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诉讼的目的、价值及其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建军 《法学研究》2003,(4):98-109
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指国家根据各种刑事诉讼主体的客观需要及其对刑事诉讼价值的认知所预先设计的、希望通过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而实现的理想的诉讼结果。刑事诉讼价值是指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所固有的、不依赖于刑事诉讼主体及其需要而独立存在的、能够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对国家、社会和所有公民的合理需要和要求的满足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特性。刑事诉讼目的与价值的联系在于 :刑事诉讼目的的产生是人们对刑事诉讼的价值进行认知、评价、选择的结果 ,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是刑事诉讼价值的体现。两者的区别在于 :刑事诉讼目的具有主观性 ,刑事诉讼价值具有客观性 ;刑事诉讼目的是人们从事刑事诉讼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刑事诉讼价值是人们价值认知的对象 ;刑事诉讼目的追求的程序公正是人的主观目标 ,刑事诉讼程序本身的公正性是其内在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2.
荆忠 《犯罪研究》2002,(4):51-55
我国刑事诉讼的传统价值取向主要是以职权主义的方式存在的,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将职权主义的诉讼方式开始了向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方式的转变。入世后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来思考我国刑事诉讼法价值取向。一是应该从我国的历史传统、社会心理特征以及政治结构的特点等综合因素来思考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价值取向。二是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中来思考我国的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实际上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的问题。三是在正确处理好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来思考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价值取向。四是从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刑事诉讼价值的适应与需要来思考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转换与推证--一种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诉讼价值目标是立法群体对刑事诉讼法及其实现活动的基本期望,是关于刑事诉讼法的绝对超越指向的一般要求.一国刑事诉讼价值目标应与其社会现实基础相互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目标顺应社会的变迁,在立法层面上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换,由实体正义趋向现实正义.但要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上完全实现现实正义,还有赖于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进化、社会大众刑事诉讼价值观的更新和刑事司法制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理论所公认的刑事诉讼程序具有独立价值是从程序公正本身体现着民主、人权和正义精神来说的。德国学者哥德施密特提出了刑事诉讼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判力,诉讼活动是期待与负担关系的"诉讼状态说"。这一新的观点为我们认识刑事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刑事诉讼程序具有保障实现既判力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5.
谭细军 《律师世界》2001,(10):34-35
一、刑事诉讼中的价值追求在我国占主流的哲学理论中,“价值”一般被认为是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某种功能或者属性,据此,有的学者认为,价值“在哲学原理中则表示已经纳入人类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体的各种能够主体需要的功能或属性”,由此进一步推导,刑事诉讼价值是指“刑事诉讼立法及其实施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及其一般成员的特定需要而对国家、社会及其一般成员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由于“在主体本身多种利益的需求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活动也必然是是多样的、多维的”。于是,这些学者将公正、效率、自由、和平、…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价值与刑事诉讼目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正确、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以及各自内部的逻辑关系对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存的刑事诉讼程序在控制犯罪、保障人权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要求也不断增强。因此,我国刑事诉讼价值与目的应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谢安平 《人民检察》2012,(15):77-78
刑事诉讼是人类活动的组成部分,每个刑事诉讼活动的参与者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都希望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但是,刑事程序公正实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刑事诉讼公正将对一般公民和刑事诉讼当事人产生何种作用呢?对此,笔者略陈己见。一、实现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条件。刑事诉讼程序主要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实施惩罚来表达国家、社会和公众对他们的合法期待。或许,这种惩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来说是一种"恶",但是,这种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善"。  相似文献   

8.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作为一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由原先仅适用于无固定住址的犯罪嫌疑人,改变为不仅可适用于无固定住址的犯罪嫌疑人,还可适用于在住处执行有碍侦查的犯罪嫌疑人.这种制度变迁,功能在于保障国家刑事诉讼活动顺别开展,目的在于有效惩罚犯罪,维护法制秩序.秩序和自由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法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定位首先应强调秩序价值,其次再谈自由价值.法贵在行.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生命力,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相关配套措施必须调整到位,二是在司法实践中更加关注被定位为次要的、下住的法的价值,即法制秩序下的自由,充分尊重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这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论刑事诉讼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问题一直是人类所关注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谈论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就决定了人们不仅要正视价值问题,而且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讨价值问题。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刑事诉讼法的诉讼价值即是价值问题的一个部分,在刑事诉讼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什么是刑事诉讼价值”、“刑事诉讼有哪些价值”、“刑事诉讼价值如何在刑事诉讼中体现”等一类问题。在刑事诉讼领域,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解答,在以建设法治国家为方略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程序公正是刑事诉讼立法的基准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刑事诉讼理论将刑事诉讼法作为刑法的附属法,刑事诉讼法的价值一直被视为一元化的工具价值。现代社会是价值多元的社会,刑事诉讼法已被视为多元价值的结合体。但是,在价值多元的立法需求条件下,刑事诉讼制度设计采取多点定位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价值冲突调整失序,刑事诉讼法内在价值的和谐性和制度设计的逻辑统一性无法完美的实现。因而,确立程序公正为刑事诉讼立法的基准价值,既赋予刑事诉讼法以独立的法治价值地位,有助于推进刑事法治,又为解决刑事诉讼立法技术方面的困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和程序设计考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制度运行与结构的关系的角度,刑事诉讼活动在实现社会公正,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就是诉讼功能的体现。弘扬契约理念就是要强调通过契约主体的主动参与,防止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产生错位。至此,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已从一种国家对被追诉者的绝对关系,发展成为国家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刑事诉讼制度和刑事诉讼活动所体现的也就不再只是服从于政治需求的单一功能,纠纷解决、人权保障、权力制约以及政策昭示因此而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2.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裴苍龄,易萍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刑事诉讼中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受刑事诉讼法调整,反映刑事诉讼的实质。因此,认真研究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对于正确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促进刑事诉讼活动的正...  相似文献   

13.
刑事检察公诉是人类在维系社会以及以刑罚抵御犯罪对社会侵害的实践中,寻找出的一种更有利于谋取个人利益和社会生活调和的公力救济的纠纷解决工具。检察公诉是民主宪政条件下人类文明地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物,其为现代刑事诉讼控、辩、审三大职权的真正建立,为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中以平等武装建立对等的程序权利义务关系创造了组织和制度条件。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检察公诉的价值目的应当是追求正义、秩序和效率,以实现公众利益维护和矛盾纠纷解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之倡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学栋 《河北法学》2006,24(10):123-126
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原则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是宪法与刑事诉讼法母子法关系的链结点,是刑事诉讼法治秩序的需要.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的不完善影响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我国宪法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完善我国的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的价值与冲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刑事诉讼是司法者以国家名义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活动,其价值是实现国家的刑罚权,而刑事诉讼法是制约司法者的行为规则。其价值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法制的社会基础。这种矛盾根本上是由于人之存在的有限性与个体性而决定的司法主体的二重性。赋予被告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以诉讼权利,是基于客观的认识规律与体现公民宪法权利的需要。司法权力的分工是基于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要求。无罪推定是对司法者的行为规则,而并不是刑事诉讼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价值评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毅 《法学论坛》2003,18(5):36-44
我国目前两种主流的刑事诉讼价值观———“目的价值观”和“过程价值观” ,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瑕疵。从价值的一般涵义出发 ,现代刑事诉讼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有结构的统一体 ,它涵括了目的价值和形式价值两个子系统。目的价值是指刑事诉讼致力实现的社会理想和终极目标 ,具体而言是指自由和秩序的价值结构。而形式价值则是指刑事诉讼本身在组织结构上的形式合理性 ,即刑事诉讼程序必须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平等性、公开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是以刑事立案为标志的,又是以刑事审判为中心的。由此可见,管辖问题是刑事诉讼活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发现一项犯罪事实或者一个犯罪嫌疑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由公、安(安全局)、检、法哪一个机关立案、侦查?应当由哪一级、哪一个地区的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审判?这些问题是需要在刑事诉讼程序启动之初就要解决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势必影响诉讼活动的开展,甚至会出现违法办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效率论———基于效率价值的经济法学分析(下)李文健三、刑事诉讼的效率机制在对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考察之后,接下来值得关心的问题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如何根据其投入和产出来确定刑事诉讼的效率机制,如何确定刑事诉讼效率的...  相似文献   

19.
公正与效率是刑事诉讼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是现代社会中维护和尊重人的尊严的重要保障,在刑事诉讼的构建和运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追求应当是以公正为最终和最高目标,效率为实现公正的最捷和最佳途径。在有效平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其更有利于实现对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孙康 《河北法学》2011,29(9):129-138
刑事立案程序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启动程序,其程序设计的是否合理、运作是否顺畅,对后续的刑事诉讼活动乃至全部诉讼活动的进行以及刑事诉讼目标的实现均会产生重要影响。确定一正当化的刑事诉讼启动模式,需要分析一国法律传统因素、价值权衡取向、相关诉讼制度等。当前,我国可吸收随机型启动模式合理因素,改革我们现行程序性启动模式,明确启动程序的及时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可救济性原则以及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