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斥资近千万元打造了大型土家风情歌舞《比兹卡》。  相似文献   

2.
2004年年初,锡林郭勒盟召开的文化工作会议可以说是锡林郭勒盟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此次会议吹响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盟的号角。一年多时间,锡林郭勒盟各地围绕奋斗目标,加快文化事业的建设,民族大盟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年多时间以来,锡林郭勒盟挖掘民族文化精髓,狠抓品牌文化树创,精品剧(节)目创作。重点创作《元都古韵》、《都仁扎那》、《四季牧歌》等民族歌舞节目,并且积极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准备推向市场。歌曲创作,积极参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征歌活动,全盟征集新歌145首推荐歌曲7首入选自治区评奖范围,其中《神马颂》被推荐申报国家“五…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更重于保护和传承。《毕摩》舞蹈音乐的创作离不开彝族人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传播的"土坯"。与时俱进的现代舞台上,民族文化艺术这一颗璀璨的明珠,呼唤传承,期待创新。  相似文献   

4.
欢腾广西     
晓周 《当代广西》2010,(17):19-19
在世博园的庆典广场上,《欢腾广西》隆重登场。马山会鼓、高桩狮子、壮族嘹歌、高腔诗雷、蝴蝶歌、竹竿舞、板鞋舞、扁担舞、天琴组合、哈妹组合、芦笙踩堂、多耶大联欢,这些体现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节目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族画卷。最富有趣味的要数“板鞋舞”的亮相,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族》2001,(5):49-50
长期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云南省民委高度重视保护、弘扬、发展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圆满完成了一批被列为国家、省级“八五”、“九五”重点规划出版的图书、丛书的组织、策划。出版工作,主要有《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医药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云南民族古籍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大型画册《盛世盛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相似文献   

6.
刘云山 《传承》2012,(19):64-6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刨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壮丽篇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腱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有关部门专门召开全同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制订下发《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出台了许多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和文化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年,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广大作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7.
吴武 《今日民族》2012,(12):49-51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标志.正如《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以下简称《概说》)所总结:"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团结统一,并区别于外族的一套符号和观念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据.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 在曲靖市直机关工委组织"读书、感悟、进步"活动中再次翻开这本《概说》,并联系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宗教工作实践,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学习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根源深远,开始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汉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的话语压力造成的认同危机,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深入,现代性也引发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最后是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身份认同危机。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概况及其在构建少数民族认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构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各民族经济文化与交流的记载是《汉书》民族史撰述的重要内容。《汉书》将西汉时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大致分为农耕与游牧两大类,从经济文化的角度突出各民族的特点。《汉书》重视记载民族地区的物产和工商业情况,强调"通关市"的重要作用。《汉书》提倡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倡扬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包容,肯定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取得的成就。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西汉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刍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湖湘论坛》2003,16(5):64-65
进行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是指由空气、动物、植物、水资源、土地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统一体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文化生态是由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 ,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目前的民族地区开发来说 ,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省份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和努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发展迅速,全省民族文化建设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大后,根据大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省委、省政府又适时作出了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决策,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3.
晋思超 《创造》2003,(9):8-9
彩云之南位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半岛的交接点,正处于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因而,有人称它是亚洲各民族交融的重要节点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共生宝库,这是云南独有的优势。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并存,构成了世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这更是云南的特色。云南省委、省政府意识到这片神秘之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于1996年12月首次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目标,随后,又相继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14.
范祖锜(以下简称范):尊敬的汪先生,您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考古学家。40多年来,您在考古学领域纠正古人之陈说,冲破今人之误区,灼见屡出,新论迭生,成果丰赡,建树卓越。您的《云南考古》、《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铜鼓与南方民族》、《民族考古学论集》、《西南民族与历史文化》、《文化人类学调查》等著作以及译著《事物的起源》,对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上要取得成就,最根本的是学者本人必须具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艰苦精神,具有坚实深厚的学术功底,此外也有不少前辈学者还得益于独自的家学渊源。先…  相似文献   

15.
周玉祝 《当代广西》2014,(20):M0002-M0002
正文化的声音需要用心来聆听,文化的芬芳需要用鼻来嗅闻,文化的足迹需要用笔来镌刻。《当代广西》第18期刊发的《从远古到近代:文化铸造民族自信》一文,正是广西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的精彩缩影。文章从"通、特、专、言"四个层面评论了《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一书,文风朴实,思想敏锐,意蕴深远。短短3000余字就把50余万言的专著概括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犹如一泓清澈的泉水,让人感受到滋润甘甜,从而明晓事理,启迪人生。的确,支撑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并非表象上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而往往是无形的"文化"。文化之于民族,就像水之于生命,蔚蓝之于大海。文化不能脱离民  相似文献   

16.
"文化寻根"是人类对基础文化结构进行追根溯源的一种认同与追思,而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是对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感的强化,对中国文学的表述形式、中华文化的多元图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格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此为了确保少数民族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探析,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少数民族与世界文学的接轨,对当前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昌文,副研究员。1938年10月4日出生在今福泉市冬青树的个苗族家怎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五年制),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贵计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主任、《资计1民族研究编委。系贵州省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入编忡国民族民间医生名利(一)和《苗族人物》。主要从事苗族文化、医药民族学研究。主编佛采苗族,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苗族篇》(国家八五重点课题)、情州省志·民族志》苗族篇、满族篇、羌族篇。是冲国民族文化大观…  相似文献   

18.
佤族木鼓舞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佤族的木鼓首次搬上舞台是在1978年举行的“云南民族舞蹈调演”上。由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创作表演的集体舞蹈《木鼓声声向北京》将象征着幸福、吉祥的木鼓敬献给首都北京,该节目由此获得了云南省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优秀节目创作三等奖;并在1980年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上荣获成绩优良奖。1984年,沧源县文工队再次以木鼓为题材创作了男性集体舞蹈《拉木鼓》,并在当年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民族舞蹈会演”中荣获了编导二等奖,作曲、创作三等奖和集体表演奖。木鼓文化成为了佤族文艺创作的一个视点…  相似文献   

19.
樊文 《中国民政》2020,(2):28-29
《中国地名大会》无疑是2019年岁末最火的一档电视节目。这档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节目一开播就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响,给全社会带来了一股地名文化的热潮,引领全社会聚焦"中国地名"、聚力"地名文化"。节目的播出犹如一股清新的暖流温暖了这个寒冷的冬天,燃起了全社会对中华大地的热爱,激发了全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中华民族升腾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今日民族》2014,(2):27-28
<正>我省历来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实际,正确把握民族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各项部署,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和资金上的支持。2012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