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销”行为近年来遗害不浅,其共同特征是以“传”为实,以“销”为名,诱以所谓“高额回报之项目”,极尽口舌之能事引人入瓮,继而疯狂敛财,令无数受骗者深受其害。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打击,针对个人的传销行为现已大为收敛,但不法之徒针对特定企业的敛财行径却悄然抬头,变相敛财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2.
《刑法修正案(七)》设置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但对本罪在刑法上所属类型和性质,在学者之间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根据《刑法修正案(七)》是针对传销犯罪行为即欺诈的传销行为所作出的专门性规定,排除了非欺诈性传销行为的犯罪性.因此,构成本罪的行为,不能再按《刑法》第192、266条所规定的“集资诈骗罪”、“诈骗罪”定罪处罚.实施传销活动,既包括对其组织的组织行为,也包括在其组织内实施的实行行为.本文指出根据传销组织实行的五级三阶制的组织形式,本罪的犯罪主体应包括培训员、代理员和代理商这三类人员.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反传销协会、中国反传销联盟等机构发起了“2010中国网络传销不完全调查”,针对我国网络传销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金融传销行为应适用"集资诈骗罪"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非法传销活动呈现出向金融传销转型的趋势,参与人员多,涉案金额巨大。而我国目前的刑事法律对打击传销却没有专项罪名,主要以适用"非法经营罪"进行处理,打击力度明显偏小。本文认为针对金融传销这种新的传销行为与其具有金融诈骗的特点,应适用"集资诈骗罪"追究传销者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玛雅”在广西各地成了炙手可热的名词“。买一份玛雅不但白送产品,还可以赚几百块钱!”高额的回报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玛雅”,雪球越滚越大,迅速由广西扩展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一时间50万人成为“玛雅人”。然而“,玛雅王国”却是一个变相的传销网络。它仅存了9个月,就被公安、工商部门摧毁。以往的传销行为,大都发生在城市里,然而玛雅不同,专向农村伸展,打着“扶贫支农”的旗号,因而玛雅传销又有了与以往传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在传销成为过街老鼠的今天,玛雅却迅速膨胀的一大原因。玛雅搭建“金字塔”玛雅是什么?现年47岁…  相似文献   

6.
“玛雅”在广西各地成了炙手可热的名词:“买一份玛雅不但白送产品。还可以赚几百块钱!“高额的画报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玛雅”.雪球越滚越大.迅速由广西扩展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一时间50万人成为“玛雅人”,然而,“玛雅王国”却是一个变相的传销网络。它仅存了九个月.就被公安、工商摧毁。以往的传销行为.大都发生在城市里。然而玛雅不同.专向农村发展,打着“扶贫支农”的旗号.因而玛雅传销又有了与以往传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在传销成为过街老鼠的今天。玛雅却迅速膨张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90年代以来,多层次传销活动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在一段时期内,多层次传销行为混乱无序,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工商局按照国务院对传销活动整顿的通知要求,对已经开展多层次传销的工商企业进行了整顿,并于  相似文献   

8.
李松  黄洁 《公民与法治》2011,(24):37-37
近日,北京警方对外通报,以互联网为宣传平台,通过“拉人头”等传销形式收取“会员”入会费,并向“会员”承诺若其发展下线即可获得高额返利的“天下粮仓”传销团伙被警方铲除。这也是北京警方破获的首起网络传销案件。  相似文献   

9.
七月 《江淮法治》2014,(2):44-45
2013年,全国各地的传销依然在以隐秘的形式蔓延着.并且陆续出现一些新型传销模式,这些传销组织打着“民间互助理财”的旗号。开展“连锁经营”,为规避惩罚还设定下线人数,具有更大的迷惑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背景:从事传销的姬鹏飞半年内不计血本让自己和亲朋好友在“人头”传销中损失70多万元,使他得以升任传销组织的B级经理。在成为千万富翁的诱惑下,姬鹏飞继续大肆拉“人头”传销。过去打击传销过程中,工商部门没有对传销者采取强制管制的权力,公安部门又无处罚传销者的法律依据,造成传销组织恶性泛滥。今年2月28日,我国施行刑法修正案的新罪名“组织、领导传销罪”,彻底粉碎了姬鹏飞的百万富翁梦想,他也因此成为首个因“组织、领导传销罪”而被拘捕的传销者。  相似文献   

11.
传销在中国用语混乱,其性质与范畴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但欺诈传销一直是打击的重点.欺诈传销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需以刑罚规制,但不应以非法经营罪论处.欺诈传销不是一种经营行为,而是以从事经营活动为名的经济诈骗行为,应当独立成罪.<刑法修正案(七)>的组织领导欺诈传销罪规定的要件内容和所处位置恰当,但最高法定刑偏低.  相似文献   

12.
张颜 《特区法坛》2002,(70):44-44,50
被告人黄永柱于2000年1月31日加入以“加盟连锁”、“网络营销”为名的非法传销组织,其向上线蒋月娥交了3900元取得业务员资格后,与其他加入传销组织的人员聚集在海口市白沙门中村一带接受传销培训。2000年4月2日晚上,当被告人黄永柱与其他传销人员听“成功人士分享会”时,传销人员黄建、王飞、跞博突然走进会场,称传销是一场骗局,若想回家就去找上线把本钱拿回来。  相似文献   

13.
肖岳 《法人》2014,(2):67-67
正应建成的敛财术并不高明,却屡屡得手,凸显在预防网络传销类经济犯罪方面,仍缺乏有效措施2013年8月7日,"万家购物"传销案在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法院进行一审宣判,法院判处传销的组织者兼领导者应建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200万元罚金,又以其犯故意伤害罪,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两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其余被告的涉案人员,根据涉案情况不同,法庭均作出了相应的判决,并处相应数额罚金。至此,这场轰动一时的网络传销大案,暂时告一段落。网络传销大佬17岁时,应建成已经放弃了学业,在  相似文献   

14.
对禁止传销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销本身是一种正当的交易行为,但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很容易被不法商人利用来作为诈财的工具。各国都针对非法传销的危害对其作了相应的法律规定。我国对传销的法律规范经历了两个阶段。由于传销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我国禁止任何形式的传销经营活动,但我国对禁止传销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为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和健全与打击传销有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七)》设置了组织、领导传销罪,但关于传销定性的《批复》仍未失效。为履行入世承诺,避免国际贸易摩擦,对传销不能一概视为犯罪。“传销”含义随国家政策不断变化,需准确界定其范围才能正确适用法律。传销犯罪不能认定为诈骗,其法律适用应为“双轨制”模式:“团队计酬”仍属非法经营罪,而“拉人头”、“收取入门费”则应定为组织、领导传销罪。“双轨制”从立法理由看,具有应然性;从刑法解释看,具有实然性。  相似文献   

16.
郑州7月15日电从河南省工商局获悉:在严厉打击传销工作中,河南目前正面临“打不尽,驱不散”的“两难”境地,执法遇到一些困难。目前执法人员在打击传销执法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调查取证难。由于传销组织非常严密和行动隐蔽,在打击传销活动中,传销组织内部往往“统一口径”,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于1998年4月18日发布《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情节严重的传销行为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活动在司法实践中被纳入非法经营罪的范围受到刑法的规制。最高法2001年4月10日发布的《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肯定了这一做法。本文认为应当对传销组织中不同层级的人员根据其行为特征适用不同的罪名,而不应单一的适用非法经营罪。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18日,安徽六安人黄益桃、黄慧勤、周荣稳、黄强存和黄裘伍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浙江嘉善警方依法执行逮捕。这是一个堪称一绝的特大“坑亲”家族式传销团伙。传销头目不顾亲情,利令智昏,向亲友与同乡撒下弥天大谎,凭空捏造了一个“千万富翁”的造梦计划--“1040国家阳光工程”,其行为骇人听闻。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壮大,该团伙组建起了一张庞大的传销网。到头来,陷入这一团伙的人员一个个被弄得倾家荡产、痛哭流涕。2014年11月6日,当地检察机关对涉案团伙的主要成员和骨干分子向法院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9.
王一鸣 《检察风云》2007,(22):40-42
这是一组让人吃惊的数字:短短一年多时间,通过"消费来福"、"双响炮"等所谓"创新经营模式",在全国发展了近3000家传销商行,敛财超过10亿元,"业务"横跨全国31个省区市.……  相似文献   

20.
李辉 《法制与经济》2009,(14):35-36,38
近年来,传销活动在我国的回潮和蔓延,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传销头目以欺骗和暴力为手段,对受骗人员进行强制“洗脑”,传销活动已演化为一种有组织、有体系的非法活动,成为经济领域里的“邪教”组织。传销屡禁不绝有其比较深刻的经济、社会、法律等原因。为此,建立打击传销的长效机制必须做到: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立法;健全机构打击传销机构;广泛宣传;加强监管,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