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发展,我国已经制定颁行了以《劳动法》为基本法的一大批劳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无不体现着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过去劳动关系的行政调整是与高度集中的劳动行政管理一致的,劳动法一直没有提高到经济所需要的基本法上来,大量的是以政策、法规等低档次的约束规范来调整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建国以来颁布了大量的劳动政策、法规,需要一部《劳动法》来统领,构成我国完整的劳动法体系。西方社会自由经济向垄断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劳资关系的紧张与激化,它们劳动立法的背景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以及国家协调社会劳动关系的结果,侧重点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我国《劳动法》的功能具有双重性。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为创建市场经济新机制提供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部适合国情,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的《劳动法》。  相似文献   

3.
秋天 《中国律师》2014,(11):32-33
《劳动法》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为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劳动关系契约化,统一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问:我国为什么要制定一部《劳动法》?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相对于用工者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其与用工者在订立与履行劳动契约过程中,实质上是以法律的形式平等掩盖了双方的实际不平等地位.这就要求现代劳动法应以约束和规范用工者劳动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立法价值取向,要在法律上形成劳动基准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劳动监察制度,运用法律手段衡平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当代中国的劳动法制建设而言,同样需要我们做到劳动立法、司法与执法工作并举,形成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关系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前我国劳动用工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在劳动法和相应法规对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没有明确规定,理论上也未形成统一认识的情况下,应当依据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我国劳动法律规范对劳动法律关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7.
黄昆 《中国法律》2014,(5):23-26
1994年7月5日颁布的《劳动法》,共13章,107条,涵盖了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法制的各个方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劳动法》颁布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於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制度、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关系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前我国劳动用工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在劳动法和相应法规对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没有明确规定,理论上也未形成统一认识的情况下,应当依据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我国劳动法律规范对劳动法律关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9.
喜佳 《中国法律》2005,(1):22-23,80-82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劳动合同,为中国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劳动法》实施後,中央政府相继颁布了有关劳动合同的一些配套规定。10年来,劳动合同立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在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商务与法律》2004,(5):41-41
2004年是《劳动法》实施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劳动保障立法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和劳动标准体系框架。《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对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先后制定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1日施行的《社会保险法》与已经施行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构成了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其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险之一的工伤保险就法律层面而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存在法律风险,双方均应当依法予以应对,以切实维护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笔者以自己曾经代理的两个真实案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劳动法》的实施和进一步为劳动者认识,我国劳动纠纷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学习《劳动法》,掌握《劳动法》也成了经济人、劳动者必修一课。尤其是劳动争议仲裁,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整个法律体系中属于司法界较少关注的门类,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并进的今天,这一体系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生产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如何对劳动争议仲裁制作出更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完善和改进,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我们尽快制定劳动法,使它作为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基本法,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的任务是:调整我国社会劳动关系,合理组织社会劳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保障四个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为什么劳动法应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呢?  相似文献   

14.
林嘉  黎建飞 《法学家》2005,(1):75-77
一、研究概况 对于<劳动法>颁布实施十年的成就,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促进了劳动保障立法的进程,确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十年也是我国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导致就业格局和就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的时期,因而对完善<劳动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遏制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应农民工、失地农民、乡镇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发展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不与国际劳动标准相冲突的问题;以及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旧体制遗留事项,顺利实现制度过渡的问题都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劳动法──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国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并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8,(11):13-15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自《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这部法律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的效力是劳动法理论和实践当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法律的保护,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在实践中对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和处理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对无效劳动合同进行了规定,法律对无效劳动合同进行干预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拟结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我国的无效劳动合同制度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劳动者人权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我国劳动者人权保障是通过《劳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劳动法》不仅是对劳动关系的平衡,更是对劳动者人权保障的法律基础.在劳动者人权的法律保障中,存在着广泛性、真实性、多样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同时需要物质、文化、经济、法律、政治等方面的条件作为基础.本文结合《劳动法》的基础性质,对其人权法律保障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劳动法》对人权保障方面的实现条件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劳动法的理论体系劳动法可以说是规范从属劳动者的生活关系,保障其生存权之实现的法律。但由于劳动者的生活关系或劳动关系又被划分为个别劳动者对雇主的关系(个别劳动关系)和以工会等劳动者的团结为中心而展开的关系,所以又可以把劳动法区分为个别劳动关系法和集团劳动关系法两个部门,并以这两个部门为中心构成各自的体系。上述个别劳动关系法把个别劳动关  相似文献   

20.
周宝妹 《河北法学》2006,24(1):141-144
作为劳动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主体,用人单位可以说是组成整个劳动法大厦的基石之一.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工资格,享有用工权利,履行用工义务的社会组织.用人单位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因用人单位的类型、规模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在执法过程中,不因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而有所差别.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冲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更多的体现为联合.尽管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己任,但这种保护应该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利益平衡的基础之上.用人单位的各项权利义务都应当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利益平衡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