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党课》2014,(7):96-97
据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私人订制”时代,上什么幼儿园,去什么学校,娶啥样妹子,自己想不好没关系,有专业规划师给你“订制”。冯小刚拍《私人订制》其实是炒冷饭,与当年《顽主》中的“三T公司”一脉相承,只是“愿望规划师”“梦境重建师”忙活的内容与时俱进了。不过,私人订制貌似符合科学,可就像那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间搞不好就会谁瞧谁都分外眼红。所以,没必要还撒尿和泥呢,就计划几岁学琴哪年留洋。提高自己没错,但目的性太强就不太好了,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相似文献   

2.
说到一个人有用或无用,大概谁都不愿意也不甘心被人说成无用,因为无用意味着没用处、没价值,是个吃闲饭的人,会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甚至遭鄙视、受歧视。真正无用是件挺没面子的事。人之有用或无用究竟应该体现在哪、怎么体现?现实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不少人往往把那些特别能办事、会来事,或者善于摆平、能够搞定的人看成很有能耐,是有用的人,而往往把那些规规矩矩、老实本分,或者不办无原则的事、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的人说成窝囊,是无用之人。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还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都亟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全程、全方位发挥作用。对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乃"无用之大用",它具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能够帮助大学生修身养性,追求一种内在的修养,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底线思维;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要尽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用,必须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2,(1):61-61
张涛甫在10月28日的《文汇读书周报》上撰文指出:文化是“无用之用”。它关乎人心,是一个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脉,它轻不得,也重不得。压得过重,会挤压文化的发育空间,造成沉重的压迫感,不利于文化的良性生长。在笔者看来,要防止两种文化“超重”现象:一是防止文化的“物化”。要防止将文化功利化,防止以建设文化的名义伤害文化。警惕GDP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期,战乱纷扰,机变屡起,避祸全生成为士人们的当务之急.<庄子>全生保性的主张和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思想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心灵的退路和现实的出路.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将<庄子>自然无为思想与追求自然率真的人生相结合,运用<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实践了<庄子>"无用为用"的人生哲学,挖掘了庄学的政治实用价值,张扬了庄学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倡导并推动了一场以庄学为重要内容的社会思潮的到来,为魏晋时期庄学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了庄学传播从个体传播到群体传播、从直接传播到间接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用人当如器     
庄子有一个朋友叫惠施,又称惠子,做过梁国的宰相。有一次,他与庄子在一起交谈,说他用国王赐给的种子,种出了一个大葫芦。匠人加工成了容器,容量50斗,用来盛浆,担心容易破碎,纵剖成瓢,舀水舀汤都用不了那么大。这么大的葫芦,大而无用,空空枉然,他干脆一下子打破,扔了。庄子听完之后说:你只会用小器,而不会用大器啊!你的大葫芦容量50斗,真算是大器,为什么不镂空内瓤,做成小舟去漂游江湖,倒去担忧大而无用?这样看来,你的思路仍旧扭曲如蓬草啊!惠子听完之后,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7.
夏世信 《廉政瞭望》2010,(23):40-41
直到案发,樊中黔才向检察官说出了他的深刻感悟:“唉!这么多的钱,我拿来做什么?平时无用,这回你们拿来给我量刑时可有了大用。”  相似文献   

8.
庄子本人及其后学(此文统称为庄子)是战同时期当之无愧的博物学者。庄子之学,可谓“万物毕罗”,“应于化而解于物”(《天下》),其中关于动物的内容极多.呈现出一个广阔而繁盛的动物世界.因此探究庄子动物伦理思想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虚实相资”这一命题,是在《老子》第十一章中提出来的。老子从否定的思维方式出发,在肯定“实”的价值的同时,更为肯定“虚”的价值。他以车、器、室为例,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明代哲学家薛蕙在其《老子集解》中解释说:这一章,“顾其指意,实即有而发明无之为贵也。盖有之为利,人莫不知,而无之为用,则皆忽而不察,故老子借数者而晓之。”老子根据“虚实相资”的原则,进一步提出了“无有入无间”(《老子》第四十三章)的观点,认为无形的东西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  相似文献   

10.
杨黎源 《探索》2002,(6):106-108
庄子是一位伟大的哲人,他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内容,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探讨庄子心灵深处的尖锐矛盾——想“有为”被迫“无为”,有利于揭示庄子虚无主义“无为”处世哲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天天刷牙,还是会有牙龈流血,龋齿还是得不到控制?刷而无用,与你的刷牙方法有关。北京佑安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世璋教授说。一项  相似文献   

12.
《庄子》学说所致力的是道的精神在人生的实现,《庄子》全部的社会人生思想主张都是由其道论伸展而成。《庄子》道论的实质,是颂扬道的精神,即道的自由和无限的本质特征。《庄子》的艺术思想是其道的学说在艺术方面的体现和延伸。 一   《庄子》之道的自由和无限的特性,生发出《庄子》艺术论纯任自然、法天贵真的基调。   庄子学派认为,天地万物的存在、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即一切出自天然,自然而然,没有有意识有目的的造作,一切又都在合规律合目的地实现。“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曰天地无…  相似文献   

13.
庄子“齐物论”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思想差异性的原因及其超越途径的探讨。各种思想之所以具有差异和冲突,在于存在“成心”这种主观偏见。超越“成心”的途径是站在道的立场认识各种观念和学说。从“齐物论”的思想角度观照“普世文明”与“文化多元性”的对立,彰显出庄子哲学的现代价值。庄子的思想对当今多元文化相互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和谐共处,提供了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的观点进行了综述.一是关于“跨越思想”的内涵,主要有“苦难跨越论”、“制度跨越论”和“阶段跨越论”三种观点;二是关于“跨越思想”的理论性质,主要有“设想论”和“推导论”二种观点;三是关于实现跨越的条件,主要“具体条件论”和“一般条件论”二种观点;四是关于“跨越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没有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特别是俄国和中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跨越思想”的科学性证实.在当代中国是否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主要有还没有完全走出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作一番梳理和审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思想老子提出押“人法地熏地法天,天法道熏道法自然。”穴《老子》第25章雪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穴《庄子·齐物论》雪。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押“致…  相似文献   

16.
“邯郸学步”语出《庄子·秋水》,说的是一个燕国青年到邯郸学习赵国人走路,结果不但没有学成,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一路爬着回来。作者讲出这个故事意在表明:庄子思想高深莫测、玄妙之极,公孙龙辈想探讨庄子学说,是“用管窥天”、“用锥指地”,无异于“邯郸学步”,是无法企及的。后世一般用这个典故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的技能。从此这位学步者也历来被作为一名反面教员,受到人们的训诫和贬斥。但是,事情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我却认为这位青年的所受的指摘是很有些不公平的。试想,邯郸人走路很美,这位燕国青年想加以学习,这种美  相似文献   

17.
有关老庄学说之异同,今人已从世界观、方法论、社会政治思想及哲学上的本体论、认识论等各方面多有论述。本文拟就老子与庄子的生死观作一比较分析,以探讨二者的区别及其意义。 “死生亦大矣。”(《庄子·田子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将会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样,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流派也会在生死观上有所不同。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一步的研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老子与庄子的思想体系。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言老庄,非仅指老聃、庄周其人,而  相似文献   

18.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万事万物都有矛盾,每时每刻都有矛盾,即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矛盾又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矛盾,即矛盾具有特殊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的一系列论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但有的人对矛盾的理解却时常陷入一种误区: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有用就是有用、无用就是无用,“是”与“非”泾渭分明,截然对立,进而导致对事物认识上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其实,许多看似泾渭分明的好与坏、对与错,并不一定分得就那么清。  相似文献   

19.
刘松涛 《新视野》2007,(1):57-59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是纯理论的典范。本文以他的科学成就为基础,对科学理论的价值、意义及其对创新的启示进行分析:从价值的角度看,理论刨新是科学革命的标志,而科学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故应更加重视具有“无用之用”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论创新中所体现出的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正确对待“旧识”、“新知”与“未知”的关系,防止“有知识的无知”;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自信与宽容不可或缺,必须尊重主体的个性(兴趣和爱好),着力营造刨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马一浮老、庄学的一大特色,在于用佛教般若思想注《老子》上篇而有《老子注》,笺《庄子》文句而成《庄子笺》。马一浮对老、庄哲学的评判具有两种态度:一方面,站在儒家“有为”的立场之上对老子辩证法的消极因素予以无情揭示,对庄子“齐是非”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提出批评。另一方面,又极力赞同老子“为道日损”的修养方式、庄子“逍遥游”的自由理想境界并切身实践“心斋坐忘”的为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