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侦查协作在系列系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的突出作用,指出了侦查协作的方式和方法,并阐述了侦查协作在侦查系列性经济犯罪案件中应当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犯罪案件隐蔽性、智能性、专业性、变化性等特点,决定了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具有区别于一般的刑事犯罪侦查工作的特点。因此,在当前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必须依据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自身特点,找准经济犯罪侦查对策,完善经济犯罪侦查对策体系,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确保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始终突出主动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3.
经济犯罪具有贪利性、隐蔽性、复杂性与多变性的特点,自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经济犯罪领域不断扩展延伸,经济犯罪出现新形式。必须强化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的观念,加大对经济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提高政府各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有效防治经济犯罪,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侦查立案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在立案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区分不清是经济纠纷还是经济犯罪,是民事侵权还是刑事案件,导致立案不准。(二)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想立则立,不想立则推,随意性太大。(三)受害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本地公安机关申请立案的法律依据不足,既不便于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也不利于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最大保护。(四)公诉、自诉的模糊规定,影响了公安机关案件的立案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一)有关部门应努力减少经济犯罪案件立案中的不明确现象,确立经济犯罪案件立案的准确性。(二)不断加强经侦队伍自身的教育,树立经济犯罪立案严肃性的观念。(三)进一步明确经济犯罪案件立案的审核权限,树立经济犯罪立案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犯罪侦查是公安机关在办理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中所采取的专门调查行为和有关强制性措施,经济犯罪侦查课程的教学必须紧紧结合经济犯罪侦查的特点。在经济犯罪侦查的过程中,主要是侦查人员与检察人员、犯罪嫌疑人或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的对抗,具体而言,作为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员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抗”检察人员对案件的批捕、审查起诉,“对抗”犯罪嫌疑人或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对涉案行为无罪或者罪轻的辩解。  相似文献   

6.
经济犯罪是商品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日益猖獗的经济犯罪,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进入市场经济大门时交了一张昂贵的“门票”。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部分无序化为经济犯罪提供了客观可能性,经济犯罪案件数量太,种类多,危害重;另一方面,管理制度的混乱,社会监督机制的滞后和各种腐败读职行为,为经济犯罪开了方便之门,侦查经济犯罪面临一系列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文章从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探析了侦防经济犯罪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经侦工作中,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定性,是每一位经侦部门的领导和侦查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对案件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办案,从而提高办案质量。文章从当前经济犯罪案件分析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入手,提出了分析经济犯罪案件的原则和一般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的合理运用无疑将对一线经侦民警更好地打击经济犯罪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活功的特殊性使侦查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克服工作中的难点是当务之急。经济犯罪案件发现难、取证难、损失挽回难经济犯罪的隐蔽性及作案时间长的特点,使经济犯罪较普通刑事犯罪发现难。大多数经济案件不是发生在现在,只是事情败露在现在,作案的过程往往是一二年,或更长时间。所以说经济犯罪引发的后果具有滞后性。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要算是在我国屡屡发生的集资诈骗案。案情只有发展到没有新的资金注人来偿还以前投资者的本金时,犯罪结果才会骤然爆发。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沈太福非法集资案就是佐证。发现…  相似文献   

9.
郦清  章咏 《公安学刊》2004,(1):78-80
经济犯罪案件统计工作对于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客观、全面、及时地掌握经济犯罪动态,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经济犯罪案件统计工作中却存在着立案标准不统一、统计报表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亟须规范.规范经济犯罪案件统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是统一标准、完善台账;三是统一口径,规范报送;四是健全制度、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0.
浅谈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形势日益严峻。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时,在主、客观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存在较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有利于经侦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而且对经侦部门的执法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司法会计技术是侦办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 ,经侦部门承担着大量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 ,迫切需要司法会计技术。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司法会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经济犯罪案件的逃犯问题已成为困扰公安机关的一大难题。通过对近几年我省经济犯罪案件逃犯情况的调查 ,可以了解到这类逃犯增多的原因和他们的特点 ,以便采取遏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站在法的界碑上———记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经济案件侦查队□胡振伟1996年年底,20多名民警从各部门被抽调出来,成立了北京市朝阳公安分局经济案件侦查队,专门用来对付日益增加的经济犯罪案件。大家知道,经济案件中发案率最高的当属诈骗犯罪。这类案件的定性,...  相似文献   

14.
现行法律对立案的数量标准的规定缺失,导致经济犯罪立案数量的统计数字与事实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对经济犯罪形势的准确判断。应当以罪数作为确定立案数量的标准,连续犯原则上立为一起案件,但是,被害人不同的连续犯,应当立为数起案件。同时,应当正确认识和使用经济犯罪立案统计数据,既不夸大也不低估经济犯罪形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连续不断暴露出的以权谋私、失职读职、贪污受贿等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腐败案,已给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腐败案的主要特征从宁波的调查来看,腐败案主要特征为:1.腐败案主要集中在贪污贿赂、挪用公款这两种类型的经济犯罪案上。宁波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查处的案件中,近30%属上述案件;检察机关立案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96%属于经济犯罪,其中贪污贿赂案件就占了81%。该市银行系统仅1997年初到1998年年底,就查出经济案件39件,涉及金额1472.45万元。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分…  相似文献   

16.
经济犯罪案件的数据化侦查模式已成为当代打击经济犯罪的趋势,可通过数据比对、数据碰撞、数据挖掘等数据研判技术,将数据转化为经济犯罪侦查情报和线索,继而落地进行数据缉捕和数据追赃工作.经过对数据的循环利用,实现对经济犯罪案件的全领域、全链条的波次打击,将大幅度提升经侦部门执法效率、破案水平以及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杜持龙 《人民公安》2012,(17):16-21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3月1日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以昂扬的斗志,向各类经济犯罪发起全面攻势。在这场战役中,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经济犯罪案件48.5万起,破案22.9万起.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公安部“破案会战”办公室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对公安经保部门办案若干问题的思考刘梦球,丁小乐4月,公安部通知各地决定调整部分经济犯罪案件的管辖分工,明确今后以下5个方面的案件由经济保卫部门管辖:一是金融诈骗案件,包括骗取金融机构资金或保险金案件;盗用、伪造、骗取金融机构各种结算票据、担保函、引资...  相似文献   

19.
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了对广东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6名死刑主犯的死刑,至此,这起建国以来走私数额最大,涉及党政机关,执法监管部门领导干部和业务人员人数最多的严重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暂时告一段落。在这起“中国第一走私案”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湛江市有二百多名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参与卷入:有的轻而易举就被“拉下水”,有意无意地为走私分子开绿灯;有的充当了走私分子的后台老板,如原湛江市委书记陈同庆,是号称“走私汽车大王”的犯罪分子大头目陈励生的父亲;有的直接出面为走  相似文献   

20.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刑事案件坚持属地管辖原则,经济犯罪案件也不例外。如公安部1997年10月9日下发的《关于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项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更为适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办理。”但是,当前经济犯罪案件大量出现,这一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