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董仲舒所谈的人性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从天人关系层面来看,人类总体具有天所赋予的仁贪二性,即同时具备善恶二因;从现实社会层面来看,由于禀赋的善恶因子的多寡不同,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一个层面是抽象的、整体的人性观,一个层面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性观,两者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2.
马国华 《人民论坛》2011,(9):220-221
董仲舒所谈的人性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从天人关系层面来看,人类总体具有天所赋予的仁贪二性,即同时具备善恶二因;从现实社会层面来看,由于禀赋的善恶因子的多寡不同,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一个层面是抽象的、整体的人性观,一个层面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性观,两者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3.
"性"无善恶可言,其哲学根源是"天人之分"。"性恶"非指人性之恶,其哲学根源是万物相异:万物相异生"蔽","蔽"生"陋","陋"生"性恶"。"性"属本体论范畴,"性恶"属伦理学范畴,两者相杂则人性有善恶之分,两者相区别则人性无善恶。  相似文献   

4.
人性善恶能否"以利害推说"是中国传统伦理史中的主要议题之一,虽于古有诸多论述,但于今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先秦道、儒、墨、法四家利害观中不难看出,"利害"和"善恶"紧密相联,其联结点是"趋利避害"这一"人性"或"人情"。趋利避害尽管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都具有的性质,不过,在道德世界里,自然层面的趋利避害是人的一般性,而伦理层面的趋利避害则是人的特殊性,人之所为人一定程度上就在于人能够根据"善恶"的理念和准则趋利避害,这也是先秦道、儒、墨、法四家利害观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或人性问题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中国传统人性论偏向善恶之争,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则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两者审视角度不同,但仍有融合之处。本文从性善之还原、本性之劳动和思维之能动性三个方面来彰显人类思想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6.
弄清什么是人性,是讨论人性与犯罪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前人关于人性的各种学说与观点的了解,是正确理解人性的途径之一。古人对人性的观点有性善论、性恶论、性善恶混合论、性三品、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等,并认为人性是人的本性,与兽性不同。人性的实质是由人的行为反映出来的、表现人的内在品质和社会关系、属于道德范畴的一种道德标签,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与人性相对应的"兽性"是人们对恶行的比喻。犯罪是违反人类行为规范和人际和谐社会关系的行为,其发生是由犯罪人个人、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吕海滨 《求索》2012,(7):205-207
"兼爱"思想是墨子的核心思想,其它思想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墨子的"兼爱"思想不同于孔子的"仁爱"学说,主张人与人之间"爱无差等"、普遍的爱、平等的爱、无差别的爱,但墨子的"兼爱"并不是不分善恶的爱。墨子"兼爱"思想具有平等性、相互性、博爱性、"义"与"利"统一性和可持续性。墨子的"兼爱"思想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在培养人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使人们远离"道德冷漠"、构筑诚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态和环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及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很多方面仍然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8)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对其思想褒贬不一,总体而言褒少贬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韩非的"法治"思想作为古老的政治智慧,必有其科学的一面,对当代社会管理具有借鉴作用。梳理相关文献,从现实背景和思想基础两方面概述韩非"法治"思想的渊源,具体论述"人性自利,法必公开,以刑去刑"三大主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红 《传承》2011,(11):30-31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从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通过对国家"善恶"性的分析,从社会主义国家向善性的角度论述马克思的国家观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萍  贾作璋 《求索》2013,(5):104-106
人性善恶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始终不分伯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可知.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考量,人性无分于善恶,是社会决定了人的善恶,而不是人性善恶决定了社会。向“善”是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并非延续人性善恶的争辩.而是通过对自然灾害过程中显现的不同人性的分析.意欲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唯有改变社会存在不合理的状态和加强主观教育,才能改造人的“恶意”,引导人们向善。  相似文献   

11.
试论管理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包括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方面,人性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方向是趋向人性的升华人本管理正是顺应人性变化方向的管理。人性善恶的存在在于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人本管理在抑恶扬善方面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曾竞 《理论月刊》2012,(2):114-116
法治作为一种制度实体不是强加于社会的,而是根须牢固地扎在人性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以人为本"是深藏在法治背后并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法治有着深刻的人性基础,人性的社会性与理性是法治产生的前提条件,对人性持有善有恶的观点是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法治对人性善恶在公私领域的不同态度,其重在防止人的恶,人性的实现与发展是法治实践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哲学界一直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特点争论不休。通过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对人、人性和人的本质的阐述可知,马克思人性观具有以下内容:人性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人性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人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人性观的这些内容决定了马克思人性观的实践性、全面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马克思人性观实现了对西方传统人性观的片面性、抽象性和永恒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以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揭示了人性的生成性、创造性,为当代中国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那就是道德教育必须以超越性为本质,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人的本质的生成创造性.激励受教育者把人性的"应然"转化为"实然",促进受教育者个人品德的提升和完善.道德教育要实现其超越性本质,必须以对现实的积极适应为基础,重视德育的个人价值,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德性,外化为德行,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刘稳丰 《理论月刊》2001,(11):66-67
人们肉体存在与精神存在的二重化,昭示人性善恶的二重性,历史上许多学者对此有深刻的体识。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人性中的恶,是法治产生的基础;而人性的善,则使德治有了可能。人性的善恶兼融必将推演出治理的德法并举,德法并举也有利于人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比较中西人性观不能简单地说中国思想家主张性善,西方思想家主张性恶;中国人性观是感性的,西方人性观是理性的.比较的目的主要不在区分其优劣长短,关键在于搞清人性的真相是什么.找出中西方思想家在人性的言说中有哪些理念具有超越性价值.中西人性观的比较应从其动态的历史嬗变中通过性善性恶、感性理性、人的超越性这三个维度加以考量.中国的人性观建立在自然血缘和宗法人伦的社会土壤条件中,是在宗教、政治与哲学三位一体结构中言说;西方的人性观建立在神祗、契约、自由人伦的社会土壤条件上,是在神话、宗教、政治、哲学的社会结构中言说.西方把人性是什么的决定权留给理性和信仰,最后的裁决权在上帝;中国把人性的决定权交给人自己,是试图在人间建立精神王国.西方人认为,意志自由和创造力是从上帝那里获得,中国的儒释道则认为,从"天道"中同样能够获得生生不息的创化能力和内在超越的自由品格.  相似文献   

17.
杨黎 《前沿》2015,(3):103-107
当代生态文明的症结,在于如何"生态"的审美生存,"生生"不仅是一种生活的美,更是一种对生存的思:从当代生态存在论的美学研究视野,以生态人文主义的视角追本溯源到先秦儒家的"人"与"性",并展开对其周流于时机化和境域化的"生态存在"的思考。在这种具有生发意义的领会中,可以感触到先秦儒家人性思想与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的不期而遇,而激发出的"生生之态"的美感。这是一种超越"现象"和升华"存在"的美感,也应是当代生态美学的价值旨归所在。  相似文献   

18.
人们以往对马克思法律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法权哲学话语的揭示,而相对忽视了对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真实存在的人文话语的探求.马克思法律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有着丰富的人性根基和人学思想,这种有价值的人性主题使得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永葆学术魅力,历经千年而不褪色.因此,研究和挖掘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的人学意蕴,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研究,而且能够为我国当下构建“以人为本”的法治社会提供思想渊源和实践指导.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法律思想人文意蕴的当代演绎,在新时期坚持和弘扬人本法律观对于构建和谐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下,有利用西方"经济人"假设等理论对我国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进行歪曲解读的现象,我们亟需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出发点,正本清源,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策理论体系的逻辑合理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充分体现并发挥出马克思关于人性假设理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殷玮 《求索》2013,(1):55-57
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在西方,人性问题是各家各派都比较集中关注的问题。中西人性观分殊的内在基石主要是体现在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上,主要包括:中西人性的出发点不同;中西人性的思维方式不同;中西人性的实现方法不同及中西人性的发展目标不同等方面。中西人性复归才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而这种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价值旨向,其价值向度体现在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