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宪 《青年探索》2008,(1):44-4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消费者。通过对他们费用来源、消费用途、影响消费的因素等情况开展调查与统计,发现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其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呈现出:消费多元化倾向突出;消费不平衡态势明显;实用消费仍是主流;交往与时尚性消费日益高涨;攀比与超前消费现象严重等五个特征。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消费教育,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等是在校大学生消费需要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消法"大修亮点多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实施近2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首次大修。新消法将于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消法是一部与我们每个人的权益都休戚相关的重要法律,消法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伞。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1993年制定的。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的变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消法在内容上越来越显现相对滞后的立法缺憾,有必要进行全面修改,完善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3.
秦冰 《传承》2010,(33):68-69
身为消费者中的一员,当代大学生应适应新形势、明确新目标、肩负新使命,在消费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观、责任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低碳消费的意识,带动国人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以节省更多的资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赵涛涛 《传承》2012,(11):86-87,89
大学生消费中的权益保护问题由来已久,缺乏权益保护意识是导致高校学生消费纠纷的重要原因。通过研究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维权行为,特别是索要发票的情况,提出保护大学生消费合法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敏 《求索》2011,(8):43-44,8
消费需求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三大作用,即目标激励作用、市场约束作用与创新驱动作用。在刺激和扩大消费需求的过程里,要实现消费需求系统的均衡发展,保证消费福利的最大化,促进消费需求的帕累托改进。强调尤其要加大农村公共消费品投资力度,要引导消费者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要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未来消费预期。  相似文献   

6.
观点与数据—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消费的相关分析 近期,据武汉大学生特殊消费调查显示, 大学生这一群体内部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8383.96元,中位数8000元,众值8000元,幅度(Range)为16400元。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CALL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第一,旅游消费。武汉大学生一年的旅游费用最高达到1000元以上,最…  相似文献   

7.
斯满红 《青年论坛》2008,(1):154-157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并提出了“符号价值”理论,特别关注商品的符号性质;主张浪费与增长成为消费社会的生产力,并将消费的社会逻辑同工业社会的生产逻辑区分开来。这一理论还揭示了这一社会所具有的大众消费、尊重消费者权益、妇女及青年男性和儿童成为消费的主角以及追求“个性化”消费等基本属性。当然这一社会也存在消费者是盲目的或被操纵的、无法克服消费与生产之间的根本矛盾以及易造成生态危机和不和谐的个人满足等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8.
由于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秩序不甚规范,消费环境比较混乱,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工商行政管理要履行好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一重要职能,必须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打假”、“维权”作为工作重点,全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文明工商、法治工商、服务工商、科技工商新形象。一、在工作方式上,要积极创新“打假”、“维权”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心,要在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新路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消费特点和争议焦点,逐步探索适应重庆实际情况的消费者保护模式。一是转变工作作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及时了解消费者和经营者最关心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时事报告》2011,(3):92-96
一、给定材料 材料1: 2011年1月9日,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表示,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把消费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要求保护消费者权益,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保证长期扩大消费的一个基础条件,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改善消费环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0,(6):94-94
秦鹏在《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负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义务。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确立具有深厚的逻辑基础和积极意义。消费者环境义务主要包括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妥善处置消费废弃物等方面的义务规范。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世界最大传播集团WPP结合案例分析,对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和网络世界“热烈、率直”的评价,发布了一份名为“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中国消费者在2013年的十大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12.
《江西政报》2006,(2):24-25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已成为消费热点之一。当前,我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扰乱了保健食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规范保健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现将做好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论品牌战略经济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维 《求索》2011,(12):11-13
缺少国际影响力品牌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客观原因,而品牌战略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品牌产品对消费选择和生产均衡均有影响,消费选择在于品牌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效用,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品牌产品对于生产力是能够创造更高的利润,达到生产均衡效应。从宏观角度研究品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品牌战略拉动经济向增长的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14.
江鸿 《前沿》2006,(9):194-196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彼此间往往产生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消费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应运而生,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大大增强。为适应这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优化上海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绿色营销管理战略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屠凤娜 《前沿》2010,(7):182-184
绿色营销管理战略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经营理念,以绿色文化为价值取向,以消除或减少对生态破坏为核心,以满足绿色消费为出发点的新型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管理战略适应了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企业通过加强宏观管理、运用营销组合、建设绿色企业文化以及健全绿色管理制度等途径实施其绿色营销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7.
对问卷收集的资料和深入访谈的材料分别进行了统计资料分析和定性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了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怎么通过消费来实现身份认同和自我建构的。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当代大学生已经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符号消费,来建构一种所属群体的身份,或者将消费作为一种手段来实现一种自我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向消费者提供贷款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需求,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促进个人消费的重要方式。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就是信用消费,即通过银行贷款或销售商提供的分期付款等信用手段进行消费的行为。消费信贷属零售贷款,除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存单小额抵押贷款和典当贷款外,还有教育助学贷款、小额生活费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度假和旅游贷款等。在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非常发达,据统计,美国信用消费总额占个人消费开支总额的40%左右,个人消费总额占金融机构所有贷款的20%。消费信贷是把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的保护神──上海浦东新区消费者协会浦东新区消费者协会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上海市保护消费者佥权益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加强社会监督和消费宣传教育,认真搞好消费者投诉,抓即网络建设,努力探索新区消费...  相似文献   

20.
新华 《今日浙江》2010,(4):59-59
节日长假是各项消费的高峰期,也是各类消费纠纷的高发期。根据以往经验,消费纠纷主要出现在购物、旅游、餐饮、家政服务等方面。为此,有必要提醒消费者节日消费“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