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能源法的变革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马俊驹  龚向前 《中国法学》2007,1(3):147-155
当代能源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各国能源法的调节模式逐步从国家垄断和所有的传统模式或具有特许权垄断与严格规制的私人所有模式,向有限的能源市场化转换;随着能源环境(气候)问题的突出,能源法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生态化趋势,从局限于确保供应安全转变到以管理外部性、调节需求与改良利用为重点;由于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能源法也正在通过若干权利导向的机制走向人本化。能源法这三种变革趋势表明了其承载的经济增长、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的三种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能源形势和安全问题,因而制定一部《能源法》是十分必要的。《能源法》应当将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益、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作为其立法宗旨。《能源法》应当定位于能源领域的综合性立法,主要对涉及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管理、能源环境保护等全局性的问题和其他单行能源法不予调整的问题加以规范,发挥宏观管理和对各单行立法加以协调和拾遗补缺的作用。由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组成的《能源法》起草小组起草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能够进一步听取意见,去粗取精,相信能够成为一部科学和实用的《能源法》。  相似文献   

3.
拥有较为完备的能源立法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制度基础。虽然就法律表现形式而言,我国的能源立法已初具规模,但就其内在逻辑关联与制度构建而言,仍有诸多问题有待厘清,因此制定一部统领整个能源法域的基本法已迫在眉睫。我国能源法应当在"通则式"、"政策式"和"法典式"为代表的三种国外能源基本法的立法模式中做出选择并应建立起包括能源规划、管理体制、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等制度在内的核心制度群落。  相似文献   

4.
回振岩 《法制与经济》2010,(16):63-63,66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问题突出,相关立法却相对滞后,原有的相关立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多变的社会经济现状与能源变化现状,我国在2005年美国出台新的能源法案之后也加快了能源立法的脚步,新的能源法自2007年征求意见稿出台以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4月,新《能源法》提交人大审议,新法在两年内出台已经成为众望所归。本文就我国现实能源现状以立法为对策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肖国兴 《法学》2012,(8):3-14
《能源法》担负着能源发展转型与推动建立互补型经济治理结构的重任,使得《能源法》起草是一个立法过程,更是一个政治过程。《能源法》制度设计中涉及能源战略与规划,确立大部制政府部门及其职能,建构公平并有效率的多元投资主体能力,确立能源竞争与反垄断规则等重大制度变革,已经远远超出法学家与现行立法体制之所能,必须由政治家抉择。政治智慧是《能源法》走出立法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的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已经从第一代迈向第二代,其现在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环境法、能源法的伦理学基础上,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立法宗旨和目的上,将从经济增长优先转向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能源法将更加限制常规能源的使用和开采,激励可更新能源资源的投资和经营。中国环境资源法律和政策的总体趋势是更加绿色化,以顺应国内及国际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7.
进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后,国际、国内的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加强节能工作以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节约能源法律制度的根本任务。但是,我国现行《节约能源法》历经近10年运行已无法适应节能工作的现实要求,在理念与制度层面都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节能工作的有效运行和节能水平的快速提高。当务之急必须以全新的思维来修订《节约能源法》,从理念与制度层面上展开,革新立法理念,重构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能源,之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从国内外的各方面经验教训不难看出,能源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法治向人治转变关系极为密切,做到依法治能,法治兴能。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能源法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问题也同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对症下药,进一步加强立法,努力加强对能源法律体系的完善健全,以法律的方法来处理能源问题,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能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要求,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能源与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努力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律生态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曹明德 《现代法学》2002,24(2):114-123
法律生态化趋势是生态伦理观在法律上的反映 ,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革命是法律生态化的伦理基础 ,正是这种变化了的价值观引发了法律生态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宪法地位以及创设新型权利 ,承认环境组成部分的内在价值及其有限的法律主体资格 ,承认非人类存在物的诉讼主体资格 ,生态本位的立法目的 ,民法生态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法律的保障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农业立法,以适应我国推进现代农业中农业结构合理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业生态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蒋懿 《时代法学》2009,7(6):117-120
德国在可再生能源促进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可再生能源优先法》是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案。自2000年获得通过以来,经历数次修改,2009年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在法律体系、立法目的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调整。德国可再生能源促进法律具有重视法律规范的科学性、法律主体权利义务明确、注重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三个特征,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海外能源投资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是我国海外能源投资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海外能源投资出现的法律问题实质上涉及到资本输出国的相关完善的立法以及对于东道国相关外资法律规定的应对。据此对于如何完善我国资本输出的相关立法以及应对发达的东道国的外资法进行抛砖引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武奕成 《河北法学》2011,29(11):105-111
立法目的是整个立法的灵魂,能源立法目的的确立及其价值取向的选择对于能源立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能源法体系尚不完备,在立法目的和处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之间存在偏差。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重新思考、定位能源立法目的及其价值取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德国一直注重通过法律手段对能源产业、能源供需制度进行调节和监管。目前,德国已形成了以《能源经济法》为基本法,由煤炭立法、石油立法、可再生能源立法、节约能源立法、核能立法、生态税收立法等专门法为中心内容的能源立法体系,对我国的能源立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荃 《时代法学》2012,10(3):100-108
欧盟一直重视核安全立法,《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缔造了欧盟成员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框架,它在一个集中的监控系统下保证了欧盟核能的供应安全。欧盟在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加快推进核安全方面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进程,尤其在放射性废物和核废料安全、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方面都采取了最新的立法措施,确保欧盟核能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正常发展。我国应借鉴欧盟经验,坚持国际核安全标准,加强核废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建立较为完善的核安全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6.
日本能源政策动向及能源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丽 《法学论坛》2007,22(1):136-144
当前,我国由国家能源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和中编办等15家中央单位组成起草小组,由能源、经济、法律、公共管理领域的16名专家组成的起草专家,已展开了对我国<能源法>的起草工作.我国能源立法应该采取何种立法体系,确立何种能源管理体制,应否确立能源市场自由化等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梳理了日本能源政策动向,探讨了日本能源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能源立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能源立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法域,古老的习惯法、古代中国法、伊斯兰法、印度法在这一地区混合,其情形十分复杂、混乱。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中国作为东亚和东南亚文明的轴心,中国古代法对所有东南亚国家均产生了普遍、深远的影响,但越南、新加坡等国受古代中华法系的影响要大一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及菲律宾南部地区则受伊斯兰法的影响较大;三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印度的缅甸、柬埔寨、老挝和泰国则受印度法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以民法补充海商法”的原则成为国内学者和实务界解决海商法与民法之间的法律冲突、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立法漏洞的惯用思维;然而,这一原则的模糊性导致对以民法补充海商法的单位是事项还是要素产生争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具体条文出发,通过法律解释得出民法补充海商法的单位是事项而非要素的初步结论;进而结合海商法的外来性和海上责任的独立性进行理论分析,对以上初步结论进行进一步印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海商法研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