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利贫困问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贫困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权利贫困、社会权利贫困、文化权利贫困、政治权利贫困问题,认为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利贫困问题不能纳入到政治框架中去理解,而是一种伴随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利贫困与经济贫困关系密切,权利贫困问题的产生与制度性社会排斥以及自身能力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表现在物质、精神、文化和制度等诸多方面,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尊重等价值观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反贫困提供了基本思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四大专业方法可以分别作用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个体、人际、社区和政策层面,进行全面赋权。  相似文献   

3.
韩春  陈元福 《前沿》2011,(12):13-15
女性贫困化现象已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传统僵硬的性别制度的遗存,导致女性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获取和发展方面受阻,女性较男性易陷入贫困境遇。而女性在抚育后代、家庭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更易于将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传递给子女,使子女长大后复制父辈的贫困,从而陷入贫困的代际传递陷阱。为了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陷阱,有必要加强对贫困女性发展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城市社区治理视为一个场域,研究如何对城市化带来的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社区治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极大地阻断流动人口与其户籍地有关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的同时,在流入地的社区生活层面,又未能形成吸纳流动人口、鼓励其社会参与的开放机制和环境,削弱了本已稀薄的社会资本,使"弱社会"更弱。要实现合作共赢的治理目标,离不开一个具备深厚社会资本存量的社会,故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培育社会资本,改变社区"弱社会"的状态。基于对流动人口社区治理场域中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这五大主体的场域位置和关系构型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并据此得出结论:以国家和社会的双向互动为基础,改变"强政府,弱社会"的基层格局,重塑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结构,才能有效地实现社区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贫困女性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倩云 《桂海论丛》2007,23(6):81-83
贫困女性化现象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对女性贫困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反女性贫困的相关对策建议,对于解决贫困女性化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权利的贫困——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权利贫困的视角出发,基于目前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实情况,对目前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切实解决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如何逃脱贫困?——基于贫困心理文献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全球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贫困发生并持续的内在机理却还没能得到很好的诠释。从心理学视角看,贫困会给穷人造成特殊的心理活动,进而影响其经济行为,最终导致穷人难以逃脱贫困。文献研究表明,贫困会导致人产生紧张、消极的情感状态,加之由于注意力的限制、习惯性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会使人做出短视、风险厌恶的决策。因此,贫困、消极心理、经济决策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反馈循环,这种循环使得贫困者更加贫困,最终发展成持久性贫困。我国的"精准扶贫"应统筹考虑贫困的心理成本和减贫的心理收益。  相似文献   

8.
移民地区边缘化贫困研究——以丹江口库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的入户调查问卷数据,根据人均年收入将库区居民划分为贫困群体和非贫困群体,在此基础上建立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对造成其边缘化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以耕地为代表的传统物质资本对库区居民的贫困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耕地数量的缺乏和质量的低下极易造成库区居民的贫困;教育、培训和迁移等人力资本因素对库区居民脱贫有重要的作用,且比健康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居民家庭社会资本的质量比单纯的数量更为重要,与政府部门有着密切关系的居民家庭,不仅其贫困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且在获取经济收入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彻底瓦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贫困理论的一切形而上学,创造性地开启了一条探赜无产阶级贫困实质的科学之路。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贫困的解读,拘囿于先验设定的“经济人”理论假设,游离了历史现实的真相,具有为资本主义秩序辩护的虚伪性。恩格斯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考贫困问题时的非历史性、非批判性,把对贫困的诊断提升到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批判的思想高度,力求从经济社会史的研究视角追问贫困背后的社会基础及其制度前提,对资本权力构序下贫困的根源、本质及治理路径等做出了全新探索。恩格斯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贫困理论的精神实质在于:深刻洞察被古典经济学曲解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本质,揭示资本统治劳动的根源及其现代性后果;直面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特性问题”,拯救被古典政治经济学遗忘的真实的社会历史和现代人的感性生活;探索一条真正超越资本逻辑和消解无产阶级生存困境的共产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贫困不仅是收入低下,更是能力遭到剥夺。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包括穷人自身的缺陷、贫穷的恶性循环和社会资本不足等方面。研究表明,法律路径对于反贫困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利用财政扶贫、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促进资本积累等。  相似文献   

11.
陈明乐 《传承》2011,(18):36-37,53
励志教育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成长成才,有利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和谐稳定;它分为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成才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六种类型;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完善资助体系等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相似文献   

12.
韩巍 《前沿》2007,(12):93-95
本文依据"社会资本"相关理论,在对旅游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两类;内部"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组织绩效,促进组织成员信息的挖掘;外部"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获取重要信息和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农村贫困问题而言,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主要是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结果,表现出相对性、复合性、累积性的特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特点内在要求城市贫困治理必须树立以"权利论"为核心的理念,确立以可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目标,探索以社会公平制度建设为要义的工作路径,形成以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为特征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王平 《人权》2010,(5):29-31
贫困是对人的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又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绝对贫困是指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需要的状态。相对贫困是指部分人口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生活状况。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世界银行认为收入低于平均收入的1/3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15.
注重解决农民的文化贫困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特殊的意识形态,即贫困文化.这种意识形态反过来又阻碍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地区的经济贫困,必须解决他们的文化贫困,克服其意识形态上的"贫困文化".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评估和识别贫困。一般而言,贫困包含两种类型,一是客体性贫困,主要指客观存在的物质性贫困;二是主体性贫困,主要指主观存在的精神性贫困,具体表现为被贫困所奴役,失去生存的意志与自我改变的动力,进而丧失主体性。对于后者,传统的"父权式"和"保姆式"扶贫模式不仅难以有效应对,反而会强化其存在与发展的空间。有鉴于此,倡导一种"赋权式"的扶贫模式,综合使用外在社会治理与内在生命治理相结合的路径,通过自我赋权、个体赋权、团体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和政治赋权等塑造贫困群众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但它的贫困问题也相当严重。本文尝试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理论为分析框架,分别从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个维度对美国贫困的原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影响美国贫困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不平等等经济因素;种族、性别和文化等社会因素;以及政治上民主党与共和党社会福利的慷慨程度、福利政策的有限性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发展趋势日益突显其社会融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代化视角、社会排斥视角、社会资本视角以及公共政策和制度分析视角是当前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视角,同时也为促进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了多元的破解路径:进行传播媒介素质教育促进农民现代化转型:以社区为平台加强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互动交流,提高社区聚合力;开发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构建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提高其经济地位和城市适应能力;加快制度融合和政策发展,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公民权.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经验在于:将消除农村贫困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在经济发展中消除贫困;注重提升农民的能力,鼓励通过自助、自立摆脱贫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以保证各种消除农村贫困计划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鼓励多种力量参与消除农村贫困事业,让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外国资本、农民合作组织等都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中的贫困群体存在"收入水平低、参保率低和社会融合程度低,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特征,而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难以充分满足其社会需求,发挥的作用不尽理想,还需要强大而完善的财政扶持系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