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维建 《清华法学》2013,7(5):143-154
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存在"色盲症"、"贫血症"和"功能麻痹症"等不足。为此,需要加强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现代化转向的研究。首先应当树立程序哲学观的二元论,在日益注重程序本位主义指导理念的同时,也不能轻忽程序工具主义的理论价值;与此同时,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上应当在多元并重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理论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民事诉讼法学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过去,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中在立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展望未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深化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及时总结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成就、推进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完善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民事诉讼法学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学在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与其他相关法学学科比较而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仍然显得稚嫩而有欠成熟:首先,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学科体系尚未能够真正建立;其次,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仍然未能摆脱单纯注释法学的樊篱;最后,由于研究心态不够开放,对西方国家的民事诉讼理论缺乏必要的了解、研究与借鉴,因此也在相当程度上障碍了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向纵深拓展.展望未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厘清民事诉讼中程序与实体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点科学地探究民事诉讼之目的;从人权保障的高度出发,深入探讨诉权与审判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点精心地构筑我国的民事诉讼结构;以民事诉讼价值为基轴,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并力求完善现行的民事诉讼立法;重视并加强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大幅提升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学术品位,为其走向真正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理论法学作为民事诉讼法学的一种研究范式或学说类型是在超越注释法学的背景和语境下产生的,其基本特征在于为探寻根本的诉讼规律而从事价值分析,有时也落脚为对策法学。需要指出的是,"专注于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的探讨,包括民事诉讼目的、价值、模式、既判力、诉权等,并使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化",并非就可以构成理论法学。理论法学的基本功能在于它  相似文献   

5.
许从知识社会学考察,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表现为四种知识的生产,即普法法学、注释法学、理论法学、实践法学,这种知识生产过程深嵌在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中,这种关系结构构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的社会环境。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的生产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本文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考察,更多的是从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来理解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的生产。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经历了依附结构、分离结构并通往共生结构的变迁。每种知识的生产既是对特定关系结构的表达,受特定关系结  相似文献   

6.
更加紧密联系实际——民事诉讼法学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得到长足发展。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民事诉讼法学从过去的"轻中之轻"成长为备受关注的显学。三十年来,我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法学体系,为民事诉讼法律的制定以及民事司法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令人欣慰和振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认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应当更加紧密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7.
张卫平 《北方法学》2016,(6):118-125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任务和重心会因为社会时期或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我国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初创阶段,民事诉讼法治也处于大规模的建构和实践之中。因此,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任务就应当集中于对民事诉讼制度原理的研究,以适应民事诉讼法治的大量建构和实践的需要。民事诉讼法学的大量研究资源也应当集中投入其中。过去由于受错误司法政策的引导和影响,将有限的学术研究资源投向了与民事诉讼原理研究关系不大的一些领域,从而导致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重心的偏移,也导致了民事诉讼理论研究本身的贫困化。应当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重心回归于民事诉讼法制度原理的探究,真正推动我国民事诉讼法治的发展,提升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民事诉讼法学科的基本理论,本文拟从回顾和展望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体系和内容、指导思想和方法等方面的历史角度来看待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进程,以期推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李浩 《法学研究》2012,(5):28-32
张卫平教授在《民事诉讼法学:滞后与进步》一文中提出:虽然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随着法治建设的进程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不少方面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滞后的表征之一是,程序理论与实体规范、理论的分离,这种分离几乎贯穿于民事诉讼的所有领域。应当说,这一判断是基本符合当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状的。因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今后要想取得持久的发展和不断的进步,就必须改变这一分离状态,更自觉主动地关注民事实体法的制定和修  相似文献   

10.
秋实 《中国律师》2012,(7):13-14
为推进民事诉讼法立法进步,促进民事司法公正,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与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于2012年6月16日在京召开了"《民事诉讼法》修改再建议"圆桌论坛。全国律协副会长金山、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卫平到会并致辞。来自律师界的朱树英、吴革、王建平、李晓斌、郭振忠等和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1.
从知识社会学考察,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表现为四种知识的生产,即普法法学、注释法学、理论法学、实践法学,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构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的社会环境。每种知识的生产既是对特定关系结构的表达,受特定关系结构的制约,又参与了关系结构的创造。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是在历史的变迁中进行的,又是通过民事诉讼法学家群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正>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并于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公布实行.这部法典的诞生,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建设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立法工作者及民事诉讼法学学者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对1982年民  相似文献   

13.
张广兴 《法学研究》1998,(1):121-128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张广兴1997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学者就诸如民事诉讼的目的、诉讼模式、诉讼标的、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及民事诉讼若干重要制度等等问题,出版和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著。以下择其要者作一简述。一、审判制度改...  相似文献   

14.
姚苏杭  张蔚  马皑 《法制与社会》2021,(1):174-175,192
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在近几年变的越来越被学者们重视,但是什么是法学方法论,法学的性质,是否有必要需要方法论,以及法学方法论包含哪些研究方法在里面,都依旧是存在争议和一直在被讨论的.依旧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法学不需要针对方法论进行研究和讨论,认为这样做是可笑并且没有效果的.本文对法学性质,法学方法论概念,法学方法论研究方法概述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14—15日在海南海口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海南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的2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年会主题“新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适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会议主题发言分为大会主题发言及分论坛主题发言两部分。  相似文献   

16.
引言:民事诉论法学研究盛况空前 学术会议无异于各种学术思想的展览会,各种对将来有影响的学术思想往往首先萌发于此.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在今年分道扬镳,这无疑是民事诉讼法学界的一件盛事,意味着民事诉讼法学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学》2012,(5):191-192
<正>沉痛悼念我刊编委江伟教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奠基人之一、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公证律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杂志编委江伟同志,于2012年9月15日7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于4月2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和上海市律师协会承办。来自全国公、检、法、司实务部门以及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160多人与会,会议共收到64篇论文。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分别就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民事程序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及民诉法修改与实体法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维度——一个时段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诉讼法学以解决民事诉讼所面临的理论、制度和实务问题为己任,2007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多个维度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宏观上努力构建新的概念体系与诉讼理念;微观上着力对具体制度和程序进行细致入微的考究,为民事诉讼提供精巧的制度设计。在此过程中,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都得到了拓展。但是,时段性的进步毕竟是有局限的,许多时代性课题仍待民事诉讼法学界继续攻关。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法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立法、实务与法学研究之间的互动现行民事诉讼法制订以来的20年,大概就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与民事司法实务、以及与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