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布什政府的对日政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上台后,在亚洲更加重视日本在政治、军事上的同盟作用。充分利用日本在其一极化世界战略中充当经济上的伙伴、政治上的盟友、军事上的帮凶,是美国亚太战略目标中对日本政策的核心。继续不断推进美日军事同盟从过去防卫型向未来进攻型的演变,是布什政府对日政策的重点所在。美国布什政府对日本的重视和对日本政策的调整,正是日本梦寐以求的。日本正在利用美日军事合作重新崛起为世界军事大国。美日全面合作、互相利用策略的一致性,使双方都确认对方是其外交的轴心和支柱。  相似文献   

2.
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即对朝采取强硬政策,并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至此,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然而经过五轮六方会谈,美国对朝政策明显呈现缓和迹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气氛的变化;且再对朝强硬下去美国对朝政策的选择范围会大为缩小;同时美国想迫使中韩因朝核试验与朝翻脸。但这种转变只是一种策略上的转变,并非政策的根本性变化,而朝鲜希望通过拥有核武器取得美国的安全保障与外交承认。除朝鲜因素外,美朝关系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核武器是朝鲜在与美国博弈中手中唯一的筹码,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朝鲜也决不会放弃。美朝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但美国目前政策转向持续下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选,执政八年的共和党政府结束了其历史使命,民主党奥巴马新政府建立.根据其上台前后的言行来看,美国奥巴马新政权的基本政策主要在于重振经济、结束伊战以及坚持反恐.在外交政策上,美国新政权将改变其前任布什政府初期的单边主义武力政策,更多地采取多边或双边的协调与合作政策.在朝鲜核问题以及六方会谈机制方面,虽然美国和朝鲜同为当事国,以及中国在其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美国仍然握有相当的主动权.美国新政权的基本政策同样会延续布什政府后期利用六方会谈框架与朝鲜接触和谈判的政策,甚至会采取一些更积极的政策,因为奥巴马政权要解决其面临的内外难题,需要其盟国的协助,也需要中国等国家的协助,对朝鲜这样的国家也希望能够在国际压力下促使其和平地放弃核开发.当然,半岛无核化及防止核扩散仍然是美国的根本利益,要求朝鲜放弃核开发的目标不会有丝毫的改变,甚至从原则上来说美国新政权仍然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此外,美国新政权或者还仍然存在同中国和朝鲜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但是,除非发生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美国在朝核问题上使用武力的可能性极小,在意识形态上的某些不同也不会影响奥巴马政权务实灵活的现实主义政策.总之,美国新政权的基本政策有利于朝核问题的缓和,同样也有利于六方会谈持续发挥作用.虽然美国新政权有可能同朝鲜之间有更多的双边直接接触和谈判,但是不可能脱离六方会谈的框架,即或者两国的双边谈判在六方会谈框架范围内加以实现,或者彼此都需要六方会谈框架作为自己外交回旋的余地.作为美国新政权,虽然为了能够使朝核问题有所突破而有可能更加重视双边谈判,但考虑到同中俄的战略性关系以及同其盟国日韩的伙伴关系,也不可能弃六方会谈框架而不顾.  相似文献   

4.
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是以美国的亚太战略为大背景,出台后,经历了冷处理、敌视及对抗与缓和胶着的三个阶段。自2002年10月朝鲜核问题再次突出以来,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便进入了对抗与缓和相胶着的第三个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对朝政策具体又经历了核计划暴光、核危机升级、突破僵局和相持等四个阶段。预计。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布什政府将采取既不放任也不解决的拖延政策,而如果布什总统能够连任,布什政府将会采取既不动武又不和平解决的维持现状的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5.
美国推动发起对伊朗的制裁没有取得实质收效,伊核问题处于僵持之中。伊核问题其实是美国和伊朗手中相互较量、相互施压的一张牌,伊核问题的持续紧张主要责任在布什政府。今后几个月,布什政府难以在伊核问题上做出战略调整,伊朗则力图以拖待变,等待下届美国政府上台后调整政策,缓和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6.
乔治·W·布什上台后,对朝鲜表现出强硬姿态,表示“美国新政府将暂时中断与朝鲜的接触,全面审查克林顿时期的对朝政策,谨慎而稳妥地推进对朝关系”。从布什本人及其幕僚的一系列讲话看,美国新政府对朝政策的调整已初见端倪。舆论普遍认为,布什政府调整对朝政策有其深刻的战略竭力,其对朝政策将具有明显的敌视性和挑战性,不仅会使美朝关系出现倒退,而且将对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和东北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始终未能阻止朝鲜拥核步伐。朝核试后,美对朝政策有了新的调整,六方会谈得以复会。但美朝双方受各自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的限制,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的尖锐分歧难以解决,朝核危机仍存在再度升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始终未能阻止朝鲜拥核步伐.朝核试后,美对朝政策有了新的调整,六方会谈得以复会.但美朝双方受各自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的限制,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的尖锐分歧难以解决,朝核危机仍存在再度升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里根执政的八年里,美国政府曾根据中东形势制订了几套中东和平的方案,但都未能顾利付诸实施。布什上台后适当调整了美国的中东政策,采取了积极而谨慎的措施,企图分阶段解决面临的问题,让阿以双方沿着符合美国利益的轨道走下去。但布什政府对中东的总政策实际上没有超越里根中东政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美国布什政府对拉美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在两届任期内,极力对拉美推行强硬政策。他的目的是,遏制苏联和古巴势力在拉美的发展,消除古巴的影响,推翻尼加拉瓜革命政权,消灭萨尔瓦多游击队,扩大美国在拉美的军事实力,恢复它在拉美地区已衰落的霸权地位。然而,里根的强硬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的许多作法受到拉美各国的批评,造成拉美国家对美国的严重离心倾向。因此,布什就任总统后,在美国对拉美政策上,在同其前任保持一定连续性的同时,对某些具体作法作了一些策略性调整。一、布什政府对拉美政策的实施及成效布什政府对拉美政策的重点集中在中美加勒比地区、债务问题和毒品问题上。在布什就任总统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上述问题取得了有利于美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试析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由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是美国历届政府重点经营的地区。冷战后,中东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突出,已成为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什政府将会继续维护美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和“主导”地位,但由于该地区局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使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中东政策进行调整。该文试图分析布什政府对中东地区新形势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布什政府中东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相比有那些调整、有什么特点和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虽主要涉及和波及美国的中东政策,但在对非政策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反恐角度出发,美国在非洲是又打又拉,打拉结合。布什政府从去年初上台以来,在继承克林顿对非政策的同时,已明显表现出脱离和轻视非洲事务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美国政府的东南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政府自2009年初上台至今,一系列新的东南亚政策引人注目:国务卿希拉里出访首选包括印尼在内的东亚国家,随后兑现“深度接触东盟”的诺言,在泰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并重新评估对缅甸的政策,等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改观了布什政府对东盟的冷漠态度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巴马上台后,将会对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大幅调整.调整的目的是要以多边主义的方式,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以消除布什政府8年来外交失误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美国在全球的形象,重振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布什政府上台后,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加以打压,随之两国关系恶化。近期来,随着朝美关系的紧张不断升级和朝鲜采取一连串激烈行动,如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解除核冻结、退出半岛无核协议等,人们对更为重要的朝美核框架协议最终是何种命运,不由得给予特别关注。 1994年的日内瓦核框架协议是美国与朝鲜在特殊背景下签订的一个特殊协议。其特殊之处在于框架协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但在美国内却受到各方尤其是国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  相似文献   

16.
剖析美朝"黑名单"问题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把朝鲜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是布什政府把朝鲜定为"邪恶轴心"和"暴政前哨"的核心理由之一,是美国严厉打压朝鲜、造成朝美关系长期对立和紧张的一个根源。美国把朝鲜列入"支恐"黑名单问题早于朝核问题的出现,现在布什政府将两者联在一起,即将朝鲜在无核化问题上的进  相似文献   

17.
布什政府经济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重点是促进美国经济继续增长,以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为此,新政府在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将继续其前任的基本做法,如中性的货币政策和自由与公平贸易政策;而在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上改辕易辙,其中减税计划尤为引人注目。为防止经济从减速转为衰退,目前宏观政策发生了从紧缩转为放松的重要变化。降息和减税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其作用不应高估,尤其减税对近期经济的刺激将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了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来的对朝政策。美国国内在对朝政策上存在巨大争议,但普遍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政策。美国各界对朝政策基本共识为:优先解决朝核问题,目标是无核化;先聚焦于对朝施压、再考虑实质性对话;优先和平解决、武力选项为后盾;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接受与朝鲜举行首脑会晤,金正恩随后多次明确表示致力于半岛无核化,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势头,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也迎来重要历史机遇。当务之急是美朝两国应相向而行,朝鲜应推进实质性弃核,美国应回应朝鲜合理安全关切,并回到多边合作轨道上解决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琏瑰 《亚非纵横》2008,(5):29-32,37
六方会谈通过的《10·3共同文件》要求朝鲜对其全部核计划进行完全、准确的申报,这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最为关键的一步。但美国布什政府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在美朝新加坡协议中未能坚持这一点。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机会主义政策不仅使六方会谈陷入僵局,而且还有可能使之误入歧途,使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异化为针对美、俄、中的核裁军谈判,在打破当前世界核秩序的旗号下为核扩散造势。  相似文献   

20.
美日安全关系的变化及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 ,重新调整对日政策 ,更加重视日本的作用 ,不断提升美日关系。“9·11事件”后 ,日本以支援反恐战争为名 ,通过了旨在使海外派兵合法化、制度化的三项反恐新法案 ,并配合美军切实展开军事行动 ,从根本上强化了美日同盟。这与美国新的全球战略部署、政策调整以及日本的安全战略调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并对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区域安全和稳定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