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体生产是指拥有生产资料或技术的个体劳动者,在国家法律许可范围内,单独或合伙从事的社会性劳动生产。《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近年来,我国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已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到1983年冬,全国领有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已达五百八  相似文献   

2.
调整完善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劳动关系体系,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适应不同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发展,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在这一进程中,对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调整则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劳动关系是在实现社会集体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就是用法律手段调整劳动关系主  相似文献   

3.
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证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随着我国劳动关系向市场化转变,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为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和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以下根据上海、广东、天津和新疆高院对当地法院近年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调查,结合最高法院的统计数据和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提供的资料,对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败诉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权益被侵犯,必然导致劳资关系紧张,这对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都非常不利,因此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关注和重视。本文首先分析现阶段劳动争议的特点,然后从劳动者自身原因的角度揭示其维权艰难的背后根源。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权益被侵犯,必然导致劳资关系紧张,这对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都非常不利,因此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关注和重视。本文首先分析现阶段劳动争议的特点,然后从劳动者自身原因的角度揭示其维权艰难的背后根源。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劳动法,是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合理组织社会劳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劳动  相似文献   

7.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终止后 ,用人单位常常要依照法律规定 ,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关于这种经济补偿规定适用的前提是劳动合同的存在 ,并且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况下劳动合同解除或劳动合同终止 ,其常常以劳动者工作时的月工资收入为标准来计算。  相似文献   

8.
从“富士康事件”看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士康事件充分反映出我国现行劳动法主要以劳动行政监察+劳动者个体维权模式实现劳动者权益保护有很大的缺陷,因该模式中的两种机制实质上并未能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或者达不到倾斜性保护的效果。一方面,我国劳动行政监察机构及人员可能疏于更惰于执法,而且又无法介入涉及集体劳动关系的大部分领域;另一方面,劳动者自我依靠式的个体维权无法真正强制约束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最终必导致劳动者的一些法定权益形同虚设。与此同时,工会集体协商维权这一可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机制在我国没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劳动法应强化与完善工会集体协商维权机制,而其中的当务之急是推进企业工会的组建与运行,对此,不仅需要上级工会的扶助和广大劳动者的参与,而且需要更广泛社会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乡镇工业在我省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现阶段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解决农村劳力出路问题的主要渠道。为保护乡镇工业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指导和帮助其健康发展,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规定,结合本省情况,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乡镇工业企业(简称企业,下同),系指乡(镇),村举办的工业企业,农村劳动群众联营和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企业。第三条企业是农村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坚持谁办谁有。  相似文献   

10.
问:我国为什么要制定一部《劳动法》?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11.
过去,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我们往往把打“官司”的个体劳动者视为无正式职业的当事人,在“职业”一栏中填为“无”。但我国1982年12月4日通过能宪法第十一条第一款明文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自1994年以来,我国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未定和谐的劳动法律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实践中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的频繁发生,暴露了我国劳动法的缺陷与不足.本文指出要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就亟需针对劳动法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活中,《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特别是劳动合同解除过程中的实施,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工作体制和用工制度,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无论是法律规定和是法律实施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因此,必要要采取积极地措施实际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解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更好的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有序的发展。本文就从四个部分针对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问题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劳动合同解除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第三部分是劳动合同解除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劳动合同解除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完善,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个体税收征管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个体税收总额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其在经济份额中所占比重。如何强化规范个体税收征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我们尽快制定劳动法,使它作为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基本法,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的任务是:调整我国社会劳动关系,合理组织社会劳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保障四个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为什么劳动法应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呢?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上要“管住管好”,已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而微观呢,“放开放活”之后是否亦需“管住管好”?却是值得人们的深思和理论上的再探讨。 所谓的微观,即是微观经济,指的是国民经济中以经济个体为主体进行的那一部份经济活动。这里的经济个体,包括从事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就是在微观经济领域中直接创造出来的,由此可见,微观经济是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过去劳动关系的行政调整是与高度集中的劳动行政管理一致的,劳动法一直没有提高到经济所需要的基本法上来,大量的是以政策、法规等低档次的约束规范来调整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建国以来颁布了大量的劳动政策、法规,需要一部《劳动法》来统领,构成我国完整的劳动法体系。西方社会自由经济向垄断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劳资关系的紧张与激化,它们劳动立法的背景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以及国家协调社会劳动关系的结果,侧重点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我国《劳动法》的功能具有双重性。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为创建市场经济新机制提供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部适合国情,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的《劳动法》。  相似文献   

18.
林嘉  黎建飞 《法学家》2005,(1):75-77
一、研究概况 对于<劳动法>颁布实施十年的成就,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促进了劳动保障立法的进程,确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十年也是我国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导致就业格局和就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的时期,因而对完善<劳动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遏制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应农民工、失地农民、乡镇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发展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不与国际劳动标准相冲突的问题;以及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旧体制遗留事项,顺利实现制度过渡的问题都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一科学论断,是对个体、私营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也为明确个体、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到1997年底,我国个体工商户大约有2800多万户,私营公司已超过8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已近1亿人。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已成为国民经济富有活力的增长点,在改革和发展中显示出越来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劳动者不仅在企业范围内,而且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了,从而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结合成为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统一整体,因而也就有可能由国家统筹兼顾地制定出统一的计划来组织、管理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社会主义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国营企业)实行计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