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2-1927年由知识界引发后扩展到全国的非基督教运动,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根源。一方面,中国民众对外来宗教的抵制有着历史根源,它体现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和政治生活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以来从哲学、文化的角度对基督教的批判,终于转变为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社会运动。非基督教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国内宗教批判思想的必然结果,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历史哲学首先是哲学,然后才是关于历史的哲学;其核心是大写的历史;它关注人类的历史存在感,关注我们对意义的渴求.历史哲学回答了关于历史存在的意义问题,并满足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赫勒认为,所有的哲学都提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问题,人类存在被体验为历史存在.历史哲学引导人们去行动,去生活,去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当代文坛中,史铁生是一个很具有基督教色彩的作家。他在对个人不幸遭遇的冥思追问过程中,以悲悯的心态观照人类广义的残疾问题,并试图为自己他人探索一条救赎出路,表达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在赫勒历史哲学研究中,一方面,乌托邦是指一种赫勒历史哲学中始终可以感受到的超越现存向往美好的理念、理想和信念;另一方面,就赫勒历史哲学的整体建构而言,确实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论构架,在这个意义上,乌托邦是对赫勒历史哲学总体上的概括用语,指其可望不可及的空想性质。  相似文献   

5.
费尔巴哈在德国哲学中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他的宗教批判,还是由于他的哲学批判?这是一个涉及到费尔巴哈是在何种意义上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发生影响的重要问题。尽管一提到费尔巴哈,人们首先会想到那为他博得盛名的《基督教的本质》,但是本质地说来,以《基督教的本质》为代表的宗教批判,不过是作为费尔巴哈早期思想精脉的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的延续和拓深。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是费尔巴哈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意蕴在于立足于社会实践反思了历史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发展的主体及其关系以及历史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体现了一种新的哲学关照。文章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这三重历史关系,重新审视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7.
反思和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定位不能离开中国经济社会特殊的发展语境。特定的发展语境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还必须发展和利用资本关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根本上解决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问题,所着力思考的是如何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问题,实现现代化是理论所环绕的价值轴心。对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的追问与思考既构成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任务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长的新论域。  相似文献   

8.
对世界本质的追问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尽管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但二者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即离开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去追问世界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把从追问世界的本质转变为追问人的感性活动和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现实的感性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显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类通过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形成了现实的人类世界图景。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对中华民族如何走向世界前列,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哲学沉思.由其与时俱进的内在灵魂、改造世界的实践本质和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所决定,它是人类最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转化为我党率领中国人民改造世界最科学最自觉的实践方式,必将对象化为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最美好的社会形态.正因为它是最先进的社会意识、最自觉的实践方式和最美好的社会形态的统一,是真理、价值与创新的统一,是观点、立场和方法的统一,所以,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哲学历史观的高度去加以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一旦被证明是科学,就不会过时。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它同历史上的各摘要理论一旦被证明是科学,就不会过时。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它同历史上的各种科学理论一样,是不会被推翻的。同时,它作为科学的哲学,是必须随着时代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种科学理论一样,是不会被推翻的。同时,它作为科学的哲学,是必须随着时代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当把建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1.
对世界本质的追问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尽管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但二者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即离开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去追问世界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把从追问世界的本质转变为追问人的感性活动和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现实的感性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显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类通过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形成了现实的人类世界图景.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主义是 2 0世纪在美国居于主导地位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在我国一个世纪的曲折传播历程 ,它的历史命运 ,是同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状况密切联系着的。今天我们反思实用主义在我国的传播 ,应该从如何正确处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如何坚持以辩证的分析方法评论现代西方哲学等问题入手 ,吸取经验教训 ,以促进哲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哲学必须回答人的终极关切问题,从终极关切的角度看待马克思哲学变革具有更本原的意义,马克思把感性世界理解为具有终极意义的实践活动,唯物史观的现实关切本身就具有终极的向度.同时,终板关切作为哲学的内在张力会随着人的实践创造和历史进程最终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4.
时间、真理(存在)和它们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思想者们自古就追问、现在仍在追问、未来还将永远追问下去的哲学之谜.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代表的时间与真理学说对哲学传统观念的根本性挑战,更使这种追问的必要性、迫切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我们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理应站在新时代哲学思潮的前沿,对上述哲学热点问题做出适应当今世界哲学发展趋势的研究与回答.而要实现这种理论思维水平上的时代跨跃,离开对中国时间与真理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将是无从谈起的.本文拟对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的时间与真理观作初步探讨,以期对中国近代时间与真理理论史进行研究,进而对提高我们求索、探寻哲学之谜的理论思维能力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其使命就在于为人类历史的进步和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提供解放的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不是死板的教条、封闭的体系,它提供的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它的理论本身是开放的、将不断深化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作为其深层哲学基础,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6.
对人的存在状态和选择责任的高度关注,表现出赫勒历史哲学深刻的存在主义影响.一方面强调作为一种存在体验的偶然性对于人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努力重建一种存在论的而不是认识论的历史哲学,对存在本身的意义追寻胜过了历史认知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看法和理论。它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及其演进过程的正确认识,其诞生改变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图景,第一次使人们对自身存在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历史有了真切的了解,也有了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人文精神乃是人的自我观照、自我领悟、自我理解。吊诡的是,现代性这一遮蔽和消解人文精神的力量,恰恰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人文精神孕育和铸就的。标志近代肇始的最重要的文化事件,就是所谓“人的(被)发现”。它意味着问题的提问方式由“人是谁”过渡到了“人是什么”。作为“此在”的人的“在者”化,从本体论上说源于古希腊哲学的那种有缺陷的追问方式:“存在是什么?”它导致了“在的遗忘”。从“人的发现”到“人的遮蔽”,这就是启蒙的辩证法,也是西方社会和文化在现代性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历史哲学”(Philosophyofhistory)一词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首先提出来的,但学术规范意义上的”历史哲学”概念则是18世纪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维柯创建的。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历史哲学理论形态的发展比较成熟和完备,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如黑格尔、狄尔泰、克罗齐、雷蒙、阿隆、W·H·沃尔什、柯林伍德、斯宾格勒以及汤因比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版了大量研究西方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相比之下,我国的学者对中国历史哲学理论的研究较之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不但起步晚,而…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全面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被确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起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