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根据实施金融犯罪对网络信息技术依赖的程度不同,网络金融犯罪可以分成三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简单存储和传输手段的金融犯罪、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重要传播手段的犯罪和比较纯粹的网络金融犯罪.为应对网络金融犯罪的专业化程度和侦查取证难度加大,相关侦查取证工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和计算机侦查取证的技术手段,树立“以信息制信息”、“以网制网”的工作思路,在侦查取证环节寻找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网络金融职务型经济犯罪已经成为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出多种犯罪手法,给办案人员的侦查取证、案件审讯工作造成了诸多障碍。为有效打击该类犯罪,公安机关应当创新侦查模式,积极培养办案人员的互联网思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电子证据的取证手段;关注资金流向,加强资金查控。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销犯罪作为传统传销犯罪的"升级",具有涉众广泛、传播迅速、高度智能和高度隐蔽等特点,相比于传统传销犯罪,网络传销犯罪的社会危害更大,侦办难度也更大。目前,在网络传销犯罪的侦办方面,传统的侦查模式存在着侦查介入过于被动、侦查协作机制不全、侦查取证手段落后和侦查公开把握不好等诸多问题。为有效打击和控制网络传销犯罪,须对传统的侦查模式予以改革,在侦查立案方面,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在侦查协作方面,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在侦查取证方面,变侦技分离为侦技合一;在侦查公开方面,正确处理侦查秘密与侦查公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迅猛增长,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公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专业性、智能性、隐蔽性强等特点,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侦查取证存在的问题:沿用传统的侦查渠道,忽略对信息流的追踪;案件线索收集难;侦查协作难;以及非法取证等问题。对此,必须综合应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广辟侦查取证途径:即以手机通信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银行账户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搜索引擎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视频监控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  相似文献   

5.
"金融理财"新型网络诈骗持续高发,举报金额直线飙升,涉案总金额、人均损失均位居近两年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榜首,成为"威胁财产安全首害"。以2018年侦破的多起经典案件为例,梳理"金融理财"网络诈骗的过程与手段,提出针对性的侦查策略与取证要点,以期对打击防范此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犯罪作为金融犯罪的新形态,呈现出高发态势。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融资极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了有效防止该类犯罪的出现,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下,需要对其予以准确界定,并把握好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犯罪作为金融犯罪的新形态,呈现出高发态势。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融资极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了有效防止该类犯罪的出现,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下,需要对其予以准确界定,并把握好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8.
网络赌球犯罪具有以下特点:以互联网为平台,涉及范围广、资金大;犯罪手段隐蔽,获取线索以及取证困难;庄家牟利方式多样化,极易诱发其他类型的犯罪,社会危害性强。针对其特点,可以采取的侦查对策有:采用多种方式,广辟线索来源;统一指挥,多地区、多警种配合,强化并串案侦查;秘密侦查,理清赌球网络;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案件的侦破;全面取证,尤其要注重电子证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犯罪案件类型日益复杂化,传统侦查手段和技术在侦破一些特殊案件时遇到严峻考验。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被频繁适用于那些具有高度隐蔽性、组织性、智能化的贩毒、行受贿、网络犯罪等案件的侦查取证中,然而我国法律并没有对诱惑侦查做具体规定,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进一步凸现,尤其是"诱惑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问题需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发展驶向快车道的同时,网络犯罪也伴随网络社会而产生且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网络贩毒作为传统贩毒犯罪网络化的新方式,具有网络犯罪和毒品犯罪的双重属性,已经成为高发犯罪类型。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案件侦查越来越开始依靠电子证据定案。但是电子证据具有易删除、易篡改、易丢失等特性,这就给网络贩毒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应通过完善取证手段、开展警务合作、设立专业机构、完善立法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诈骗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网络诈骗案件是指犯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互联网络对不特定多数人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单笔数额可能较小但累计骗得数额已达诈骗罪立案标准的刑事案件。利用网络实施诈骗具有犯罪黑数大和调查取证难的特点。为此,应采取以网制网,实施信息化侦查;扩大线索来源,串并案侦查;进一步明确案件侦查管辖,强化侦查协作;增强侦查主体提取电子证据之能力的手段,加大侦破网络诈骗案件的力度,有效打击网络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犯罪的转型、现代犯罪的要求以及保障人权的理念,为侦查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信息化背景下侦查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侦查效率、侦查工作重点和证据收集规则为代表的侦查工作重心的转变,向"数据驱动侦查"、关联性、实时开放的侦查理念的转变,实现多元信息思维、"由人到案"侦查思维的转变,完善以犯罪信息收集机制、犯罪信息分析机制、犯罪信息验证机制、侦查预测机制为主体的侦查运行机制的转变。面对这些转变,侦查主体应该把握侦查模式转变过程中的机遇,迎接挑战,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把握侦查的主动性,实现侦查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犯罪的转型、现代犯罪的要求以及保障人权的理念,为侦查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信息化背景下侦查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侦查效率、侦查工作重点和证据收集规则为代表的侦查工作重心的转变,向"数据驱动侦查"、关联性、实时开放的侦查理念的转变,实现多元信息思维、"由人到案"侦查思维的转变,完善以犯罪信息收集机制、犯罪信息分析机制、犯罪信息验证机制、侦查预测机制为主体的侦查运行机制的转变。面对这些转变,侦查主体应该把握侦查模式转变过程中的机遇,迎接挑战,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把握侦查的主动性,实现侦查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赌博犯罪活动既有传统赌博犯罪的专业性、隐蔽性、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又利用了互联网跨地区、跨国界、便捷快速的技术条件,而呈现出虚拟性、瞬间性、高科技性、严重社会危害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致使公安机关侦查网络赌博违法犯罪的行动面临诸多困境,比如犯罪行为难以发现、取证比较困难等。为有力打击网络赌博犯罪,应构建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协作格局、建立反网络赌博犯罪的情报网络、健全对网络赌博犯罪的监控体系、加强网络赌博犯罪电子证据的取证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吴春明案"、"鲍毓明案"为代表的熟人强奸案受到广泛关注。在侦查实践中,熟人强奸案的被害人主观意愿由于暴力程度淡化、犯罪隐蔽性强、被害人供述缺失、被害人表述瑕疵等因素,存在相当侦查取证难度。因此,为了明晰此类案件的取证思路,推进侦查取证效率,提出了包括优势地位证明、事前胁迫证明、事后威胁、利诱或安抚证明和精神控制证明在内的侦查取证思路,以期为熟人强奸案侦查实践拓宽侦查思路,提供可依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犯罪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所造成的社会危害也越来越大。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智能型犯罪,其侦破难度大,但仍需坚持传统的侦查方法,结合计算机犯罪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侦查取证。  相似文献   

17.
网络赌博犯罪侦查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赌博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和工具的新型犯罪形式,存在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的特点。侦查实践中,应针对网络赌博犯罪发现难、调查取证难、侦查协作难、赃款追缴难和打击根除难的特点,采取"情报导侦"、"跨区域办案协作"、"多警联动"、"警银合作"、"警检协作"等侦查机制,以提升侦查效能,有力打击网络赌博犯罪。  相似文献   

18.
集资诈骗犯罪是金融诈骗犯罪中的一种,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非法募集公众资金的行为。集资诈骗犯罪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社会危害巨大。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应针对集资诈骗案件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并围绕其犯罪构成的诸方面积极开展取证工作中,构筑严密的证据构成体系,有效地打击和控制各种形式的集资诈骗活动。  相似文献   

19.
面对计算机犯罪类型不断增多,犯罪领域不断扩展,计算机取证已经成为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关键步骤。电子证据具有不同于其他证据的特征,因此计算机犯罪取证也不同于传统的犯罪侦查取证。深入研究计算机犯罪手段、计算机犯罪取证手段、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及计算机取证涉及人员等,对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网络犯罪的高技术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一直是侦办此类案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从侦查角度出发,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取证方法和取证步骤,以及网络犯罪的取证技术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