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娜 《前沿》2002,(12):157-158
我国古代奴隶制、封建制国家中的官职及其沿革错综复杂。一个官职 ,在不同朝代甚至在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 ,其地位高低 ,权力大小也可以不同。但是 ,终其职能与实质 ,都是保护统治阶级 ,压迫被统治阶级 ,来维护王权统治的。而各个政权下官吏的任免、选拔 ,又都有其固定的模式。这一定型了的模式 ,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与缓和而不断地发展沿革着。在我国奴隶制时代 ,奴隶主掌握重权 ,贵族政治地位极高。各级官吏都由国王、诸侯按着与自己的血缘亲属关系远近来加以分封。且当时的主要官吏都是世袭的。这种官制叫做“世卿…  相似文献   

2.
明主治吏不治民:汉唐盛世吏治的实践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吏是王朝的统治基础,大凡盛世,无不把整饬吏治,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各级官吏的言行,加强对官吏的管理与控制,以法治吏,作为政府经常性的重要任务。纵观汉唐盛世的吏治得失,有不少值得后人借鉴的东西,如通过“治吏”达到“治民”,重视吏治制度建设,通过建立选官任官制度,建立有效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倡廉惩贪,这些对整饬吏治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主问题辨正刘木天姜终身“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吗?在我国,一个极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民主就是多数人的统治。他们认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民主是有阶级性的,具体表现在“多数人”是哪个阶级的多数人。如奴隶社会的“民主”是按照多数奴隶主的意志来管理国家,封建...  相似文献   

4.
焦利 《中国人大》2013,(3):52-53
韩非子有句名言,叫作“明主治吏不治民”,意思就是说,英明的君主只管治理官吏,而不去直接治理百姓。把官员管好了,百姓自然就好了。这句话被中国历代君王奉为千古不变的治国之道。所以,中国的皇帝一直非常重视对官吏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刘新 《现代人事》2001,(6):41-41
一千多年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创立大宋王朝。建国后凭着他对官场的观察,深知官吏“贪浊”,为了整治官吏腐败,也为了集中皇权,他推行了“官职分离、互相牵制”的任官政策,使官员职、权分离,名实混淆,任何官员都无法集中权力、威望于一身;使得天下的官遍地都是。当时有一种戏叫滑稽戏是这样讽刺这种现象的:  相似文献   

6.
对官员进行考查审核,那历史已是源远流长,由来已久。我国古代考核官吏,有考绩、考察、考课、考成等说法。《尚书》上有句话,叫“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用现在的话,就是用”考绩的办法来鉴别官员的优劣,优者升进,劣者降免。战国时“上计”(考核办法)是一年一考,官吏“当则可,不当则废。”也有三年、六年一考的。有史以来的事实证明,在一定的期限内,按一定的标;隹来考核官员的工作成绩。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成国雄 《传承》2008,(4):84-85
西汉昭宣时代循吏大量出现是昭宣时代实行宽缓的统治策略的必然结果,出现与汉宣帝注重完善官吏选拔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儒学礼乐教化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循吏的出现;广大劳动人民对和平富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循吏的拥戴与支持也是循吏不断涌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3,(6):3-3
近日,微博爆料江苏扬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女儿袁某“火箭升迁”,质疑其“毕业三年升副处”。扬州市委组织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袁某此次任职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尽管从当前的各种信息来看,袁某的“火箭升迁”和现有官员选拔制度并无明显冲突,可父女在同一处为官,且父亲还是扬州重要主政官员,自然难以彻底消除瓜田李下的嫌疑。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官员子女“火箭升迁”的背后,往往少不了父辈的各种影响,给人一种隐性的潜规则“绑架”官员选拔制度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黄维中在中国古代官僚管理体制中,官吏的选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作为培养政府官吏的场所,很早就成为官吏选拔的途径之一。特别是教育与科举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使学校教育不仅成为科举取土的辅助者,而且也成为直接供应政府官吏的机构。...  相似文献   

10.
西汉昭宣时代循吏大量出现是昭宣时代实行宽缓的统治策略的必然结果,出现与汉宣帝注重完善官吏选拔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儒学礼乐教化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循吏的出现;广大劳动人民对和平富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循吏的拥戴与支持也是循吏不断涌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国家官员是国王的奴仆,在民众面前他们高高在上、是享有特权的“官”;而在民主国家,国家公职人员由国王的“私臣”转变为人民的“公仆”,他们不是公务“官”,而是公务“员”。法律称谓的改变表明了法律上公务员与普通民众的平等性,也告诫我国公务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提高依法决策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近期,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决议明确提出,要将公务员列为普法教育的重中之重。闻讯,笔者不禁为之叫好!  相似文献   

12.
秩禄指按行政职级序列领取工作报酬,乃是我国古代官吏的工资制度。秩禄又称秩俸,秩是指官吏职务级别,禄或俸则指薪饷报酬。秩是禄的依据,禄是秩的体现,两者密不可分。先秦时代分封食邑,世卿世禄,尚未形成官僚体系,虽然“自天子至下士凡六等”,上下等级森严,但并不讲究秩禄。秦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由血缘、门第任职的世卿世禄制,官吏统由国家任免,由政府付给俸禄,使君主与臣僚间形成一种雇佣关系,任官食禄的官僚制也就形成了。秦汉大帝国既要依靠众多的官吏来统治和管理庞大的国家,也就必须以国家财政来支付各级官吏的薪俸,使…  相似文献   

13.
基层官吏是执行朝廷命令、管理和教化百姓的主要力量。基层吏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地方社会的安定,也是影响地方政治秩序的关键所在。《张家山汉墓竹简》中的《二年律令》所规定的条例,既对官吏的基本权益给予了充分保障,同时又建立了比较严苛的行政问责机制,展现了汉初法律对于基层官员"权"与"责"高度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招聘制度溯源招聘作为一项选拔官吏和征求人才的办法,我国古已有之。有些朝代通过招聘、,发现和选拔了一大批人才而兴盛起来。实行科举制度后,一些有识之士仍然主张对招聘“断宣亟讲也”,或主张招聘与科举“并行”。(孟子·万章》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聘请伊尹,任以...  相似文献   

15.
杨卫群 《当代广西》2005,(20):43-43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是古代官场上的痼疾,干部“带病上岗”则是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虽然这些痼疾和新问题在党的干部队伍中属于个别现象,但是影响深远、破坏力大。党风正则民心顺,党风歪则民心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是简单的人事变动、职务调整,而是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党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实现,更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是党风的问题。“跑官要  相似文献   

16.
腐败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官员平平庸庸、不干实事同样关系到我们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治庸与治腐一样,应该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完善官员问责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及积极营造监督氛围,是治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胡健 《当代广西》2004,(22):17-17
由谢军落选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笔者联想到前几年牛群的从政经历。这两位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名气和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可谓旗鼓相当。但牛群当年的顺利任职和谢军本次的无奈落选,却绝非仅仅是个人的得失,其中还折射出体制外选拔官员的方式正走出盲区。程序上的公正、公开应当是体制外选拔官员、引进人才的底钱。牛群当年顺利当选蒙城县副县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推动和“引荐”。而纵观谢军的“备考”之路,却需要经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一系列步骤, 这从根本上保障了体制外选拔官员的公正与公开,排除了选拔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理性看待“名人效应”是体制外选拔官员、引进人才的应有之义。体制外选拔官员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干部结构、加强执政能力、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而绝非“选明  相似文献   

18.
<正> 北宋中期,由于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腐化,导致国家积贫积弱。来自北部、西部的辽国和西夏又经常骚扰边境,对北宋的统治造成极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宋仁宗启用范仲淹推行“新政”。范仲淹执政后,大胆革除弊政,裁减冗官冗员。有一次在对派往各地的监司名单进行审查时,他果断地把那些有贪赃枉法行为的官员名单勾掉。站在一旁的官员富弼说:你这一勾不要紧,知道又有多少妻儿老小痛哭流泪啊!范仲  相似文献   

19.
杜世智 《人民论坛》2014,(6):111-113
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将会给予官吏以重权、要权,同时为了防止官吏权力的过度膨胀,危害自身统治,又制定了样式众多、惩处严厉的法典对官吏进行约束,这就是所谓的重典治吏。研究我国古代重典治吏的经验,深入探讨其定位、价值归属与特征,对于当下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最近,贵阳实行“公推竟岗”措施,将县委书记等“含金量”很高的位置拿出来,让有志之士竞争。长沙等地也在媒体上刊登启事,公开选拔一部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在现行干部体制的框架内,民主之风吹起,公开之声响起,这不能不说是个好现象。公开、透明、公正地选拔各级官员,本应是官场的常态。在党的各类相关文件里,对如何选拔干部都有明确的规定。公开、透明、公正地选拔各级官员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官员通过有序竞争,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