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金维立 《浙江人事》2007,(11):34-34
近年来,宁波市江东区紧密结合区域实际,搭建六大引才平台,并积极发挥其作用,加快了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截止2007年6月底,全区人才总量达到38013名,高层次人才567名,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分别增长近10%和20%。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事业的支撑。2003年以来,针对全市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受劣势区位限制,经济基础薄弱,政策倾向性支撑不足等因素制约引不来高端人才的实际情况,玉林市委组织部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聚才思想,通过构建五大平台,打造“博士洼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出一条极具玉林特色的“低成本、易操作、求实效”的人才引进新路子,目前,全市现有在职博士达24名,“编外博士”220名。  相似文献   

3.
马艳 《浙江人事》2007,(11):32-32
近年来,临安市大力实施新世纪中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极大地激发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全市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8184人,拥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列入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6人、杭州市“13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82人。为加快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集聚高层次人才和智力,目前,临安市正全面推进五项工程: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事》2009,(3):33-33
1.适应转型需要,多管齐下“引才”。一是紧贴企业需求组织各类招聘。2008年2次组织40家企业到人才密集地开展专场招聘,引进企业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同时举办好每周才市和各类特色性专场招聘;二是依托网络集聚高层次人才。联合50所高校就业网和50家知名人才网站举办大型网络引智活动,推出年薪5万以上的职位513个,吸引1000多名高层次专业人才应聘;三是加强合作柔性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5.
陈言 《浙江人事》2008,(4):16-16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引才思路,改进引才方式,开辟高层次创新犁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柔性引进国内各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组团赴市外开展大型综合人才招聘活动。加强校企人才合作,建立人事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举办2008年温岭市第二届校企人才合作恳谈会,组织全国近50家大中专院校与我市300多家重点企业就毕业生输送、人才合作培养、毕业生实践基地建设等事宜进行沟通洽谈。加快创新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坚持在服务方法的创新上下功夫,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发展环境。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做好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毕业生到德清创业的招聘工作。大力发展网上人才招聘,开展“人才招聘服务周”和“乡镇、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等活动。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工程,为在德清工作且在本县暂无住房的人才提供周转住房。结合县“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系列服务,加强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开展为硕博士服务“六个一”活动,在县属医院为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康咨询专家团,发放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绿卡。  相似文献   

7.
江美塘 《今日浙江》2012,(11):46-46
近年来,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越来越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对县(市、区)来说,是一件难事。近年来,秀洲区通过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努力突破县域基础薄弱、平台载体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刚起步等限制性因素。大力度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区近两年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0多名,引育了近50个国、省、市、区四级高层次人才项目与高新技术企业,位居全省和全市县域的前列,有力推动了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全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作为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强调人才队伍的高质量、人才集聚的高层次、人才效能的高水平、人才生态的高品质,将成为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实现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任务,必须改变束缚人才发展的思维方式,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9.
夏春胜  周剑挥  韩晓枫 《浙江人事》2007,(1):F0004-F000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全面实施浙江省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积极从省外引进我省急需的高层次人才,2006年12月3日,16日,我省分别在上海,北京成功举办了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  相似文献   

10.
徐建 《现代领导》2010,(11):24-24
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产业、项目、园区和环境为依托,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杭组 《今日浙江》2010,(11):47-47
淳安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县之一,由于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集聚没有形成规模,加上区位、资源等方面的因素,人难引、人难留的问题长期存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因为缺乏人才,淳安有好的项目,却没有能够担当项目研发的领军人物;有优质的资源,却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有主导产业,却难以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杜旭平  周剑挥  汪长江 《浙江人事》2008,(1):F0004-F0004
为深入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我省借助上海、北京两个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平台,于去年12月上句相继举办了“2007年浙江——北京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和“2007年浙江——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  相似文献   

13.
余姚市紧紧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为重点,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收到显著成效。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对象的“三高人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 加大政府投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资助科研项目启动经费。将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列入人才引进的重点对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市政府和用人单位按1:1的比例资助科研项目启动经费,总额可达100万元。二是为引进人才提供生活保障。建造人才公寓,作为引进人才的周转用房。政府按1:1的比例配套资助引进人才的租房和购房补贴。引进人才子女就学以允许择校、教育部门安排的形式解决,配偶工作以对口安置、推荐就业的方式解决,妥善解决落户难问题。完善政府津贴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强化“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柔性引才机制,加速人才、智力集聚。四是加大国外智力、  相似文献   

15.
今年,台州人才人事工作将紧紧围绕服务于台州企业转型升级,服务于台州创业创新,服务于台州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集聚和培养,预计到2009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61万人。  相似文献   

16.
王文一  陈伟龄 《群众》2013,(5):I0050-I0051
当前,各地招才引智新招迭出。常州市发挥创投公司的作用,提高创业人才引进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创新了引才思路。 2006年9月,常州开始全面实施“干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先后引进8批人才,共645人,有70%的项目正式落户。和其他地方一样,常州也是按政府主导模式来操作。  相似文献   

17.
以“四大工程”为抓手,为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提供人才支撑。根据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实施好“新世纪321”人才工程、浙中城市群内核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型国(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工程。选拔培养新世纪“32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30至50名,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大力开展以新知识、新理论、薪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举办四次《金华人才与科技论坛》高研班。实现国外智力项目对接30项以上,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10名以上。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8,(3):47-48
2007年,嘉兴市各级人事部门深入开展“人才集聚工程”,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6880名,同比增长27.7%,其中高层次人才491名,紧缺专业人才2560名,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0000名,其中高层次创新和紧缺人才达到1000名”的目标任务,创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大力推行柔性引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来全县累计利用外界人才智力3200多人次,目前正在使用的柔性人才为1445人,其中高层次人才856人;全县由柔性人才主导或协助研发申报的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达426个,其中国家级65个,省级216个,特别是2006年来申报专利项目1200多个,年均数量是两年前的10倍之多。  相似文献   

20.
人才发展环境是造就人才、吸纳人才、发挥人才能量的客观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建设舟山人才高地,培养和引进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就是要以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营造人才集聚的发展环境,使现有人才稳定,急需人才能够引进,未来人才能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