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发展了"和而不同"的交往观,发扬了"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弘扬了"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推动人类携手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发展观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论基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观,不同发展观下的发展目标和模式各不相同,对文化建设的态度也明显不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消除了传统发展观中经济与文化的对立和疏离,还原了文化的价值、功能与意义,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更高度、更明确的阐述。新时期,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传统民本主义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克服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我们党主要有三种表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本质和核心,凸显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人性目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同时又结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实际,赋予发展理论全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实现了理论的升华和飞跃。本文从传统民本思想这一视角,深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与"世界化"是深化科学发展观研究的两大视域。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回答。中国要加快发展经济、加紧改革政治、加强提升文化。科学发展观创建了科学发展模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为世界各国的科学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引和价值范导,为世界文明宝库提供了创新思想成果。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继续发展的实践基础。持久和平与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的世界价值。中国化与世界化相交融是科学发展观深入发展的创构方式。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整体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有机整体,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自觉摆脱“经济决定论”和传统发展观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其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非常一致。而对各方面因素的全面考虑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辩证法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化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新发展和最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5,(4)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不同的时期为人的全面发展注入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创造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道家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给现代环境伦理学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表现为对自然界系统性、规律性及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中国古代道家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现代环境伦理学价值维度的思考,对于在社会发展中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瑞  秦书生 《理论月刊》2012,(7):106-109
绿色发展思想是"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主题发展思想。绿色发展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为理论基础,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意蕴,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为价值取向的科学发展思想。绿色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向,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开始了一个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最新成就.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命题.科学发展观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为发展确立了时代的价值准则,它不仅是时代主题的弘扬,更是马克思主义核心命题的历史升华.和谐是马恩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基本价值和追求.在市场的基础上,在利益多元的社会背景下追求社会和谐,应对的不仅是中国,而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乃至人类社会面临的大挑战.科学发展的思想不仅是对时代精神的提升,更是对唯物史观命题的深化.它展现了"人类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新的人类文明水平上新的涵义,深刻展现了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联动和变革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人类社会共生性关系的现实,以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为核心价值,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共同体理论和党的几代领导人国家战略思想。它集统一性、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于一体,以"五位一体"为核心支柱。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它以中国的智慧建构了国际社会关系发展过程中新的交往范式。  相似文献   

14.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  相似文献   

15.
廖义军 《湖湘论坛》2007,20(1):50-52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是在新世纪新时期对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分析得出的正确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和平思想、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是构建和谐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把握人类发展未来的自觉精神,是一种新的世界发展观,是对世界和平事业作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又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价值观念的扬弃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邰鹏程  邰鹏峰 《传承》2009,(12):160-161
传统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形成于春秋,成熟于战国,此后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理论上的"应然性"与实践上的工具性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两大根本性特征,充分认识并反思这两大根本性特征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践行科学发展观将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蕴涵对当前世界整体性判断和时代主题的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以及世界流行的"全球化"理论有密切联系。"天下"具有地理、心理和制度世界三种意义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理论传承与时代创造,又是对"全球化"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升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蕴涵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深化、东方和平主义智慧以及共享式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中国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命运具有重要作用,贡献有传统的"丝路精神"、五个"坚持"行动方案以及关于"全球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形成于春秋,成熟于战国,此后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理论上的"应然性"与实践上的工具性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两大根本性特征,充分认识并反思这两大根本性特征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践行科学发展观将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化的视域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全面深化了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的实质是实现现代化,科学发展观通过突围发展"困境"进而指明了现代化的真正出路。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也是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选择过程,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真正超越,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发展观"。从实践形态讲,科学发展观不断拓展和完善的正是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或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