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要求。公民参与程度是衡量社会民主的一个重要指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作为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政策公共性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对于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公民与政府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政府和公民对公民参与的认识存在误区,公民组织发育不成熟,制度化的缺失,使得当前我国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严重不足,这就要求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完善听证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公民持主动参与态度与政府持积极回应态度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互动的两种主要范式。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完善措施主要包括:强调公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公民在政策制定互动中的合法性;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确保公民在政策制定互动中的知情权;拓宽公民参与途径,深化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机制;完善后继配套措施,巩固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成果。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直接关乎公民切实利益,因此弄清楚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本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现阶段我国已具备较成熟的公民参与基础,且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作用日渐凸显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但由于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存在一些制度性漏洞,公民对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能力的发挥及影响产生怀疑.唯有从制度和法律上切实地保...  相似文献   

4.
张杰 《世纪桥》2009,(18):66-68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政策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本文在分析了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转变决策主体的思想观念,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和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西方公民政策参与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背景。在现代行政国家,公民政策参与直接赋予公共政策过程以合法性,又通过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强化了公共政策过程的正当性,这是公民政策参与受到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的原因所在。"传送带理论"和"利益代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国家公民参与的现实,对于我们观察和理解全球性公民政策参与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杰 《世纪桥》2009,(17):66-68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政策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本文在分析了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转变决策主体的思想观念,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和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晨 《学习论坛》2007,23(8):55-57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完善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必须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的有效参与将会影响、推动或改变政府的决策,对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公正廉洁政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受到了来自公民、政府、参与途径、制度保障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各项措施和制度,更好地保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使公民在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能更好、最大地发挥作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公民的政策参与是在公民自治过程中起步的,已经建立起了有效的公民参与系统,政府也已把公民参与作为政策工具,公民的政策参与方式多样化、效果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参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得以拓展,但与西方国家公民参与的实践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借鉴他国的经验,我们要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培养公民资格与参与能力,使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把公民的政策参与推进到一个较高层次。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给公民参与行为带了一次重大变革,公民通过网络能够快速获得所需政策信息,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网民的参与遇到了公民网络参与存在公民参与权利与公共政策权力的互斥性、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应然与实然要求的冲突、网络参与需求与政策环境的博弈等困境,这也成为当前公共政策制定中不得不面对,并加以解决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倾向于选择非制度参与途径,导致参与的秩序混乱且效率低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度化能够有效化解这一问题。尽管政府和公民都认识到公民参与制度化的重要性,但制度化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制度化动力严重不足。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度化的动力机制在于:公民方面,以公共利益与公共意识共同驱动;政府方面,以公共利益与民主意识共同驱动;非营利组织方面,以公共利益和整合意识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朝珠 《探索》2008,(2):66-68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民通过各种不同的参与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由于网络环境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所以造成了政策制定参与主体间的不平等,以及参与主体极端化的态势等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民参与素质,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和理性化.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在现阶段,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公民参与能力、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拓宽公民参与渠道、提高公民参与水平、加快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等途径,可以扩大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提升我国公共政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参与有助于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合法化和理性化.公民参与必须具有自愿性、有效性,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中还存在着任意性、非透明性以及公民参与的不平衡性等问题.因此,必须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法律法规;建设公共政策的公示制度和有效的反方机制;增强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精神;形成"善治"的社会治理理念,增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诸如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分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这些不和谐现象背后无不与政府治理的不和谐有关.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角度看,公民参与对实现政府治理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实中我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的缺陷,当务之急就是要探寻能够克服这些缺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诸如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分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这些不和谐现象背后无不与政府治理的不和谐有关。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角度看,公民参与对实现政府治理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实中我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的缺陷,当务之急就是要探寻能够克服这些缺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理性,既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执行,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大力推进公民有序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决策是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杨芸  张E 《世纪桥》2007,(10):17-18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方面,也是公共政策研究的崭新话题。但是在现阶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制约和挑战。因此必须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拓宽公民参与渠道,以提升我国的公共政策质量。  相似文献   

19.
政策参与是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证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途径,是公共政策的基石,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扩大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民社会逐渐兴起,从而推动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逐步发生与其相适应的范式转移。公民社会背景下的公共政策制定将呈现出从个人参与到集团参与、从政府垄断政策制定权到政府与社会合作、从政府统合政策问题建构到多元利益博弈、从方案规划和抉择中的政府单向运作到主张对话与讨论的决策模型、从政府内部合法化到以公众认可作为政策合法化基础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