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社会上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当代青年职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无论是高校还是高职院校,现有的职业素养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方式都不能满足青年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此,造就良好素质的培养环境、不断完善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学生职业素养能力评价机制,继而加强青年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高校、高职院校,以及青年组织的重要任务。构建完备的青年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无论对社会发展和青年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面、客观地评价职业经理人创新经营管理的绩效,不能只重视"结果导向",而忽视"行为导向"和"过程导向"。其绩效评价,既要重视职业经理人创新经营管理的业绩评价,也要注重将职业经理人创新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素质纳入评价的内容,多层次构建职业经理人创新经营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可度量的硬指标和难以度量的软指标,采用硬评价和软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职业经理人创新经营管理的绩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笔者围绕公安院校"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形势下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素养的要求和刑事法学学科特点,探索构建以学生法律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刑事诉讼法学层次化、模块化、流程化实践实训教学模式,并在付诸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教学模式在完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促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推进法学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具有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寰 《思想战线》2013,(Z1):241-244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色的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根本目标。本文从分析"双师型"师资的现状与问题入题,着重从建立培养基地;研究培养模式;构建培养机制等方面论证,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尝试性探析。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采用统筹兼顾的方式方法达到其职业素养的全面持续提升的目标.目前,高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着诸多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规划上彰显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地位;宣传教育上彰显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力度;教育者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基本前提;完善教学条件、手段及考评方式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可靠手段;与时俱进的内容革新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台湾地区经济迅速崛起,这其中,技术职业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不仅依赖于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职业教育体系以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也在于台湾当局重视技职教育"立法",注重职业教育同职业训练并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为完善警察职业价值观体系,增强警察廉洁自律的能力,选取武汉市公安局部分在职民警为样本,利用警察职业认同感半结构化问卷、职业价值观问卷(WVI)和警察廉洁自律能力自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警察职业价值观及其对廉洁自律能力影响的实证调查和分析,发现了职业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价值尺度对警察廉洁自律能力有影响。建议建构职业教育学习体系,重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培养,完善公安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既是一种现实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发展历史,还原本来、再现原貌,能更好观照现实。伴随改革开放40年历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跨越发展、深入发展等三个阶段,呈现出了鲜明的共性特征。回溯改革开放40年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发展历程可得出如下现实启示:以提高认识为先导、改革创新为动力、机制建设为保障、构建培训体系为抓手、专业化职业化为导向。  相似文献   

9.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体制机制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与核心要求。应以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为基础创建分类管理机制,以强化监督管理为导向健全政府监管机制,以理顺决策执行监督权责关系为原则探索建立法人治理机制,以推进"事业人"向"公益人"转化为方向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以构建公益事业新格局为目标形成多元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应用型高校,也可称为技术技能型高校,是相对于学术研究型传统大学而定位的一个概念。应用型高校突出表现在其职业需求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专业设置。公安高等教育是典型的职业教育,在18个本科专业群中,具有鲜明的职业实践性特征和明确的技术技能培养要求。公安高等院校向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13)
正"十四五"时期,慈溪提出了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这一目标,将通过实施校园数字化、教师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等"八大提升工程",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更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020年,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许多职业岗位招不到具备职业能力的人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表明我们现行的职业教育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这一脱节现象在职业教育中表现为忽视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教学与就业需求脱节。要改变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只有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教研室这一教学基本单位的作用,以教研室实体化建设为契机,实行教学、学生管理(以下简称学管)、就业"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将教学、学管、就业三项职能统一于教研室,构建教学、学管服务、服从于就业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构稳定脱贫的机制,脱贫者的能力素质至关重要,一条提高脱贫者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职业教育。当下由于国情因素及职业教育开展条件的空间限制,"互联网+职业教育"成为了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时期,完善"互联网+职业教育"机制的新路径是:政府主导下,实现多元协同,在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资源保障、师资培训、监督评价方面形成新机制,且要依据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民警的职业素养,是指影响民警自身职业行为的,由知识、观念和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从业要素体系。根据警察职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在民警职业素养的构成体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从业常识、学习能力、责任意识和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的核心要素。如果以"职业树"来描述民警职业素养与职业行为和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这些核心要素决定着民警职业发展的趋向,是制约民警"职业树"成长的根系和主干,其他要素,如各  相似文献   

15.
刘红柳 《求索》2014,(6):56-59
构建平等、和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建立法律权成、培育法治信仰的题中之义。我国目前法律职业共同体,尤其是法官、检察官、律师之间的关系存在诸多错位和冲突,需加快司法改革步心,通过建立统一的准入制度,完善的法律职业教育制度与职业转换机制来实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破解“谁来种地,谁会种地”这一突出社会问题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还处于探索时期,缺乏成熟的经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导向和发展目标具有较大的偏差。数据显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存在以下问题:选择培育对象缺乏针对性;培育方式不合理;管理部门较多,资源分散;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在农民层面,主要存在思想认识不清,参与动力不足;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有限等问题。研究表明,精准定位培育对象并实行差异化分类培训;及时获取培育反馈,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育机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管理部门;改进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建立农业准入机制,明确农民职业身份概念;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开发“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等改进策略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各地公安机关"大练兵"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建设"等专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公安部要求建立完善"两级教育、四级培训"的工作体系,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突出警察职业特色,提高公安院校教育的职业  相似文献   

18.
对建构公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代警务需要警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予以支撑和保障,提升警察职业能力,改革公安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公安教育教学质量是主要途径。在当前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之时,根据现代警务特点和警察职业所需,引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  相似文献   

19.
职业素养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必备的素质,不仅包括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包括职业规划、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还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更离不开大学生的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20.
以"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为内容的"三早教育"是部分医学院校探索实施的专业教育实施计划。实践证明,"三早教育"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围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目标要求,继续实施"三早教育"计划,不断探索完善"三早教育"的有效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发挥落实好"三早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交流沟通能力、法治意识、人文情怀等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