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高校网络舆论主题社会化带来的挑战,要通过校园主流新媒体的权威信息发布、精心设置议程等路径来主导校园新媒体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舆论引导渠道,有效提升高校新媒体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2.
王启兵 《传承》2011,(31):34-35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和谐高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高校需要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来引领和推动。校园网络舆论深刻地改变了校园舆论格局,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应充分认识校园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积极引导校园网络舆论,为构建和谐高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博客作为战时网络舆论的信息平台、整合利器和疏导渠道,在战时网络舆论场塑造中具有发布个性信息、报道战场一线、详尽记录细节、展现思想交锋的多重优势。通过强化博客把关、设置博客议程、培养“领袖博客”等媒介隐性调控方式对博客进行引导,进而在网络中塑造凝聚民心、提高士气的战时博客舆论氛围,为争取政治主动和军事胜利营造有利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是净化网络精神家园的现实需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应然之举和顺应信息技术变革的必然选择。鉴于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主体、受众对象、内容供给、话语呈现、机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宣传部门要加强阵地建设,在精准识别网络思想舆情动态的基础上,从强化舆论引导人员责任担当、把握网络舆论引导规律、提升舆论引导议题设置能力、创新舆论引导话语表达方式、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等环节入手,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成效,为广大网民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舆论的主要场所。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网络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对网络舆论的分析、甄别能力不强;网络舆论引导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构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首先要明晰高校网络舆论的内容和特点,建设科学合理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队伍,在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时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占据网络舆论主导权。  相似文献   

6.
增强高校共青团干部舆论引导能力,是服务青年、凝聚青年、赢得青年的一项关键所在。鉴于高校共青团干部的时代特征与舆论引导工作优势,高校共青团干部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路径主要有:以团属校园媒体为主阵地开展宣传和引导工作;以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团结、善战的共青团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团队;以人为本增强高校共青团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以校外媒体为依托增强其对学校舆论引导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的兴起能否在实质意义上挑战台湾主流媒体的政治话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网民对于传统媒体报道中所设置框架的反抗,甚至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体的能力。本文以"陈光标事件"在台湾掀起的舆论风波为分析案例,旨在考察当涉及两岸的非政治事件被呈现于主流媒体与网络讨论时,蓝绿意识形态是否依然起作用并如何影响二者间的互动。研究发现,网络舆论与媒体报道在态度与框架选择上并不完全一致;泛绿平台上的报道与网民舆论在事件发展的中后期相互影响,且网络舆论开始反作用于报道;媒体对于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能力依然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更好的框架互动效果。研究肯定了台湾网民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能力,并揭示了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其中意识形态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正议程设置能力是衡量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议程设置的作用更加明显,它最能体现新闻媒体的立场、情怀、意志和目的,是媒体做好舆论引导的有力武器和抓手。议程设置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的,他认为,媒体对受众的影响不言而喻,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不仅决定了公众"看什么",而且对公众"怎么看"也起着无形的引领作用。媒体人要加强议程设置能力建设,坚守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掌握新闻报道节奏,丰富议程设置技巧,以管用高效的议程设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杨世鹏 《传承》2011,(22):78-79,85
通过研究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中的作用,分析当前影响作用发挥的困难和问题,寻找高校校园媒体引导校园舆论的正确途径,促进校园和谐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杨世鹏 《传承》2011,(8):78-79,85
通过研究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中的作用,分析当前影响作用发挥的困难和问题,寻找高校校园媒体引导校园舆论的正确途径,促进校园和谐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育人作用。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搭建公共支撑平台,扩大网络文化建设载体;重视信息化和网络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保障;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导向,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上网意识和自律能力;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数字化社区,加强网络德育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7)
高校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新兴媒体的兴起为信息传播、党员教育、理论政策宣传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主流意识形态被削弱的风险,增加党的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从积极建设新兴媒体平台,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测、分析及预防工作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者的培训等方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引导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舆论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他们加以有效引导和管理可以维护高校网络舆情的稳定性,并促进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舆论领袖的相关理论入手,混合使用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对一个高校网络舆情案例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舆论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引导和管理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虢剑波  李晖 《求索》2011,(5):183-184
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是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国家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利用高校文化、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危机管理制度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培育、网络政工队伍的强化,建立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理长效机制,对化解和减少危机,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谣言几乎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湖北石首"6.17"事件中网络谣言肆虐凸显了当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与不足,包括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意识淡薄、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和网络舆论引导方法、手段落后等。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实现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网络谣言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坚持"疏堵结合",转变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和坚持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桑丽 《传承》2013,(3):98-99
在新媒体时代,要成功引导网络舆论需要广大基层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意识和能力。要增强自身的网络舆情意识,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要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重视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刘小刚  何涛  顾习龙 《前沿》2013,(15):106-109
网络舆论危机是就网络舆论非理性的偏激所可能引起的破坏性舆论倾向而言,其本质是公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过程中,要秉持以及时、客观、正当为核心的自由原则,以负责、问责、反馈为核心的责任原则,以完善、深化、促进为核心的公正原则.在处置网络舆论危机的具体实践路径中,要强化政府主导意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加强网络伦理建设,提升网民道德修养;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创新网络参政问政.在政府、媒体和网民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发挥网络舆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网络话语空间,以促使其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新媒体时代,"四微一端"成为信息接受与传递的主要媒介。网络领域公民的独特话语权,使网络舆情广受国家重视并将网络舆情引导提上政府议程。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广泛性、知识的广播性、思想和技术的先进性,使高校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使高校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国家舆情引导工作的主战场和重点对象。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重申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议程设置与政府形象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尚 《前沿》2011,(5):158-160
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度破坏性使政府网络形象面临困境,形成了网络空间的政府舆论危机。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对网络媒体议程的设置、回应与引导,形成对政府形象网络空间的主导,提升网上政府形象传播,构建能够充分体现主流价值的和谐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冲突频繁发生。人们借助网络发表意见、交流观点、聚合思想、维护权益,网络舆论日益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探讨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演变规律及风险演化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以人民网《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和《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所列举的40件影响较大的网络舆论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及演变的关系形成了以下观点:网络舆论具有独特的传播技术特征与传播人际特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如"意见领袖作用凸显"、"信息控制力弱化"、"舆论场加速形成"、"议程设置全民化"等一系列衍生效应,这些衍生效应对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