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1929年,史学大师陈寅恪为国学大师王国维作纪念碑铭,其中深刻阐述了作为士人学者应有的傲然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情殷殷,其言切切,大师之范,令人仰佩;大师之格,令人动容。穿越岁月长河,如今,这句箴言依  相似文献   

2.
利害与是非     
为纪念竺可桢诞辰120周年,本刊特刊登竺可桢先生的旧作。重温竺可桢生前的所言所行,众多今人是否应汗颜?培养科学的空气是什么?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文学艺术乃是人追求真理的意义世界,追求作为人之存在的真理的意义;它也是人追求现实性的意义,追求人之如何存在的意义。文学艺术是人希望凭真理生活、求真理意义的呐喊;它是人建构此岸世界的家园的价值所在。真理是人作为存在物存在的本真意义。文学艺术是真理之寓所:人创造和拥有文学艺术使人得以平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它于自身中包含着使人之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文学艺术是人探究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方法,它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精神需求,它是人从人自身出发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投射,是人类生命活力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那么这种符合对象的正确认识有什么标志?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不同的哲学家们作了形形色色的回答。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西方哲学史上,回答得最深刻、至今仍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开始,黑格尔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真理既不是认识中简单的开端,也不是单纯的结论,真  相似文献   

5.
刘建明 《政策瞭望》2012,(11):58-58
清人高廷瑤《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有一次,巡抚钱培山问他:"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瑤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6.
真理的客观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承认不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之所在。然而,究竟什么是真理的客观性?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真理为什么具有客观性?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重新认识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颖南 《青年探索》2005,(4):39-39
剑桥大学:剑桥—— —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 让真理与你为友 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 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斯坦福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芝加哥大学: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 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点军校: 职责、荣…  相似文献   

8.
清人高廷瑶《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巡抚钱培山问高廷瑶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瑶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9.
<正>某日,我应朋友邀请,和几个知识分子聚餐,其间一人大发言论,我觉得很不恰当,当场进行了反驳。当时确实有些激动,但我还是一再重申了"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真理越辩越明,越经实践检验越可靠",回来后,我还是想写一篇文章,来剖析与说明。这是他的一些观点:其一是经济学家及其他一些有学识的"家"都是放屁,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其二是社会应该让腐败官员治理,在自己腐败的同时,也带给了别人好处。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就是“真理”二字,从政治上讲,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宗教上讲,佛祖释迦牟尼提倡“真理与大真理”为他人加持。因此,人人都要讲真理,我本人也是信奉真理之人。以前我出国时有记者问我:“你现在被认为是爱汉人者,你对此有什么评论?”我答:“我是一个爱真理的人。”  相似文献   

12.
藏歌     
"藏歌"这个字眼,带有一种显而易见却又模糊不清的亲昵和浓情。什么叫藏歌?是藏族的歌,藏族同胞爱唱的歌?还是具有藏族音乐旋律、藏族音乐韵味的歌?回答简单至极:都是,也都不是。藏歌就是藏歌。藏歌是  相似文献   

13.
每每行走于课堂之中,心中总涌动着这样的困惑:思品教学到底该让学生收获什么?理想的思品课究竟该如何打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012年的金秋十月,在人杰地灵的"幸福之城"珠海,全国各地的精英们演绎的风格迥异、富于创新的精彩课堂,让我感动和钦佩,也让我感受到了意境之于教学的妙处。思品课应追求教学意境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央视等主流媒体大篇幅介绍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网上也刊发了其先进事迹,读后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让这位纯朴的老党员扎根大亮山,如此"草根"而又坚强地生活了这半辈子?又是什么让他如此无私与爱民?从杨善洲身上我们能读懂什么?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说,作为革命导师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长期以来被各种讨论阐述真理标准的文章书刊所引用。但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三处地方讲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句话,但也是拿来之作。毛泽东同志从何处拿来,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具体,然而却是我们彻底弄清真理标准、深刻理解革命导师关于真理标准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文化能够引领中国乃至世界不断发展和进步?建设"一带一路",什么文化先行?是和文化。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了一个普世真理:人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国和万事成、天和日月明、地和万物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总结起来,离不开12个字:厚德做人、和合做  相似文献   

17.
我们要记住培根的一句名言:"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斯维尔斯基的一席话也具有启发意义和震撼力:"在把科学真理当做最高标准的地方,在不同学派和流派开展创造性争鸣的地方,在提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地方,既不会有什么‘国王’,也不会有‘国王’拟想的‘国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为官的忌讳     
<正>作为领导干部,无论级别高低,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应当自始至终清楚地认识两个问题:一是应当做什么,二是不能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可以称之为理想或者追求;不能做什么,或者叫不应该做什么,可以看成是忌讳或者底线。如果说"应当做什么"是为一个领导干部"添彩",使官员通过做应当做的事情,让形象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可敬,那么"不能做什么"就是为一个领导干部"护身",就是保护自己。一个领导干部,固然要树立理想和追求,但同时也要把握一些起码的忌讳或者底线。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使人幸福。"语文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应致力追求的目标。一、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地方,心灵的飞扬意味着一种激情,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生命的自由呼吸与舞蹈!教育是培育生命呵护心灵的事业,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是在为学生的一生作精神的奠基,若学生的心灵一直处在受压抑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女,一生都要做到"绝不手背朝下"。陈毅同志也曾写过《手莫伸》的著名诗篇。诗中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睽睽难逃脱"。并且指出:为人"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但是,面对"权"、"爱"、"颂",每一个人都必须"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不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不过失应惭怍"。这是陈毅同志1954年仲春"以勉晚节"之作。陈毅同志的一生,正是如此。他的这首诗,同那位伟大母亲的话"绝不手背朝下",可谓异曲同工,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都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