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坚 《传承》2012,(14):62-63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老、少、边、穷地区,当他们从民族地区走向大中城市时,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在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为了引导他们走出不适应的阴影,就必须加强对他们"软实力"的培养和提升,这是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进行精神资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难"与理想持平,求职过程"难"获尊重礼遇,薪资待遇"难"与能力对应,工作地位"难"与男生平等。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相关保障措施的乏力、社会责任意识的欠缺、女性生理心理的特征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女大学生就业氛围;完善保障政策,保护女大学生就业权益;优化培养结构,增强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岗位;强化自强意识,拓展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等,有利于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时代变迁与就业选择: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的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意愿是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风向标",也是影响国家就业导向和就业政策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与社会流动的加速,使得青年人就业意愿也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中。本文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呈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变"与"不变"的双重特征:具有比较明显的"体制内偏好"和"地域偏好",但是偏好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建立了就业意愿的多维解释框架,从制度、学校、家庭、个体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制度分割、职业收益与机会成本的理论解释。把握大学生就业意愿转变的新特点,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意愿上反映出的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从人口学的视角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把"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归纳为"三大矛盾",即大学生就业的地区预期和当地的就业吸纳能力的矛盾、新增劳动力的"三重就业挤压"与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矛盾以及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和大学生就业需求的矛盾。并从提升大学生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维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等方面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人力资本产权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大学生一直都实行"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从未出现所谓"大学生失业"的现象。从1995年开始,我国对大学生就业体制开始进行改革,由"统一分配"改成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现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被就业"乱象引起了多方关注。在华丽的就业数据表的背后,衍生出鲜为人知的"被就业"乱象。"被就业"乱象不仅糊弄了高校、企业,还伤害了学生,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治理大学生"被就业"乱象,是当下肃清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关键,应重点抓住政府、产业、高校"三螺旋"。  相似文献   

7.
从“被就业”再审“三螺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被就业"一词在网络上横空出世,引起了巨大反响.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市场同样变得严峻起来.高等院校为了保证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逐年递增的大学生数量相比,就业市场的进步便显得有些落后.保证就业市场的稳定需要政府、高校和产业部门的相互合作,这也完全符合"三螺旋"理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8.1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超过以往,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区高校"走出去"访问用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自治区教育厅增加"双选会"规模和场次、组织培训和企业现场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挥"五个途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四项举措"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三大措施"引导毕业生向基层就业。至2013年11月底,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04%。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季",2014年数量上升到727万,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季",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大学生刚踏入校门就得考虑到今后的工作方向,无形中增加了就业压力。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和"通行证",历来都受到大学生的热捧,每个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段拼搏考证的经历,这也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0.
对于就业,不同的大学毕业生有不同的选择。有的稳当保守就业,有的冒进冲动就业,有的选择自主创业,有的志愿做一名大学生"村官"……本刊推出的这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报道,希望能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点滴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海西快递     
《就业与保障》2012,(7):38-39
福建出台系列举措支持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201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将"支持创业促进就业"项目列入2012年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福建省财政安排2200万元用于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日前,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出台《2012年"支持创业促进就业"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方案》,针对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资金缺乏、项目选择难"等情况分别出台相应举措,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根据实施方案,福建省将支持南平市、三明市、宁德市率先建立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2012年12月31日之前,3个设区市建立的孵化基地将完成首批大学生创业项目筛选入驻,并提供创业项目孵化服务。福建省还将依托30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  相似文献   

12.
黄少洪 《传承》2009,(8):122-123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及上岗成为新职业者的过程中,依法享有不容侵犯的就业权益。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平等就业权、自主择业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及相关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求职过程中的权利观念,以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是引领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政府、企业、高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返乡就业创业环境,利用政策、资金、平台等,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伸出援手。  相似文献   

14.
蓝青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250-252
高校民族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当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回乡就业、创业,以改变民族地区的贫困面貌为己任,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育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大学生的成功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研究"调查数据,探析家庭因素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收支状况与理想工作单位性质存在一定的关联,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体制内就业;毕业后更想回家乡所在省份工作;家庭收支状况与创业比例呈正相关;内向等性格特征影响其就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建议应从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角度出发,采取多阶段、早介入、走出去的全方位精准帮扶方式,促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供需不平衡;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仍旧偏高;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等。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也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如争当"村官"、到二线城市发展、自主创业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依然面临着"理想让位于现实"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业政策作为政府实现就业规划、保障公共利益的工具之一,在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视角投向"政府责任",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定位和责任缺失的分析,进而提出强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14,(6):14-15
正今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及上岗成为新职业者的过程中,依法享有不容侵犯的就业权益.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平等就业权、自主择业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及相关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求职过程中的权利观念,以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正又是一年毕业季。继去年"最难就业年"后,今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突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就业形势?"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全国两会为此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区把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建起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促进越来越多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人生梦想,绽放出缤纷亮丽的青春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