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福柯是现代西方最具影响的权力理论家之一,其权力观的演变有着独特的逻辑线索.深入解读福柯的著作及其话语系统,有助于全面理解福柯的思想体系,把握其权力哲学逻辑.福柯权力观的逻辑线索可表述为:经验-知识-权力;身体-主体-权力;理性-非理性-权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困扰着逐渐步入现代化的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后殖民批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过程中所隐含的权力话语,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然而后殖民批评家专于话语层面的解构,无视权力背后的商品化,以及热衷理论轻实践等弊端,注定了它只可能在理论话语资源的层面对中国文化身份建构做出有限的贡献.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只能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在理解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的自我抉择.  相似文献   

3.
主流价值观话语主体包含有党和政府、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等多个层次,这些不同的话语主体在话语建构中有着不同的位置或身份,发挥着倡导与推行、研究与阐释、榜样与示范、认同与践行等不同的作用。但这种位置或身份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单一的,而只是有所侧重。主流价值观话语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对话,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身体之重》是美国学者朱迪斯.巴特勒继提出性别述行理论的成名作《性别麻烦》之后,继续探讨生理性别与身体在物质维度上如何述行建构这一问题的力作。一方面,她借助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身体的物质性建构进行了考察;另一方面,她力图在精神分析理论的菲勒斯中心主义框架内揭示性别认同的幻象。通过批判齐泽克的称谓述行理论,巴特勒提出称谓的再赋义功能,认为主体在话语的掌控当中依然具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身体之重》是美国学者朱迪斯.巴特勒继提出性别述行理论的成名作《性别麻烦》之后,继续探讨生理性别与身体在物质维度上如何述行建构这一问题的力作。一方面,她借助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身体的物质性建构进行了考察;另一方面,她力图在精神分析理论的菲勒斯中心主义框架内揭示性别认同的幻象。通过批判齐泽克的称谓述行理论,巴特勒提出称谓的再赋义功能,认为主体在话语的掌控当中依然具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袁三标  陈国栋 《思想战线》2013,39(1):118-122
话语主体依靠话语权力生产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逻辑实现对话语客体的宰制,这种宰制主要体现在"说什么"与"怎么说"两个环节中,"说什么"是话语主体议程设置的内容择取问题,而"怎么说"则是框架建构中的意识形态思维逻辑问题。在国际政治领域,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正是牢牢地把握住了议程设置和框架建构这两个环节,才成功地实现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霸权。面对硝烟弥漫的话语权力交锋,当代中国理应厘清西方话语权力的生产机制及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逻辑,生成中国话语权力,打破西方话语霸权,以维护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法国社会思想家福柯在研究微观权力时指出,在政治生活实践中一种权力技术建构一种生产性关系。在福柯权力观的学术思维启发下,笔者对官德和政府治理做出一种新的解读,即官德是一种重要的权力技术,是构建政府官员与民众之间关系的重  相似文献   

8.
翟传鹏 《求索》2012,(5):120-122
《白银时代》作为"反乌托邦"小说,以未来虚拟世界来结构故事、表达情感,并将历史与现实的因子融入到未来场景,反思与批判意义凸显。王小波借鉴福柯"全景敞式"监狱的理念来建构未来场景,探讨的是权力话语如何从三个层面上对个体进行规训与惩罚的过程。通过对权力话语的批判、反讽与解构,作者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也同时得到了凸显与张扬。  相似文献   

9.
法国社会思想家福柯在研究微观权力时指出,在政治生活实践中一种权力技术建构一种生产性关系。在福柯权力观的学术思维启发下,笔者对官德和政府治理做出一种新的解读,即官德是一种重要的权力技术,是构建政府官员与民众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与策略。在此意义上,政府治理则是官员通过官德这种权力技术,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就政治事务与社会事务而建构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话语权力关系的社会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春晖  彭金定 《求索》2007,(5):79-80
人们通过话语进行交往时,对话语权的拥有程度并不相同。话语权力关系源于知识作为权力资源而客观存在。福柯和布迪厄的社会学研究表明,话语场域隐藏了一个话语权力对抗的非和平空间,权力存在于知识,权力和知识在话语中发生联系,共生公谋,并具有隐蔽性和变化性的特点。这对于解读话语权力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理论基础,为话语研究领域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身体—文化象征身份—民族国家"的框架下论述了微观权力机制下礼仪小姐的公共性别身份的建构。一方面,礼仪小姐在与民族国家的互动中实现了身体资本的理性运作,这体现在对身体的自我评估和对男性他者评定的认同上,但在公共父权制下,身体的主体性淹没在力图使之客体化的微观权力的技术策略中;另一方面,公共父权的凝视和民族国家的责任话语借助礼仪小姐的自我规训而建构起她们作为民族国家文化象征的性别身份。  相似文献   

12.
李云峰 《求索》2023,(1):74-81
以唯物史观的发现为标识,哲学的主体革命实现了人的主体身份的本质复归。在对人的主体身份解构中,人的自然存在身份、社会存在身份、活动存在身份科学定位了人的主体身份存在,将“现实的人”从抽象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其主体身份的建构过程往往易受到现实规训的影响而趋向“异化”,人的主体身份批判的关键是“异化”身份批判。社会交往和话语交往是人的主体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规定了主体身份的最终交往样态和价值形态。  相似文献   

13.
赵方杜 《理论月刊》2012,(10):155-159
福柯将规训权力视为一种针对身体的权力"物理学"或权力"解剖学",规范化训练是其核心。规训权力的演绎经历了作为"公共景观"和权威展示的酷刑、带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惩罚以及知识、话语共同构筑的规训三个阶段。规训权力控制身体的技术策略包括空间分配、活动编码、时间安排、力量组合、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制度,由此导致"全景敞视主义"的兴起和"规训社会"的形成。规训权力理论是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柯建构了"权力—身体—知识"的三维关系,以此作为权力分析的基础;福柯的现代性的诊断,意在关注现代性进程中的身体境遇,以探寻人的自由、解放之路;并为当代身体社会学、空间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与人的主体性生成密切相关。意识形态通过身份建构、语言教化和"主义"话语建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在医学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共同建构下,高龄初产妇已经从一个医学概念成为一种兼具性别意涵与越轨特征的话语体系,并对处于适龄期的中国青年女性造成了一定的身心压力。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从医学、大众文化两个层面分析关于高龄初产妇的流行叙事与价值立场,有助于发掘这种话语背后隐藏的权力机制。事实上,在中国人口结构失衡的宏观背景下,高龄初产妇的问题化不仅基于医学对女性生理特征的注解,也产生于当前社会文化所建构出的性别化规训力量。有关高龄初产妇的身体问题化、身份污名化的话语表述,体现出了医学权力与男性权力对女性身体的合力争夺。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文学叙述中妓女形象谱系与话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中国,妓女形象成为一种隐喻,一种表达思想意识、建构社会性别身份的媒介.人们通过对妓女形象的认知和想像来表达他们对民族现代性、社会关系和妇女解放等重大社会命题的思考,以此建立自我想像,寻求自我认同.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精英知识分子笔下的妓女形象作-个谱系来考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如何通过"这个媒介展开有关政治权力和文化转型,国民性和文化归依感等等问题的讨论",检视创作主体的社会性别和社会身份对妓女话语系统建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夏和国 《理论月刊》2012,(10):101-104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揭示了权力实现方式从酷刑、惩罚到规训的演变历程,并论述了权力的运作、特征及其泛化。权力是借助于规训的微观技术和手段进行运作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权力是一种关系,具有生产性,并与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复杂的关系,权力的泛化导致了全景敞视式的规训社会的形成。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的权力思想是对传统权力观的补充和修正,关注权力对人的规训,反应了福柯对现代社会主体命运的反思和担忧。  相似文献   

18.
万笑男 《前沿》2013,(18):152-154
1950年代的妇女解放话语,把旧中国的妇女建构成旧时代的牺牲品和等待解放的可怜虫.1957年9月,围绕“影星周璇之死”的各种言说,也遵循了这一大的时代基调.与周璇同时代的电影女演员纷纷发表言说,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完成了女演员是“旧时代牺牲品、新时代的幸福人”的自我建构.对国家权力活语的迎合,是电影女演员在1950年后期的一种生存策略,帮助她们获得清晰的社会身份和更好的事业前景.然而,在此过程中,她们作为女性的主体身份和自我意识却逐渐模糊.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与人的主体性生成密切相关。通过意识形态霸权的禁忌,通过意识形态教化的灌输,社会塑造了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主体"。意识形态通过身份建构、语言教化和"主义"话语建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就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力量的强度而言,现代性是一种话语。它建构了知识客体、社会主体和自我形式,建构了社会关系和自我框架。殖民话语和权力话语,是现代性话语的内在组成部分。我们愈来愈深刻地意识到,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相当程度上就是为现代性话语塑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