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验证通过目击者的描述,刻画犯罪嫌疑人模拟像及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和准确性.方法分别将15名男性和女性照片的发型、下巴、眼睛等五官部位单独取下,并确定其中1人为辨别目标(对象),由786名目击者进行辨认.结果目击者辨别面部特征的总体准确率为17.4%.结论犯罪嫌疑人模拟像制作领域中,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人像组合技术--犯罪嫌疑人模拟像相貌特征组合成像法,存在技术缺陷.  相似文献   

2.
当前通过人像检验认定是否为同一人的应用需求日趋增加,但由于人像检验较为复杂、主观性较强、缺少普遍接受的方法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像检验鉴定的开展。为进一步明晰人像检验鉴定相关问题,本文就人像检验鉴定关键问题进行梳理讨论,重点对国内外人像检验标准、人像特征、检验步骤和方法、检验结论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弥补夜间红外模式监控下行人图像与白天监控下行人图像间的模态差异和异构特性,较好实现多摄像头下红外人像与可见光人像数据间的检索和比对任务。设计一种局部参数共享的双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具有全局粗粒度和局部细粒度的两种人像特征,通过对两种特征分别进行特征度量,实现跨模态人像检索模型的训练和优化。结果表明,模型所提取的两种特征在测试数据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准确率与目前主流算法相比具有竞争力。本研究能够服务视频侦查工作,提高现有的动态、静态人像比对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视频侦查工作中时常遇到视频人像质量过低难以辨识的情况,而GFP等人像深度复原方法只适用于单张人像的复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FP的监控视频人像复原技术,将GFP方法扩展至视频侦查应用,便于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提高破案效率。首先对监控视频进行视频分帧、人像裁剪对齐、倾斜透视校正等预处理操作,然后使用GFP方法对预处理后得到的人像进行深度复原,最后经过逆处理将复原人像整合成高质量人像视频。在大量经过预处理后的模拟退化人像和无参考退化人像测试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GFP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FID、PSFR、SSIM、NIQE等客观量化指标上均优于其他人像深度复原方法,相较于其他人像深度复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复原复杂应用场景下的低质量退化人像,更适用于视频侦查应用;通过使用YTF视频人像数据集进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添加预处理与逆处理过程的基于GFP的监控视频人像复原技术,对于低质量视频人像有更加优秀的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为伪造人像视频的创作增添了“助力”,应运而生的深度伪造检测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深度学习的伪造视频检测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算力训练分类器,深度学习网络的黑盒性和不可解释性也困扰着深度伪造人像视频取证研究。围绕深度伪造人像视频的真实性取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频帧间量化参数强度值的检测方法,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给出参考阈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检测利用DeepFaceLab换脸平台合成的深度伪造人像视频中表现出良好的准确率和鲁棒性。所提方法有助于对可疑人像视频真实性进行判断,为涉案人像视频提供取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涛红 《刑事技术》2003,(Z1):82-83
1人像组合技术的应用人像组合是根据目击者或当事人的口述或者对现有人像相貌部件的特征进行辨认,挑选出特征相符的五官和面型,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肖像的专门技术。在这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具备大量的面型组合部件,另一方面要根据被组合人的面部特征,使用便捷的操作方式将各种面型组合部件进行拼接组合。传统的人像组合方法有绘图法、拼图法、投影组合法、横拉粘贴法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公安工作领域的应用,数据库及网络传输技术已用于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其软件的运用存在专业人像组合软件与普及型图像处理软件并存的形式。然而…  相似文献   

7.
人像组合的方式分为拼图式、投影式和计算机人像组合。原理都是把不同类型的发式、脸型、五官、饰物等收集整理,建立一个“相貌资料库”,根据目击者或当事人的描述、辨认,把各个部位组合在一起,构成犯罪嫌疑人的肖像。由于人类相貌特征的多样,因此,在组合人像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补充是不可缺少的。由于人像组合的方式不同,其修正的方法也不同。拼图式人像组合一般是把各个局部印制在透明片上(如国产PZY110人像合仪)。采用复印后修正或“透描”的方法效果甚佳。具体方法是:将组合人像复印下来在纸面上进行修正。将画纸直接蒙…  相似文献   

8.
1案例1.1简要案情2017年7月,重庆某区一公交车上发生一起扒窃案,失主报案后,公安机关遂将作案嫌疑人周某抓获。提取公交车监控视频(视频截图见图1~3),以抓获周某时的照片为样本(图4),跟监控视频的人像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模糊聚类分析进行人像检验的方法。方法在人像检验中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人像特征的综合性能分析,对检材和样本分型划类,确定在规定水平下的聚类状态,使分类更符合实际情况,能更快、更合理地确定检材和样本的关系。结果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的检验人像的分类状态,可以判断人像检材与样本的亲疏关系,为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议笔迹特征比对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涌发 《中国司法鉴定》2005,(4):59-59,F0003
笔迹鉴定的检验方法是特征比对,即通过分别检验,在找出检材字迹和样材字迹各自书写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比对和综合评断,继而作出认定同一或否定同一的鉴定结论.因此,特征比对表是鉴定结论的“根据表”和“证据表”;是综合评断的“调查统计表”;是检验人员观察字迹的“感悟表”;是检验程序中的“首道工序表”。本文在阐述特征比对表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制作特征比对表的多种方式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如何寻找和标识特征谈了一些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制作人员像卡资料是违法犯罪情报资料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人像的制作手续复杂,工作量大。笔者经探索研究,制作了一种简易实用的人像曝光板。能在一张条状感光纸上逐一曝光多次,形成多组合规格的二寸标准人像照片。在操作上省去了人头对位分拣,且人像冲放过程中的显、定影、上光、裁剪、贴粘像貌卡,使得工作量大大减轻,同时节约了感光标准20%。具有简单、方便、快速、节约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基层单位制作人像、协查、通辑通报等照片。  相似文献   

12.
利用photoshop对人像组合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9日,我市市区发生一起持刀抢劫出租车的案件,10月10日该案主办侦查员将受害司机带到支队影像室,要求对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作人像组合。组像员根据受害人的描述和选择在人像组合系统内作出的一个成形人像(见图1)。由于部分面部部件相似度不高,受害人对人像的整体感评分不高。组像员根据受害人对画像的描述作出几点总结:脸部左侧的相似度高,右侧稍大、相似度不高;眉毛左侧偏高且外形不太象,右侧比较象;头发外形比较象,只是顶部稍厚;眼睛稍微偏大;面部颜色不协调。组像员将此人像在photoshop6.0内,按照人五官呈左右对称结构进行后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体行走运动主要步态特征参数新的提取识别方法和定量化分析技术。方法以步态分析技术与传统的足迹检验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先进的Simi Motion视频动作捕捉系统,对50名健康男性正常行走的步态特征参数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节点的步态特征提取方法,得到了行走步态特征的基本参数,为步态特征定量化检验提供技术支持。结论研究表明,simi视频动作捕捉系统可以获得较精确的步态特征数据,能够满足人体步态分析的需求,进而达到人身个体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3D人脸图像数据库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动画绘图设计、医学等很多领域。在法庭科学领域,采集三维人脸图像并建立数据库,可进行人像特征分类、统计人像特征的分布以及训练人像模型,这些分析是人像比对和识别的基础。与传统的二维数据库相比,三维(3D)人脸图像库能够提供更多信息,例如,三维人脸图像的空间结构和形状包含多视角轮廓。3D人脸图像采集方法包含多视角几何信息的方法、结构光的方法和3D扫描仪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不同的采集设备和环境。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几个有代表性的3D人脸图像数据库,例如MPI实验室的MPI和BJUT的BJUT-3D,但这些库在分辨率和精度方面尚有不足。本文首先回顾了MPI、BJUT-3D数据库和它们的采集环境,然后对建立中国人的高精度3D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探索研究。用彩色手持三维扫描仪(Artec Spider)采集了1100个3D人脸图像,这些图像包含彩色纹理和深度信息(几何形状和点云),每个人脸图像的几何形状的采样点数目超过2000万,三角面片数目超过4000万。与BJUT-3D人脸数据库在人脸形状、分辨率和纹理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采集的人脸图像有更高的精度,在嘴巴、鼻子、眼睛等方面比其他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显示了更多的细节。建立的数据库将会支持在3D人像识别和算法评估方面的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口述记忆画像的操作是指口述记忆画像技术人员(简称技术员)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将目击对象形象特征进行组合或绘画,制成目击对象的摹拟人像的过程.其基础是目击者的描述和技术员对形象的认识与理解,而操作只是将它们用图像表现出来的方式.目前口述记忆画像一般采用计算机人像组合和手工绘画这两种方式.计算机人像组合的方法是把人像资料进行分类,一般分成:脸型、发型、耳、眼、眉、鼻、嘴、胡须和饰物等几大类,每类再由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档图片组成资档库,画像时,在各类资档中挑选出所需图片,用计算机加以组合,从而得到所需的摹拟人像.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逐渐的更新.最初,它只是一种等比例的组合,而且资档图片一般采用线描的形式,所合成的人像缺乏直观性,显得很呆板,尽管如此,它还是在早期的侦查破案中创造出很多成绩.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已经变得耳目一新了.首先,先进的内存扩大了资档容量,提高了检索速度,简便了操作方法;其次,光影式的表现形式使人像体积感和可视性增强,方便了辨认和理解;再者,新设制的修改程序可以任意调整五官的大小,长宽,深浅等,增加了技术员对画像的操纵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低质视频人像指在监控视频中不能清晰分辨人物面部的数字图像。能够反映发饰及脸部轮廓特征的即可视为条件较好的视频图像,但是一般都不能够显示清楚五官基本特征。处理包含低质视频人像的案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人像重建。本文阐述了一种利用人脸相关性进行人像重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 人像组合系统的主要作用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真人的照片摄取后按照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眉毛等分成不同的类型 ,存放在人面像数据库中。再由叙述者的所见 ,通过操作者对各个部件的调配 ,恢复出案犯人面像 ,最终实现“以像找人”。由于现在犯罪分子作案日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实案介绍用MFRS系统加挂图象处理软件进行人像重合,完成同一底板照片的鉴定,此系统也适应于其它图形图象一致性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观点人像识别的智能化应用领域在拓宽,为此中德宏泰评测的产品,采用灵活的模块化设计,支持系统的灵活组建,以满足不同项目的人像识别需求。测试中软件的友好易用性在业界出类拔萃。该平台的过人之处还表现在,在动态人脸识别方面结合了体貌甄别,步态特征分析的人像识别技术;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有效解决了人像识别技术受环境因素左右的难点,当然这些都基于中德宏泰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人像组合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像组合又叫模拟画像,该项技术广范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之中。一幅相对准确的犯罪分子的模拟画像,可以给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利的条件(前提是相对准确),要做好一幅相对准确的模拟画像,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人像组合的基本知识,除了如人像比例、脸形骨额构造的基础知识以及素描的基本功夫外,在工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技巧。通常目击者提供的资料是原始素材,但不全是准确的素材。相当多的案件如杀人案、抢劫案等,其案犯作案的时间都比较短,多数案件都是在打斗中,运动中完成的,经常光线不够好,要想目击者把案犯的全部面貌都记清楚,一般比较困难。多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