰、兼并和改组现象已经出现,这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最近,我们就北京市的企业产权有偿转让情况做了初步调查。调查表明,实行产权转让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完善市场体系的有效途径。产权有偿转让的情况及特点 1986年以来,北京市实行产权有偿转让的企业共有41家,转让总金额近1800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有15家,集体所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问题。 产权关系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它表现在出资人的所有权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出资人包括国家在内,投入企业的资本归其所有,其所有权体现为股权。企业拥有出资  相似文献   

5.
产权 “财产权利”的简称。产权,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财产所有权,即由法律加以维护和强化的最高占有权,这是产权最基本的含义;二是财产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和处置权,即对某种财产的实际占有权。在财产出现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会有这样一种关系,即人们对资产没有所有权,却拥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内的使用、收益、转让和处置的权利。我国国有企业中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就是要保证企业对其使用的资产有充分的占有权和支配使用权,使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或相对的企业财产。 公 司 制 按照财…  相似文献   

6.
应当以法律规范公有企业的产权出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大培 《学习论坛》2004,20(7):34-36
近年 ,公有企业的产权出售很不规范 ,基本上是由少数政府官员任意而为 ,这极易造成公有财产的大量流失。应尽快立法 ,规范公有企业的产权出售。这样的法律规定应当包括 :禁止任何一级的政府官员直接从事出售公有企业产权的交易 ;原则上不应当允许公有企业的原经营者购买该企业的大部分所有权 ,特别要禁止经营不善企业的原经营者购买该企业的所有权 ;从法律上为公有企业所欠债务的债权人提供足够的保障 ;出售公有企业必须顾及各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公司法和其他他工商法规作为企业运行、管理的规范,以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为运行条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边界清楚。即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三层次的产权以...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1994,(2)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公司法和其他工商法规作为企业运行、管理的规范,以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为运行条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边界清楚。即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三层次的产权以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初以来,浙江城镇集体企业经历了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改制。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从资产原始来源界定了产权,初步改变了集体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虚置、产权功能残缺状况。但是改制并没有改变25亿元左右的联社集体资产分割、散布、沉淀、固化在2000多个中小企业中的格局,相当份额的集体资产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中运行。根据调查分析,城镇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尽管企业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已基本界定清晰,但在企业内部的决策权配置、盈利分配、风险责任承担等产权具体行使层面上,依然是权利关系模糊不清。这是改制不彻底的主要表现。二、大多数企业的股权设置不科学,职工个人持股比例太低,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依然未解决。三、产权相对封闭,流动性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资本扩张和存量资产重组。四、改制与转机、发展相脱节,形式主义和行为短期化现象比较普遍。这表明,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改革的目标、思路和实施战略需要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途径有二。一是国家不转让产权,由政府(?)权于企业,使企业根据“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为独立(?)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让产权,将国有资产有偿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或其它自然人,采取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作股份  相似文献   

11.
股份合作制作为中小企业改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关键和难点在于产权制度改革。对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制度,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看法。现将近年来理论界对股份合作制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同观点综述如下。 一、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所有权 新组建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归其投资者所有,对此理论界并无争议。争议较多的问题是由国有小企业、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所有权归属。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改制前原企业积累的产权归属;二是国家对原企业的减免税、扶持基金以及税前还贷等优惠政策形成资产的产权归属。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构造国有资本运营主体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任务是明晰产权.怎样才能做到产权明晰?我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内容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让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即拥有对企业资产的占有、使用、支配和部分处置权,另一方面内容是国家对企业中的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必须是明晰的,即国家拥有对所投入资本的资本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作为所有者的这些权利必须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必须由一定机构中的一定人员来行使,即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必须人格化.根据政资分开的原则,这种权利不是直接由政府行使,而是由政府以一定形式和条件授权给特定的机构来行使.这一机构就是国有资本的运营主体.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兼并是企业产权转让的基本形式之一。它通过企业产权的买卖,实现企业资产全部或部分重新组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产的效益。因此,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企业兼并又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进程中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从扩权让利到承包经营,都是在既定的企业财产制度下进行的经营性变革。因此,它们都不能从效益原则出发实现社会范围内的资产存量结构的重组。为了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必须建立企业产权转让制度,而兼并当然也就成为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进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企业特别是我们集团发展的方向。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要求明确产权关系,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强调出资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强调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使企业成为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入实体.强调企业的权利,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我们体会到,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采取三项有效措施:1.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明晰产权关系,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过去,由于国有企业产权虚置.造成短期行为的普遍存在.资产流失严重。基于这方面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个方面,而产权清晰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产权关系明晰的实质在于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这种两权分离,一方面确立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在企业中的法律地位,依法享有股东权利,另一方面它确立了企业拥有包括经营权在内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以此为基础,就不仅可以确保所有者的权益,确保出资者和企业各自承担有限责任,而且可以确保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党的十四届三中…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以后,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它解决了过去企业产权摸糊不清,经营权和所有权之间没有明确界定的这一弊端。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加剧、交易成本的千变万化,使企业的风险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有在财产上承担风险者,而且让他掌握一定数量的财产支配权,产权的本质就在于用财产权利来约束风险。如果财产所有者必须在市场风险条件下保证其财产增值和保值,他必然会通过有效形式去物色经营者。因此,我们就会讨论如下问题,如果所有权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且所有权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就不可避免会导致国家干预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17.
时下,正兴股份制,忍不住也来说几句.其一,股份制不是一种典型的所有制形式.股份制是较之于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更为优越的经营机制.实行股份制,与其说能使产权关系明晰,倒不如说能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企业那里得到更为有效的结合.因此,在推行股份制的过程中,我们的着眼点不应放在现存企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上,而应放在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上.  相似文献   

18.
新论荟萃     
企业法人财产权并非企业法人所有权刘伟、李风圣在《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撰文指出,不能把企业法人财产权理解为企业法人所有权。从经济学上讲,首先,资产的所有权必须是人格化的,公司作为法人,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所有者载体,公司不过是一种抽象的法律组织形式。其次,出资者作为股东,其所有权转化为股权,这只是其所有权的作用形式发生转化,而不是所有权本身弱化更不是丧失,公司的行为归根结底还要受所有权约束。其三,公司对于资产的权利本质上是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是在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特殊性不在于公司法人支配着在所有权上属于自身(董事会)的权利,而在于更多的支配不属于自身所有的资产权利,越是规模巨大、股权分散的现代企业越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要明晰教育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晰产权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明晰教育的出资者是谁的问题,谁是教育资产的代表的问题;同时,明晰产权还要解决教育产权多元化的问题,培育新的出资机构和出资主体,使出资者能对教育产业行使所有权约束。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资本市场发育起来。由于教育改革不到位,教育资本市场还未建立,出资者不能对教育产业行使所有权约束,所有者不能对管理者行使有效的选择权。实际上,现在的学校领导人,仍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任命。教育产权是指拥有已举办起的教育机构财产的权利,也就是人们围绕教育财产而结成的权利关系。教育财产包括学校或其…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产权     
“财产权利”的简称。产权,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财产所有权,即由法律加以维护和强化的最高占有权,这是产权最基本的含义;二是财产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和处置权,即对某种财产的实际占用权。在财产出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情况下,会有这样一种关系,即人们对资产没有所有权,却拥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