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物圈点:在同音字常被误写、像形字常被误读的语言环境中,一位职业生涯近32年的资深法官,其名字不仅时常被人叫错,而且还被喊出了四个错误版本———“毛瑞稚”、“毛瑞雅”、“毛端稚”、“毛端雅”。对此,审理经济案件不计其数,为国家、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以亿计算的毛端稚法官也很难记清更正过多少次自己名字的真正用字了。毛端稚———大学毕业后,曾在生产建设兵团锻炼过,在钢铁厂做过炉前工,在地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搞过工业调整,1972年底全国各级法院恢复,他被调入江西抚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从事刑事审判工作,1978年调江西省委…  相似文献   

2.
论链接不替代原则——以下载链接的经济分析为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链接,即不点击被链网站就能够将被链网站上的作品下载的链接,使作品在互联网的传播利益从被链网站转移至设链网站,最终使著作权人的作品传播利益落空。下载链接的社会成本大于社会收益,不符合效率原则链接应当遵守不替代原则,即设链网站不能替代被链网站向用户提供作品内容,加框链接、搜索链接部应遵守不替代原则。  相似文献   

3.
超期羁押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 ,对于被超期羁押者应当贯彻全面的国家赔偿原则 ,不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终是否被判处“无罪”为条件。一个人即使最终被判有罪 ,判决前如果存在超期羁押的情形 ,那么也应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我国的国家赔偿应当实现“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违法”责任原则的结合 ,对被超期羁押者予以全面的经济上的救济。当然 ,这在目前中国还存在严重的制度和观念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何平 《法人》2006,(12):46-47
许多事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时代终结或即将终结的标志,一位传奇人物的离去更是如此在香港新经济最为灿烂的十数年中,包括霍英东、李嘉诚、包玉刚等在内的传统经济富豪,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新经济彻底改写旧时的游戏规则之前,老富豪们究竟该站到哪一边。许多事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时  相似文献   

5.
荷兰作为早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造船业和商业,在17世纪经济达到了顶峰,一度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但是在随后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却逐渐衰落,被英国所赶超。本文主要从荷兰商业的比较优势入手,探析荷兰经济兴衰原因,从而为我国当前经济的有效转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世洲 《中外法学》1999,(6):98-104
<正> 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这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为了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行动准则。一个国家制定或者产生了经济政策之后,总是要采取各种手段,包括刑法手段,来保证实现经济政策所要追求的目标。刑法作为最有力的法律手段,总是会被国家用来作为推行自己政策。然而,刑法的作用,即使在被充分利用的时候,对于实现经济政策所要追求的目的,也并不总是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的。当经济犯罪在一个社会中猖撅的时侯,对刑法的检验和对作为经济刑法指导思想的经济政策的检验,是同样重要的。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验与教训,尤其是经济政策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的影响,在目前商品经济发达国家中是比较典型的。本文希望通过对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发展历史的研究,探索经济政策与经济犯罪和经济刑法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7.
在“警察圈套”的司法审查标准问题上,美国联邦法院判例及学术界有“主观审查标准”与“客观审查标准”之争.从保护被引诱人人权角度看,两种审查标准均有可能造成人权保护中的法律漏洞,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审查可以对之进行相应的弥补.根据科斯的经济理论,通过立法确定被引诱人的基本人权,降低交易成本,以使“第二方监督”产生实效,能够更有效地防范侦查机关滥用诱惑侦查权,也更实际可行.对被引诱人的初始权利的立法界定以及降低其维权成本,可以看作是吓阻警方违法侦查以解决警察圈套问题的关键.如果被引诱人系事前无犯罪倾向者,根据正当程序原则,国家机关可能因此丧失公诉权.即使被引诱人具有事前犯罪倾向,也应当允许法院对警方恶劣的引诱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在量刑幅度上保护被引诱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难以吓阻警察的诱捕侦查行为,通过减轻被引诱人的证明责任以及限制犯罪前科证据的使用,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被引诱人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8.
薛克鹏 《当代法学》2013,(5):123-130
经济行政法只是在计划经济和集权行政体制下管理行政法中的一个下位概念,它很难融入法治行政法的体系。经济行政行为应当受到法律规制,但公法类的经济行政已被行政法涵盖,私法手段的经济行政因缺乏具体的相对人,使得行政法则很难规范。在法治语境下,经济行政法应当与行政法宗旨保持一致,即以政府经济行为为规制对象,因此,将规制经营者的经济法视为经济行政法是一种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尤其是全球化最为突出的经济领域,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国内各种思潮的冲击,在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我国经济领域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务必认清各种思潮的本质,防止被不良的思潮误导。  相似文献   

10.
柞水县地处商洛市西部、秦岭南麓腹地,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也是国定贫困县。近几年来,在历届班子和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先后被评为全省经济增长最快县和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强县之一,荣获2006年度陕西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年初,还没有把首富头把交椅坐稳的马云被汉能控股集团主席李河君挤下首富宝座.马云麾下的淘宝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比之下,李河君旗下的汉能集团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首富之位像是被一名神秘莫测的忍者瞬间夺去了. 谁是中国的首富,不仅中国人关心,全世界的人都关心.马云和李河君在财富之巅的这场巅峰对决被《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彭博社等全球著名财经媒体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规制的国际协调的含义、历史以及最近被广泛利用的背景、国际协调的分类(对象、程度与方法)、除国际协调以外可供选择的方法、为实现经济规制的国际协调而进行的多边谈判中出现的主要论点等有关经济规制的国际协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来看,在对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维持传统的规制(边境措施的缓和、承认国内措施的多样性等)已变得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对于规制主体的国家来讲,经济规制的“国际协调”将是一个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上半年刚过去,总结上半年在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少对社会有影响又被广泛关注的事件,现在此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4.
王雅丽  彭水明 《法人》2005,(7):74-75
如何处理好省级区域经济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将是浙江"总部经济"不得不面临的问题2005年6月5日,第二届浙商峰会在杭州盛大开幕。在这次峰会上,有一个名词尤其引人注意—"总部经济"。事实上,2004年,浙江人尤其是杭州人就已经为"总部经济"心动了。从2001年开始,杭州老城区(不包括萧山、余杭)共引入150多家公司总部,涉及商贸、旅游、制造等各个行业,其中包括康恩贝、吉利、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将总部设在杭州的外地企业已突破5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也有37家进驻杭城。去年9月,杭州被评选为2004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浙江人终于不再扭…  相似文献   

15.
以利益需要作为刑事立法上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依据,在我国刑事立法研究中几乎已成通说。以利益需要作为启动经济刑法立法的根据,不符合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片面夸大刑法的利益保护功能,在统一法秩序的幌子下简单处理法域间的关系,就会忽略经济刑法自身的规范逻辑和特点,构成要件的保障功能和社会秩序保护功能就都被利益保护所涵盖,并最终被淡化。畸重利益需要的经济刑法政策模式,难以促进利益的多元化,相反在利益驱使下容易使中央集权的国家控制模式进一步加强,不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6.
黄林涧  刘惠怡  李铭锐 《中国法律》2007,(1):34-37,100-104
2006年刚过去,是年下半年香港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方面都发生了不少对香港有影响又被广泛关注的事件,现在此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7.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4,(5):124-127
技术和品牌是华为在选择性消费经济行业中胜利的法宝,转战安防行业,他们在解决方案方面厚积薄发,坚持“被集成”方向,在深刻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所用。  相似文献   

18.
《法人》2011,(5):75-78
●金融界风云人物叶秀楠被双规 是国内金融界的风云人物,其在农村金融工作方面的改革创新,一直不乏媒体的关注。日前,浙江瑞安市纪委证实,叶秀楠确实已被双规,涉及的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唐玄宗时期出现的一批理财官员,如宇文融、王鉷、杨慎矜、杨国忠等人,被后世史家称为"聚敛之臣"。他们的理财活动与唐玄宗时期经济政策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唐玄宗经济政策的转变,又与这个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廖标 《法制与社会》2010,(35):84-85
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明确提出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在发展节约型经济成为当前唯一正确选择的中国。本文认为效率违约减少了社会资源在各个环节的浪费,对社会资源进行了最优配置,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是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对节约型经济下的效率违约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效率违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肯定了它的经济价值。“违约”本来是法律上的一个概念,效率违约在司法界也尚未被认可,但法律最终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本文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讲,效率违约应该被我国所接纳,进而探讨性提出了效率违约在节约型经济发展下的引入和走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