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契在以下四个理论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关于人的本质,冯契从事实界、可能界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人的本质就是"要求自由";关于人的自由,冯契立足广义认识论进行考察,提出自由就是"化理想为现实";关于人的理想,冯契着眼真善美的统一,提出理想就是"现实的可能性与人的要求的结合";关于人格,冯契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构建"平民化自由人格"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徐曼 《理论月刊》2008,(2):31-34
李大钊在中国率先宣传唯物史观,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作了大量的努力.这一努力表现为他始终围绕着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统一、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统一这一核心精神对群己关系进行唯物史观说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目标.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开创者,他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启示力.  相似文献   

3.
人是否能获得自由?以及人如何才能获得自由?或者说,怎样培养自由的人格?在冯契看来,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持续争论了几千年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古代、近代成人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学说的总结与会通,冯契提出了具有其个人特色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学说。他以认识论的提问方式,将自由人格问题纳入认识论领域,并使其内在地卷入了他的转识成智的认识论问题。在"平民化自由人格"何以可能、含义的界定以及如何培养等问题上,冯契给出了他的解答,但并没有终结此问题,有待后人对这一具有时代性的问题继续做出深入探讨与回答。  相似文献   

4.
林孝暸 《求索》2008,(6):94-95
冯契在继承中国近代马克思主义注重理想的传统基础上,将自由与理想、价值相联系,提出“自由是理想的实现”,“价值体系就是理想体系”等主张。并对自由王国作为理想社会、自由人格作为理想人格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冯契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从天性中培养德性、德性复归天性的双向活动过程 ;人的本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冯契关于人的本质的新见解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格理论与研究如何达到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对理想人格的认识论特征的考察,不能仅停留在传统认识论的层面,更应着眼于广义认识论的宽广视野。理想人格内含真、善、美三个维度的内容,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是塑造理想人格的根本途径。"化理论为德性"是塑造理想人格的核心方法。从塑造理想人格的角度分析,"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内含化理论为信仰、化理性为自由和化德性为德行三个主要环节。当今,塑造理想人格的首要环节在于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7.
杜高明 《求索》2015,(1):35-38
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理论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取得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启蒙于西方古希腊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萌芽;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近代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的绝对精神主体"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感性主体"的思想成果;最终在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科学的主体性思想——主体是客体中的主体,即人既是受动的主体又是能动的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人表现对客体具有自主性和自觉性。马克思哲学的主体的实质是两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科学的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不仅对哲学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尤其是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向清 《求索》2007,(1):144-146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阐释中国传统哲学是冯契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另一重大贡献。他阐明了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泉;注重从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立场把握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9.
英国既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祥地.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没有脱离其产生的时代已有的各种学说的影响,这些学说包括柏拉图的社会改革思想,基督教和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家的人性论和理性观念.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社会分配思想、社会福利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论的继承性。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人民群众的观点,批判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观点,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思想的全部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来源。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对于后人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邓灿辉 《求索》2011,(12):119-120,116
中国特色新人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新人学说中国化的结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有”新人、“四个统一”、“四个新一代”等系列思想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共四代领导人关于人的改造、培养和发展的全新命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首次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科学思想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在新时代的新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为解决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发展学说 ,具有人格专用性。人格规定使社会发展学说包含理想和科学两种理论成分 ,其中理想是主导因素 ,科学是论证工具。社会发展学说的发展表现为内容的扩展和形式的变异 ,而人格的更新或同一人格历史要求的创新将会导致社会发展学说基本形式的变异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韩伟 《传承》2011,(11):60-61
关于知识与智慧的相关问题,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学界有很多讨论。冯友兰、金岳霖两位先生的学说中涉及到相关问题,冯契先生在两位先生思想的启示下,创造性的提出了"转识成智"学说。三位先生的思想既有不同也有相通之处,简要地梳理他们的思想,对"转识成智"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观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抓落实,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同时,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继承丰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论。其思想方法论具有四大主要理论特征,即马克思哲学是精髓和灵魂,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理念引领与战略性、操作性相结合,真理力量、人格力量和制度力量的统一。彰显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时代风貌,同时也蕴含着习近平同志个人的领袖风采和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6.
冯契在继承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人的本质是从天性中培养德性 ,又从德性复归天性的双向活动过程 ;人的本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教育,他关于培养"四有"新人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重视人的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的素质的高度概括;培养"四有"新人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新人的本质特征;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依据,主要对科学发展观内部结构中的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和发展价值观等要素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曹胜高 《人民论坛》2024,(7):110-112
君子人格是古代人才培养中逐渐形成的健全人格。早期中国的君子培养体制使君子能担负家庭、社会和国家责任,并具有良好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诸子常用君子代称其学说中的理想人格,使得君子人格成为健全人格和理想人格的代名词,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人才培养理念。理想情怀、必备品格和健康心态既是君子人格的主要标准,也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近代思想史是一个已经形成了某些学术流派和有众多科研成果的领域。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李泽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等著作代表了学术界对近代思想史构架的几种主要解释“范式”。然而郭国灿著《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一书却另辟蹊径,从材料到理论框架都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首先,郭著提出了一个关于近代思想史的新的解释“范式”。如果说李泽厚是突出近代思想史的三大社会思潮的递嬗转换,冯契突出从古典哲学向近现代哲学转变、李华兴着重思想史的叙述的话,那么,郭著则从“人文精神的重建”即中国人的观念转型这个角度切入,从而以“戊戌”至“五四”作为一个基本时段建立了“人文重建”的近代思想史的解释范式,即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视为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