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社会政策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提供“什么”服务、“如何”提供服务等两个问题出发,建立了农民工社会政策“两维四分”的结构框架与“三位一体”的建构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价值理念、制度安排、社会认同“三位一体”为路径,运用文本解读的方式,通过对生存型问题、生存型福利、发展型问题、发展型福利等“两维四分”的政策实例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政府政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凸显。弱势群体的政府支持既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过去社会政策薄弱的矫治。弱势群体的政府支持应从确立公正的政策理念着手,着力实践于就业、社会保障、分配等政策的制订和调整过程中,并落脚于弱势群体自身主体性的提升。这样才能从总体上遏制、转变主要群体弱势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艳涛 《桂海论丛》2013,(1):107-110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大多都源于结构性问题。结构性视角可以成为分析和破解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有益视角。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破解.社会结构性矛盾的解决,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思路。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深刻变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经历了结构性变迁之后的必然抉择。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是有序推进社会结构性改革,培育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注重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最终建构出以公正为基础的三维制衡的现代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促进就业是世界各国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促进就业的成效与能力是国家发展与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就业服务管理不规范、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调整并改善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既是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就业政策是重要的社会政策之一。就业是民生之本,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就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障碍。文章在社会政策视角下研究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指出我国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政策相对落后,残疾人就业援助政策存在局限,残疾人就业服务配套政策不足。文章结合发达国家的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当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来改进相关政策,提出应逐步建立残疾人集中就业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和单位充分吸纳残疾人就业;应当建立起反残疾歧视制度;进一步创新残疾人就业政策;加大残疾人就业执法力度,严格贯彻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6.
如何促进就业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与中国梦的实现.文章以社会支持视角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在介绍社会支持网络的内涵和我国就业现状后,试图通过对政府、市场、培训机构、自组织和信息等支持网络的建构来塑造就业支持网络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模式的制度创新与战略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问题、婚姻家庭和计划生育工作同样处于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妥善解决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口问题已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议题。本文运用公共政策评价的方法,首次全面评估、分析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计划生育政策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存在诸多理念性、结构性、体制性缺陷,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严重的社会后果或新型的社会问题。从社会现代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看,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笔者从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世界人口变迁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重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框架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宏观的"以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为基础"(social policy-based)的新型人口政策框架,以取代传统微观的"以计划生育为基础"(family plannjng-based)的人口政策,为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全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奠定制度化基础,旨在用现代制度安排与政策框架解决现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晓强 《长白学刊》2008,(1):100-104
发展型社会政策将发展议题与社会政策话语连接起来,强调发展的社会性和社会政策的发展性,蕴涵着许多积极的政策理念,如社会投资、多元主体的合作行动、积极的自由主张、上游干预等,这些无疑给转型中的我国社会政策重建带来积极的启示。构建中国的发展型社会政策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和谐发展"理念作为核心价值,在发展的语境下建构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家庭政策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政策是旨在提升公共福祉的国家行为。国家实施社会政策,目的是对社会问题进行干预,满足社会需要。因此,经典的社会政策具有很强的社会问题导向。按照英国福利国家的设计者贝弗里奇的分析,社会政策旨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五大恶”:贫穷、疾病、肮脏、无知、失业。受贝弗里奇的影响,传统社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方面:社会保障政策(解决贫穷问题),医疗卫生政策(解决疾病问题),住房政策(解决肮脏问题),教育政策(解决无知问题)和就业政策(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权是市民权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考察农民工生活状况的有利视角。本研究通过对S市两个社区农民工社会服务的分析发现,农民工社会权呈现一种结构性变动的特点,即由农民工群体、市场及地方政府交互所形成的结构性力量共同塑造了农民工的社会权。其中,市场及其机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农民工和地方政府提供行动空间;农民工表现出对社会服务的争取行为,但被社会结构所制约;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社会服务的自发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尽管农民工的社会权呈现一些良好的变动迹象,但是,这一结构性力量背后尚缺少最终真正实现"社会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责任政府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极易诱发各种危机,滞阻社会转型的进行,加大改革的成本。因此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关系重大。解决弱势群体需要政府、社会和弱势群体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但其中政府是主导的力量。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扶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府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管理的行政化认知与实践导向逐渐显现其弊端,需要我们从社会维度,即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的视角对其重新理解和定义。社会管理是与公共福利和生活质量相关的社会政策的执行与实施,而社会组织逐渐成为除政府之外的另一个有效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以真实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制定社会发展与影响指标、发展社会慈善资本及社会经济部门等多层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首次提出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就刑事政策的角度而言,在“稳定压倒一切”思想指导下的“严打”的刑事政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协调、相冲突的,因此,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需要注意的是,在酝酿新的刑事政策时,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的一些实际情况,如一元社会结构正向二元社会结构转型、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以及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和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刑事政策,这样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政府购买服务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我国当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政府购买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对政府购买服务实行有效规制,是必要且可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的规制手段关涉政策法律制定与规划计划拟订、宏观调控与市场准入、合同缔结及经营监管、绩效评价及风险评估等,其实施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具有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李青 《桂海论丛》2014,(2):122-125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论,形成赞成和反对两种相反的意见。当前需要科学认识有关延迟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待遇、扩大就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养老公平的关系。研究制定有利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社会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循序渐进地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6.
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柯 《前沿》2010,(12):85-89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直接根源在于经济发展问题。金融危机冲击所形成的经济发展困难,放大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累积的负面影响。其症结是结构性过剩,突出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体制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分割所形成的结构性供求矛盾,表现为高等教育的"供"与劳动力市场的"求"之间的错位和脱位。短期的措施和政策可以短期内扩大就业,但不可能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只有推进高等教育转型与改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市场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圆圆 《理论月刊》2015,(1):152-156
高校医学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与农村医疗机构人才短缺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支医政策,并被作为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工具。然而并未改变医学生就业率和推动医改,反而拖延了医改的步伐。其症结在于就业政策与医疗体制改革之间的悖论,其源于政策自身、相关制度、选择意愿以及互动关系等多维度依赖。当前必须建构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前提,就业指导机制为核心、人才激励机制为辅的就业政策体系才能澄清支医政策的本真、消除多维度依赖。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结构调整中的中国青年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主要集中于青年总量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具体表现为三大矛盾。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既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增加就业容量,又能促进青年灵活就业、创业,降低就业成本,并能提供便利的职业能力培训途径,日益成为中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9.
陶建钟 《前沿》2012,(8):25-27
当前社会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机制的缺失和弱化与公民参与意识的普遍觉醒两者矛盾交织,而社会政策既是社会公正理念的体现,也是民生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需要探求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的有效机制,从政府治理变革、增强公民参与能力、完善公民参与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保证社会政策的公正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杨团 《探索与争鸣》2007,(11):28-32
自我调节的市场扩展与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的对立与协调,是社会政策研究中的学术焦点。第二次社会大转变以来,随着社会失序、劳资对立、政府低效、多元文化冲突等问题的激增和频发,社会政策焦点干预由单一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地转向融合经济和社会含义的"发展",这也是社会政策新思维的结果。就中国而言,当前社会政策研究的关键是培育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