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训是提高我国农民工竞争力、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的最主要途径。农民工培训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扩大培训规模,加大经费投入;二是建立以培训为核心的配套服务机制;三是建立培训、职业介绍、跟踪服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周静 《人民论坛》2013,(10):228-229
开展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就业观念落后、培训经费不足、政策和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还存在认识上有偏差、培训任务重、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只有确立平等就业理念、整合培训资源、增强培训针对性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度环境,才能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4.
广东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寿 《岭南学刊》2012,(4):108-112,116
以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视角,通过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存在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指出了建立与完善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互动机制的思路与建议,即加大产业转移政策力度,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的良性互动效应;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效应;加大“双转移”的投入与考核力度,提升政府有型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事》2008,(4):39-39
一是抓培训。提素质,着力培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以“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为契机.依托农函大、镇党校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类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菜单式”培训与“订单式”培训并重,“导向型”培训与“实用型”培训并举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6.
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来看,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采取制定和完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专门法律、法规和政策,改革就业制度,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改革农民工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绊脚石,也严重制约着农村改革的深化。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只占少数,大量劳动力处于闲置和荒废状态。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只有通过对现实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将其转化为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将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投入持续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投入之一,我们要通过建立平等的受教育权力制度、创新国家教育投资机制、建立农村教育特别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农村科技教育实行特殊政策等手段解决。  相似文献   

8.
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关键是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水平低,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转移就业缺乏有效组织和政策扶持,存在着制度障碍以及就业权益保障等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应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通过政策扶持大量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形成长效就业机制,转变就业观念以及有赖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从长远看,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应与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土地流转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作同 《传承》2009,(18):32-33
基于劳动力的供求结构研究劳动力的配置,认为当前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是影响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最大阻力。农民自身、社会环境、体制环境等方面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应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教育和培训投入等,变剩余劳动力为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劳动力的供求结构研究劳动力的配置,认为当前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是影响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最大阻力.农民自身、社会环境、体制环境等方面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应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教育和培训投入等,变剩余劳动力为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1.
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源的供求矛盾分析,探讨了当前农民工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应从现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改革、政府宏观指导的加强、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长效管理体制、评估机制和教育培训市场的建立健全等五个方面进行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已进入以调整品种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性相应地凸现出来。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尚缺乏体制、政策、资金上的有力支持,更谈不上有一个完善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了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依托大中专院校建立培训基地、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远程教育、政府部门及时组织“知识、信息、科技”三下乡等,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3.
胡秀俊 《求索》2011,(7):39-4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然而我国存在众多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低素质的劳动力是不争的事实,以他们的职业技能能否抓住这些就业机会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对我国农民工有培训意愿而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不足的现状及其原因-农民工培训市场的经济学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面临新的问题和形势,政府应改革创新就业机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矛盾,积极处理好"三大关系",以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政策,顺利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湖北省各区县外出劳动力中,参加过技能培训劳动力人数、政府培训劳动力人数和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人数这三个指标之间的县际差别较大;从2011年各区县第一期到第十期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的主观努力程度来看,第一期到第十期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完成程度波动较大,且大部分区县完成程度处于80%以下。应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供给经费投入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选择部分区县先行试点,引导企业有效增加农民工技能培训等,以实现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省各地把开展技能培训作为帮扶农民实现就业的重要抓手,积极助推农民由简单就业向技能就业、稳定就业和素质就业转变,在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发挥了明显效应,但也存在农民文化知识较低、农民职业培训滞后、职业技能培训活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一、建好农村劳动力动态监测台账,跟踪开展就业培训服务。开展村级劳动力动态监测,建立信息系统管理台账,实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动态变动情况、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技能培训,跟踪开展  相似文献   

17.
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快捷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富余劳动力就业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通过加强政府对劳动力输出的引导和组织;加强对劳动力输出的宣传,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健全信息网络,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学习培训等措施,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发挥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中部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得出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丰富、质量低,结构不合理;其中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重要因素,今后要加大对中部地区农村教育的投入,调整教育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9.
蔡光 《就业与保障》2005,(10):35-35
诏安县劳动保障局组织县劳务派遣公司与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采取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平台作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岗前培训、改变农村劳动力就地培训及对弱势群体倾斜等方式,深入各乡镇、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调查、造册、组织、培训、把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后派遣到县“菜蓝子”工程和“八仙茶基地”就业。  相似文献   

20.
贺州市八步区拥有90多万人口,每年农村劳动力递增数在2万人以上。为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减轻农村的就业压力,促进农民增收,八步区委政府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力度。如今,该区已有10.9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经过政府培训后,或实现就地安置,或异地安置进工厂,或外出闯市场,在致富路上大显身手。针对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的实际情况,该区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职业技术培训网络体系,主要以区农机校、职业技术中学、农民科技培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