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丁炳 《求索》2008,(2):152-154
监督管理过失理论源于日本,在我国,监督管理过失理论用来解决业务活动和职务活动中的监督管理人员的刑事责任具有重要作用。监督管理过失包括狭义的监督过失和管理过失。监督管理过失责任的成立,一方面需要存在监督管理过失行为,另一方面监督管理过失行为与被监督管理人的不当行为及其危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信赖原则在监督管理领域能够适用,但必须具备严格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刘期湘  方国强 《求索》2013,(7):180-183
监督过失的注意义务是指处于监督管理地位的人违反监督、管理义务,对其应当防止的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或者因过于自信没有防止的心理态度。监督过失注意义务应包括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避免义务。监督过失不同于一般过失,在违反监督义务理论上应采信结果无价值说。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监督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有两个运行轨道,其一.来源于公务员制度本身的养廉性能。任何公务员制度,都是对公务员职责、权利、义务的规定,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奖惩制度,二者形成不可分割、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统一体。其二,来源于公务员制度以外由国家和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等运用法律、舆论、组织等方式对公务员进行的监督。其中,内部监督是根本,外部监督是内部监督的推进。补充和发展。一、内部监督机制第一,公务员制度本身的规定对公务员的监督。公务员制度是依法对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如果把公…  相似文献   

4.
原因自由行为指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 ,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原因自由行为的主体包括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原因自由行为主要有故意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过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故意或过失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三种类型。原因自由行为在我国刑法中的立法模式以采用总则模式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5.
五、关于犯罪和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犯罪和刑罚是刑法的两大问题,什么行为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是两大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关于犯罪和刑事责任,介绍以下几个问题。(一)对刑事责任采取主、客观条件相统一的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什么情况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客观上,必须有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或者过失,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这就是对刑事责任采  相似文献   

6.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统称法律责任,即由法律规定,由一定国家机关依法追究,必要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一般来说,法律责任是因违法行为而产生,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它们的构成条件不同。就主观要件来说,民事责任有过错责任,又有无过错责任,但一般无故意与过失之分;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只有过错责任,但注重故意与过失,并且因故意与过失的区别而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轻重也不同。  第二,程序不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行为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分别由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相似文献   

7.
强调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是相对于故意犯罪而言的。当然,故意犯罪也需要法律有规定才负刑事责任,否则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但区别在于,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是以故意犯罪为常态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犯罪过失也能构成。分则中有的犯罪在罪状中就写明了“故意”,自然排除了过失适用的空间,如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  相似文献   

8.
正卫监督发[200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切实履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见附  相似文献   

9.
刘期湘  廖剑聪 《求索》2011,(1):170-171,101
监督过失是对被监督者过失行为注意义务的违反。关于监督过失实行行为的性质,应以作为形式、不作为形式、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形式的不同场合表现来认定。在不作为的监督过失的场合,应当将事前没有履行确立安全体制义务的行为认定为实行行为。  相似文献   

10.
卫监督发(200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切实履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见附件),决定推行  相似文献   

11.
甄艳 《政策瞭望》2014,(5):55-55
最近,山东省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要求,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财政、公安、经济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商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3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03年12月27日目录第一章总 则第二章 监督管理机构第三章 监督管理职责第四章 监督管理措施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信用社”,包括农村信用社改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明确和规范有关方面对信用社监督管理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职责,切实加强对信用社的监督管理,促进信用社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过程中,人大应该担负起什么职责?本文试就如何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依法对干部行使监督管理权问题谈点粗浅认识。强化对干部的监督管理需要形成三点共识人大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行使法律监督权或工作监督权,最终都离不开对人的监督,因而必须围绕着对人的监督做文章。第一,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实质上是人大对所任命的"一府两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赋予公务员的权力与义务,要求他们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执行好国家公务。如何使他们履行好职责,发挥极大的潜在能力?面对公务员制度刚刚建立、公务员队伍初步形成的现状,应该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营造一个有利于公务员开拓进取的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6.
对公务员的监督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隐藏其后的中国公务员系统结构的沉疴之疾,以及摆在眼前的公务员监督现状的不尽如人意,却使诸如“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监督体制”之类问题始终面临着理论到实践的种种质疑。公务员监督之急难何解,绝非一语可以概之。从体系上讲,对公务员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八)》危险驾驶罪中的醉酒驾驶行为的主观罪过应为过失。醉酒驾驶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源于"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我国过失理论以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主观心态作为考量标准,因此应当将醉酒驾驶作为整体一个行为分析驾驶者造成公众生命、财产处于危险状态的主观态度。危险驾驶罪是危险犯,引入过失危险犯理论讨论醉酒驾驶行为的主观罪过既符合立法实际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法益。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之歌     
人民的公务员人民的服务员时刻把人民的利益记心间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为民孝父母廉洁自律尽忠心人民需要就是我的职责做一个称职的公务员做一个优秀的服务员人民满意我就尽到了职责国家的公务员国家的管理员时刻把国家的利益记心间勤俭建国家安全保国家创造兴国家勤政治国谋盛世和平发展创文明国家需要就是我的职责做一个称职的公务员做一个优秀的管理员国家富强我就尽到了职责公务员之歌@周功民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机构第三章监督管理职责第四章监督管理措施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  相似文献   

20.
《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第338条作出修改,"两高"司法解释重新确立罪名为"污染环境罪",但罪过形式不明确,众说纷纭。罪过形式是行为人实施犯罪时的心理态度,是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依据,罪过形式不明确,刑事责任的认定必然盲目恣意,预防犯罪也就无从谈起。从刑法应实现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功能平衡的立场出发,剖析"故意说"与"过失说"各自的重大缺陷,阐述"故意与过失说"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以期明确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促进刑法预防污染犯罪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