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经济法:体现国家干预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体现国家干预之法●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郑显华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的产物经济法做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力量和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由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市场调节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国家干预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和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精辟论断,不仅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也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一、社会基本制度、市场经济与法的关系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同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以一定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的政府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向垄断竞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渡时期,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原有的市场自由词节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既解释不了不断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象,又解决不了愈来愈严重的贫困、失业、经济萧条等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干预理论开始逐渐步入西方市场经济主流地位。按照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失灵的部分才需要政府干预,亦即市场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分。政府干预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出发点,以市场机制作出的正常、有效发挥为归宿。  相似文献   

4.
论国家必要干预市场经济是经济法的精髓张宇霖,顾瑞,张立琤国家必要干预市场经济是经济法的精髓。把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必要干预的内涵,对加强经济立法、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及经济法理论研究,均具有指导意义。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史是国家必要干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障碍及法津对策凌相权,王新红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产生的经济体制,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高度相容,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公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高度相容,并创造出与资本主义可相比较乃至更高的经济效益,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法理论研究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学说、观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修正,并有走向统一的趋向。至少,在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这一基本命题上,分歧很多的学界达成了大体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经济法最本质的属性是国家对有关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经济关系的干预”①,“它的任务是通过确认和规范国家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建立社会主义的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构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③。虽然,有的学者没有用“干预”一词,认为经济法是国…  相似文献   

7.
一、民事检察权的含义:民事检察权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宪法和法律对民事法律的实施进行法律监督的职权。人民检察院的这一职能和权限,主要是通过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来实现的,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民事检察权是人民检察院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实施实行全面监督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是由资本主义国家开启先河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各国政府积极奉行国家不干预私人经济活动的政策,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只限于法律规定的很小范围内。资本主义进入帝国…  相似文献   

8.
<正> 一、我国国有资产的特点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而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实现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我国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显著不同的是我国占经济主体地位的是国有经济,即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公有制的有力保障和走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它集中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有国有经济,但其范围和作用都不可与我国的国有经济相提并论。二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曾有大规模国有化的实践,如英、法自1945年  相似文献   

9.
反思与自省: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法”的重新定位刘仲铭一、十余年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反思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一词源于西方。所谓的"经济法"产生之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有完备的民商事立法和行政立法。关于经济法产生的通常描述是:资本主义国家以民商法体系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是法学改革的前提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使我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从而对市场经济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市场经济并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它本身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市场经济是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即属于经济运行的手段或资源配置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西方证券法律制度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证券市场的形成是在资本主义初期。西方证券市场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早期自由主义阶段,这一阶段从17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当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占主导地位,他极力主张一个国家最好的政策就是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在这一经济思想的影响下,证券市场和当时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一样,基本上处在自由放任的状态。这种自由放任状态,曾激发了证券市场的活力,使其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约束,欺诈、操纵行为得不到有效禁止,过度的投机造成股票猛涨猛跌,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正> 二次大战后,在西方世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利用国家机器日益更多地干预经济,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增强垄断组织的经济实力,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谋取最高利润。为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标榜公平、民主、自由,扩大社会福利,搞阶级调和,大力发展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干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干预原则吴忆萍现代经济立法的一般目标是保证经济稳定发展,强化现代经济文明.围绕这一目标,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立法体系.它包括经济法的概念及特征、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等.其中经济法的干预原则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经济法的...  相似文献   

14.
董文军 《行政与法》2002,4(12):27-29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既是指人类社会的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又是指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私人活动领域,其中主要是私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二者的分离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国家终将统一于市民社会。经济法的产生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融合在法律上的一种反映,经济法是规范国家权力干预市民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法,表现出很强的公法性。  相似文献   

15.
林曦 《法制与经济》2008,(20):28-29
契约自由原则是资产阶级三大民法原则之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早期的资产阶级立法认为契约自由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但是,进入20世纪这种以个人本位为主导的思想受到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冲击,各国立法纷纷对契约自由原则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端为国家经济职能的发挥留下了空间,而国家经济职能的范围和行使方式等受国家发展道路和经济法律传统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各国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对经济运行也进行着一定程度的干预,只不过干预的范围、程度和方式有所差异而己。同时,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干预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经济法即是法治国家为规范国家行使经济职权,防止国家经济职权滥用,和干预市场经济而创设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经济审判中地方保护主义治理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保护主义是近几年来经济审判中出现的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地方法院以保护所谓“地方经济”为由。置于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于不顾,肆意曲解法律,枉法裁判,偏袒本地当事人,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司法公正。 一、导致经济审判中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探究 首先,立法滞后为经济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留下了可乘之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法律作保障,而我国干预市场经济的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以及相关的程序法,与市场经济明显不相适应:一是以民商法为核心的市场体系与行为立法尚未体现自由平等和权利本位的原则,如…  相似文献   

18.
高鹏飞 《法制与社会》2012,(14):270-271
场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另一种可能的探索,虽然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但是它走出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确实给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有益借鉴.本文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该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进行解读和梳理.  相似文献   

19.
程宇 《行政与法》2008,(1):15-17
长期以来,作为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福利国家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政策一直被视为发达工业化民主国家的一个本质特征。近些年来,这些制度和相关政策也引起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尤其是福利国家在应时市场经济失灵、干预经济过程、消除贫富分化以及稳定社会秩序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作用,时于转型之中的中国社会和政治来说,具有许多可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是后发展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成功经验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总结了过去经常发生周期性经济波动的教训,推行凯恩斯主义,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于政府运用财政、金融、关税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反周期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破坏,为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