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电子文件作为法律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 ,认为承认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价值是大势所趋 ,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文件将像纸质文件一样成为直接证据。最后指出文件工作者在其中应做的五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电子证据是互联网普及与现代科技发展孕育而生的新型证据形式,近年来电子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与作用有目共睹,人类已经进入电子证据的时代.但由于电子证据的特殊性质以及立法的滞后性,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领域滋生了规则滥用与审判标准不一等弊端.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9月出台了关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规范性文件,打破了电子证据规则适用的乱象,因此在电子证据规则领域统一法律适用乃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刑事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图际组织认可。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关于检察机关侦查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文件中都有对刑事电子证据的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刑事案件中的电子证据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我国的电子证据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电子证据的收集、电子证据的运用等缺乏系统规定,应从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刑事电子证据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子证据带给行政执法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作为一种崭新的证据种类已经在执法实践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但由于现行法律还没有对电子证据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有关电子证据的概念问题、其法律地位的界定问题、其法律价值的评价问题等应是电子证据研究的首要问题。此外,研究电子证据可以对具体的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电子证据”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开始实施,开创了我国电子证据专门立法的先河,也标志着我国法制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的里程。电子证据在我国还属于较新的事物,为此,本人综合若干资料,对电子证据的几个问题予以介绍。一、“电子证据”定义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商贸活动和其他许多基于网络的人际交往大量出现,电子文件已经成为传递信息、记录事实的重要载体。在这些方面一旦发生纠纷或案件,相关的电子文件就成为重要的证据。电子证据(E lectronicE vidence)就是被作为证据研究的、能够证明案件相关事实的电子文件。“电子…  相似文献   

6.
电子证据作为证据使用,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均没有异议。但是,电子证据在证据法律体系中是否具有独立的法律定位,这在立法上以及审判实践中均有矛盾。本文试图从电子证据的特点、法律地位等方面入手探索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电子证据取证的认识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关于电子证据的案件也日趋繁多,然而电子证据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被当事人接纳及法庭认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应尽快通过对电子证据有效分析,结合国外先进经验解决现有电子证据法律定位不准、当事人取证困难、证据完整性等一系列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梁成林 《工会论坛》2009,15(1):136-137
电子证据有别于传统的证据的特点,使电子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都遇到严峻的考验,这给电子证据保全平添了几分重要性,经过保全的电子证据其证据力和证明力得到法律上的修正,从而保证了电子证据的可采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时代,经济犯罪侦查中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越来越多,电子证据在侦查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然而,电子证据在法律上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取证程序没有规范,给经侦办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提升电子证据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的作用,需确定电子证据的法律规定,明确电子证据的取得程序,同时要对经侦民警进行必要的电子取证培训,提升电子取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涉及电子证据的经济案件的顺利侦办。  相似文献   

10.
电子证据作为证实网络犯罪的重要证据已被新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独立的证据地位,但是相关配套的电子证据法律不完善、取证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电子证据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尽如人意,证明力、可信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法律制度,取证技术、取证流程等多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电子取证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电子证据的可采用性和证明力,促进电子证据取证工作的科学有效规范化开展,为司法机关的电子取证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电子证据应用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证据规则中遇到的规则障碍及国际法、国内法对电子证据问题的解决。同时介绍了电子证据在中国的现状,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证据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电子证据鉴定作为信息时代特殊的司法鉴定类型,为我们解决与电子证据相关的诸多疑难问题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挑战。及时有效地针对电子证据鉴定进行法律规制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而电子证据鉴定法律规制的内容可能涉及方方面面。从对相关术语的界定到对基本原则、基础程序的规范,再到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标准,乃至鉴定设备与软件引进的论证和本土设备与软件的研发等等,都是我们在电子证据鉴定法律规制中需要积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施行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所以对电子证据的采信也应当严格遵循传统证据的三标准原则:即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由于电子证据存在隐蔽性和易于篡改性的特点,侦查人员必须规范电子证据的现场取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电子证据成为法定证据种类,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如何使用电子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分析电子证据鉴真的美国经验,从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电子证据鉴真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对于我国相关规则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电子数据列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首次在法律层面肯定了其地位,但未对何为电子数据进行界定。电子证据是电子数据的表现形式,在证明机理上与传统证据一致。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不同,因此两者并列作为刑事诉讼法第八种法定证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已经感受到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与此同时,网络侵权、计算机犯罪、电子商务纠纷案件也大量涌现出来,而目前我国电子证据方面的立法还相对滞后,司法实践中运用电子证据的规则不一.因此,加快电子证据立法、正确界定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网络犯罪的不断涌现使电子证据的研究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电子证据的概念应该从广义上理解,并赋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电子证据的收集主体、程序规则的运用以及人权保障,都是需要着重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即时性交流方式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民事纠纷涉及到网络即时性交流方式中的电子聊天记录证据问题。电子聊天记录作为电子证据的一种,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电子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存在时所特有的无形性、多样性、易破坏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电子聊天记录进行准确的法律定位,将电子聊天记录中的不同内容在现有的证据体系下进行具体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认定电子聊天记录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为电子聊天记录证据的运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析电子证据及其提取固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就是经由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连接软硬件,通过存储、复制、传播等手段而产生的各种以数字格式存在的,并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电子证据具有证明的准确性、存在的脆弱性、反映的依赖性等特点.电子证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数据冻结法、数据转移法和数据跟踪法等.在固定电子证据时应考虑电子证据文件的大小并选择合适的载体;在固定时应由两人进行并制作固定过程记录;侦查人员在使用电子证据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电子合同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方式。现行法律规定很难对之套用,从而出现法律的尴尬和空白。本文从电子合同的形式、签名、电子证据的认定以及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等方面去分析电子合同在现行法律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