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闻某纪检机关在办理一起决定撤销原党纪处分的复查案件过程中!当纪检机关工作人员向申诉人宣布处理决定后,申诉人提出,现在有一些新闻媒体仍将其作为反面典型进行报道,纪检机关能否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对其本人的不良影响。申诉人提出的这一要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随着近些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人们对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也越来越关注。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党员领导干部的违纪问题并给予重处分后,往往很快就引起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关注,有时甚至就此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在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此类报…  相似文献   

2.
刘岚 《中国检察官》2010,(12):73-73
[案情]甲系某国有企业经理,因涉嫌受贿由纪检部门移送检察机关处理。在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后其对在纪检部门交待的犯罪事实全部翻供,主要证人(行贿人)也完全改变证言。  相似文献   

3.
李慧海 《中国监察》2011,(20):52-53
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其处理结果主要是“对人的处理”和“对物的处理”。“对物的处理”,是指对涉案款物作出是否予以收缴、退赔或返还本人等处理。长期以来,纪检机关“对人的处理”十分慎重,办理质量较高,但“对物的处理”则相对重视不够、研究不多,随着纪检机关严格依纪依法办案观念的探人和《物权法》的出台,公民财产权受到更为严格的保护,对纪检机关如何依纪依法处理涉案款物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对涉案款物的处理中存在的认识模糊问题,亟待从理论上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当前,司法机关借用两规手段与纪检机关联合办案的情形大量存在。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是,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在立案前(因为联合办案多出现在初查阶段)借助纪检机关的两规手段而与纪检机关联合办案中,涉案嫌疑人在此期间如实供述罪行并接受法律的制裁时,这种行为是否认定为自首。 目前在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大多数都不把这种情形作为自首处理,其主要依据就是其虽如实供述,但其是在组织对其采取两规措施后被迫如实供述的,不是自动投案,不具备自首的构成要件,所以  相似文献   

5.
"双规"作为纪检部门的一种纪律性处理措施,在我国查处贪污腐败中起到了重要的法律般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双规"确实存在很多法律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双规"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范围扩大化、超越权限等问题,以期有关机关对"双规"有更好的规范,从而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人权,有效发挥其对惩治贪污腐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事人一方因民事纠纷而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依据当事人一方提供的证据立案侦查并对另一方采取强制措施在此种情况下,辩护人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扭转局面?常规性的防守铟辩护显然不可取,只有转守为攻,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运用证据还原案件事实,揭露控告方故意隐瞒的事实真相,才能形成逻辑缜密、条理清晰的辩护思路,提出不存在犯罪的法律意见,才能有效推动办案机关作出客观、公正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贪污贿赂案件都是首先由纪检监察机关初核、调查后,对于涉嫌犯罪的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在纪检监察机关初核前,如果被调查人向有关组织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或者在初核和立案调查期间主动交代组织未掌握的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1条和第39条的规定可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检察机关审查后,以主要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作出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因对补查时限无明文规定,公检机关因此“扯皮”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及时惩罚犯罪。为克服上述弊端。应从立法角度对退查案件增  相似文献   

9.
行政执法机关查处非法经营行为后,告知被告人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且未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被告人仍留在行政机关等候公安机关处理,到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其投案具有主动性和自愿性,符合刑法设立自首制度的本意,应当认定为自首。  相似文献   

10.
鲁宗  浩淼 《当代审判》2003,(1):15-17
一个公安民警伙同派出所聘用的司机,将一名年仅19岁的少女带到派出所轮流单独讯问一整夜后,竟然认定该少女“嫖娼”并作出对该女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裁定,炮制出了荒唐惊人的“处女嫖娼案”。此后,受害女一纸诉状将市、县两级公安局告上法庭。经过法院依法进行一审、二审,受害女打赢了官司,告倒了公安局。该案审理过程中和结案后,在社会上,在法院系统,在法学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我国现行相关法律特别是《国家赔偿法》显得非常尴尬……  相似文献   

11.
杜宇  林子清  赵莹 《法医学杂志》2009,25(2):158-159
1 案例 某日,甲某与乙某因口角而发生厮打,在厮打过程中造成甲某右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甲某报案称在厮打过程中乙某用砖块直接打击其第一掌骨基底部,造成其骨折.乙某否认自己用砖块打击甲某右手,称两人厮打过程中甲某曾用右拳击打其面部,并曾摔倒,摔倒时右手支撑地面.公安机关要求就甲某右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成伤机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2.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李某,男,27岁,河北省沧县人,以刻章为业,曾在一诈骗案中涉嫌私刻公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因证据不足被依法撤诉处理。99年6月,公安机关为获取李某私刻公章的证据,遂派侦查人员江某化装为某国家机关财务人员,找到李某,在未有任何证明文件的情况下要求李某为其刻制财务章一枚,并开价100元,李某未同意,并言称违法的事不干,江某遂又掏出200元以示酬谢,李某也未同意,江某随即掏出全部携带人民币总计1000元放于桌上,李某遂勉强表示同意,第二日江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案情某公司老板安排公司员工甲接待外地来的三个朋友乙、丙、丁。甲安排三人入住宾馆后,乙提建议嫖娼,丙、丁表示同意,三人请甲帮忙联系卖淫女,由丙给甲900元人民币作为支付嫖资的费用。甲知道其曾经去过的某足疗店有卖淫女,便电话联系该足疗店经营者戊,说明要带三名  相似文献   

14.
在侦查机关提请审查批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法律文书上,常会看到对某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的标注。其是指侦查机关对某个或某几个涉嫌共同犯罪的嫌疑人,因在逃、犯罪事实尚未查清、移送管辖、不构成犯罪等原因,在本案对其暂不追究或不追究刑事责任而另行处理的情况。实践中,由于另案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不具体,另案处理成为了检察监督的"死角",甚至有的犯罪嫌疑人借另案处理而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检  相似文献   

15.
现实争议案例一:2005年5月15日,被告人某甲在上海市因抢劫被公安机关逮捕。讯问过程中,公安机关又发现某甲2005年1月20日在河北省某地  相似文献   

16.
办案实践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人犯数错,需要合并处理的问题。由于合并处理较之一人犯一错的处理技术性、复杂性增强,难度加大,掌握不好,就会失之于过严或失之于过宽,因此,有必要对执纪中如何合并处理的问题作些研究和探讨。合并处理,是指党员干部一人犯有两种以上(含两种)应受党纪或政纪处分的错误,执纪机关对其所犯错误分别定性量处后,依照有关原则,合并决定对其执行处分。合并处理一般适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决定处分前,一人犯有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错误应受党纪或政纪处分的并处。如某党员干部甲在处分前已发现其犯有贪污、挪…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8日,乙公司与甲证券公司某营业部签订协议,约定甲证券公司按照乙公司指令代理国债买卖业务,后乙公司先后在其账户中投入2亿元。2006年2月24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甲证券公司进行行政清理,最高人民法院亦下发"三中止"通知。同日,因甲证券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相当部分受贿犯罪案件是在纪检机关"双规"突破后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而对"双规"期间如实供述罪行能否视为自首问题,司法解释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界与司法实务又存在分歧,直接影响到对该类案件的量刑及同类型案件的处理。本文在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框架内,对纪检移送检察机关的受贿犯罪案件自首的认定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刘忠宪 《中国监察》2011,(24):50-51
"两非对象",是指既不是纪检机关纪检对象,也不是监察机关监察对象,但在办案中又常常遇到,需要向其取证的人员。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立案查处党政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的贿赂案件,80%都与私营企业老板有关,他们既不是党员,又不是国家干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非对象"。为了查清案件事实,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向企业老板调查核实,但这些企业老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抗情绪,降低了取证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在检察实践中发现,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涉嫌贪污受贿。已被纪检部门“双规”或被检察机关拘留、逮捕后。其单位仍然给其发放工资福利。如某国家干部涉嫌受贿.已被检察机关逮捕数月,但单位仍然在给他发放工资;又如某局局长被纪检部门“双规”相当长的时间内,该局仍然给他发放工资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