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平台优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快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成为广西突破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人才小高地工程,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高""小而强"的吸引、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区"。转眼10年过去了,广西已建设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50个,各市、自治区各部门人才小高地100多个,这些人才小高地,正由点连成线,由线扩成面,逐步构  相似文献   

2.
《人事天地》2015,(1):6
桂人社发〔2014〕43号各市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区直有关单位:人才小高地建设是我区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重大举措。自2004年我区首批人才小高地建设正式启动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强力扶持下,各人才小高地发挥引才聚才的功能作用,以项目为载体,引进和培养了众多高层次人才,促进了人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战略性资源;提升人才创新能力是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美国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重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包括大力发展教育,强化人才引进,注意人才环境建设,发挥政府统领作用,重视第三部门发展等。当前,我市应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各类载体建设,发挥人才集聚效应,营造良好人才环境,着力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加快人才高地建设。  相似文献   

4.
晋一 《人事天地》2006,(5):43-43
广西百色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自创建以采,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百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才小高地建设的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以百色园区亚热带特色农业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及优势企事业为栽体,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快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研究集成与推广一批现代农业新技术,不断提升百色园区特色农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农业人才,促进百色园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党和人民的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使用起来。统筹抓好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就是要以"引"为基,集聚优秀人才资源;以"育"为要,全面提升人才能力;以"用"为本,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全力打造县域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6.
区外掠影     
《人事天地》2012,(7):61
广东实施人才引进倍增计划打造"智造高地"今年以来,广东省实施人才引进倍增计划,将引进经费由去年的4.2亿元扩大到8.5亿元,进一步扩大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规模和影响力,力争再用5年至10年,引进100个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和100名领军人才,并通过继续实施"南粤百杰"工程,不断壮大广东人才队伍,支撑产业集聚发展,将广东打造成"智造高地"。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2008年以来,该省连续4年组团赴美国、加拿大、德国和西班牙等国招聘高层次人才,共吸引2.6万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到  相似文献   

7.
晋一 《人事天地》2006,(10):47-47
广西柴油动力人才小高地自挂牌以来,玉柴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才小高地建设,高起点集聚高端人才,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经过努力,小高地各项经济指标连续高速增长,保持了全国内燃机行业的领军地位。  相似文献   

8.
十年来,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始终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推动成果转化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手段,不断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科研条件平台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已初步形成学科齐全、设施完善、人才聚集的省级农业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9.
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事关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以加强天水与关中地区产学研合作为分析样本,在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水各产业与关中地区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对象,以及深化政府战略合作、发挥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企业的主体性作用、把天水打造成关中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集聚区、大力引进关中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天水设立研究机构、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积极从关中地区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加强与关中地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武汉市硚口经济开发区以创新创业为主线,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将人才引进培养与产业转型、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加大人才投入、激发人才活力,构筑人才高地,初步形成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围绕重点发展产业,把握园区人才需求取向,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互联网+人才引进上,抓住"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契机,在大数据、云计算、金融等领域不断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大力拓宽引才渠道,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注入创新动力 (一)依托核心竞争优势,构筑平台引才.充分利用多机遇叠加、多区域合作的独特优势,依托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区级开发区,2家区级人才小高地、10家市级小高地,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引才.  相似文献   

12.
《人事天地》2012,(10):60
本刊讯(通讯员苏桂荣蔡芳芳)日前,防城港市新增特色农业人才小高地和文艺人才小高地2个市级人才小高地。至此,全市建设有港口物流、海水养殖与海产品深加工等7个市级人才小高地。特色农业人才小高地以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平台载体建设实施。近年来,该中心曾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在全国首创了稻草起垄免耕栽培红薯和稻草夹心栽培红薯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建设特色农业人才小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分析了中山市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机遇,在深入研究分析中山市健康产业在产业结构、产业配套链、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创新协同体系建设等问题后,提出中山健康产业在构建现代健康产业体系方面要打造产业链闭环,在品牌建设方面要以翠亨新区为主阵地,打造国际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在国际化合作方面要加强与港澳资源合作,同时加强健康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健康产业人才梯队,设立健康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争取港澳资金支持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事天地》2012,(2):62
本刊讯(通讯员韦俊科)柳城县依托该县重点行业和产业,联合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大力推进柳城县临床医学、甘蔗产业、食品加工产业3个人才小高地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建设方面,共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7人,投入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240万元,邀请专家开展讲座4次,送骨  相似文献   

15.
晋一 《人事天地》2006,(4):33-33
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是2004年8月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厅批准为首批13个广西人才小高地之一。载体是依托广西大学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一年多来,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坚决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方针,充分发挥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产业优势,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发展,谱写着一支新歌。  相似文献   

1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引擎。由于广西金融服务业的规模、人才储备和创新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滞后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西应采取通过建设金融人才小高地,引进高端金融人才;通过财税支持金融机构在南宁及广西北部湾地区设立金融分支;支持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为中心的人民币区域性国际货币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人才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起到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是经济发达时期生产力要素市场的核心内容。建设高水平的海洋人才市场对集聚优秀海洋人才、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为例,通过分析海洋人才市场赋能海洋人才高地建设的内涵与逻辑、有利条件和约束条件,提出从海洋人才市场专业化程度、服务业态、数智化赋能、区域协同、产才融合、市场制度体系等路径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推动海洋人才高地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0,(20):20-21
高层次人才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也是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重要支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审时度势,立足高远,狠抓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适应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19.
《人事天地》2010,(22):20-21
高层次人才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也是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重要支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审时度势,立足高远,狠抓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适应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人事天地》2012,(3):65
本刊讯(通讯员刘经)钦州市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先后建设了自治区级、市级人才小高地共11个。据统计,该市人才小高地建设启动以来,引进国家级、省级专家8人,教授20人,副教授6人,博士8人,硕士研究生195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明显的高层次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