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以及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配套体系尚处于一种缺失状态,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合理、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并尽可能地为农民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就成为当前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希望能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报告同时指出"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年初,国务院针对进城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又发出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重大意义,把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强化政策引导,切实搞好服务。笔者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上述精神,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旨在统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5亿左右,每年进城的民工超过了8000万。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现面临着诸多困境,转移之路仍然步步艰辛。一、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1!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空间有限。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文盲半文盲达8000多万人。据统计,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仅为7年,这直接影…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制约我国农民进城的根本原因。我国农民进城方式与所选择的城市化道路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密切相关,而农民进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市门槛的高低。只有稳步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才能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中国农民才能真正地顺利进城,成为城市市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自我认识存在“盲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教育存在“困区”及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通过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合作,能预防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使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黄瑾瑾 《工会论坛》2010,16(4):8-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当前之所以会出现中国特殊的“两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和不完全城市化形态,主要是由于其短期城市生活能力较强,而长期城市生活能力较弱。因此,提高进城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他们的城市生活成本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彻底转移、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农民工内部代际更替的产物,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大军的主体。与第一代农民工一样,新生代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以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但是,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推进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从主观能力提升、渠道拓展、制度化和组织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供给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各种非正规就业存在制度保障缺陷,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缺乏分类管理的制度安排,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缺失,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民工流动就业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的一个热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已把此问题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是在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历史渊源、现时数量和地区分布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积极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出发,保持经济平稳、高速增长,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应尽快打破农民工进城的制度壁垒,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举家进城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突破市民权的研究框架,引入家庭化融入视角,有利于分析举家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当前所处的样态,以及在城市立足的实践过程。举家进城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表现和阶段,也是家庭发展的理性决策。完整的家庭生活为农民工扎根城市提供了价值基础,而全家务工和社区支持则分别为农民工家庭的完整融入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举家进城是新生代农民工以家庭为行动单元在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和渐进城镇化等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实现城市融入的能动实践。当前政策设计应当以农民工家庭单元为出发点,在提供进城的底线支持的同时,保障有序退守乡村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以及社会稳定的大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落脚点。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局部粮食短缺和粮价上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探索当前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既有利于短期政策的调整,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期措施。  相似文献   

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核心问题是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就要求推进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财产性收入"大众化。就是拥有财产性收入不再只是少数有钱人能享用的专利,而是广大劳动者都可以参与分享。主要方式有:推行"职工持股计划",让广大小额股份持有者有股权的红利收益和股份升值收益;鼓励企业发行小额股票;让社保基金积极稳妥地进入资本市场,让全国城乡居民都能共享社保基金提供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应积极探索用"土地使用权入股"获取"财产性收入"的补偿办法,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让农民、农民工、拆迁户也能享有一份"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及对外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已酝酿多年。时至今日,就两法统一问题已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只是对两法统一对外资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益各方争议较大。就此问题,本文从我国对外资的开放、投资环境、税收优惠的作用、两法统一的设计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那种认为两法统一必定会对外资进入中国产生巨大冲击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而在现行税制下内资企业处于一种极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因此,为了给内外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必须尽早实行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分布与抗风险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两个大转型,这铸就了中国经济的辉煌,也使中国进入了一个高社会风险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大转型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深化,中国农村居民面临的社会风险已与城市居民面临的社会风险基本趋同,而农村居民拥有的抗风险机制却远远弱于城市居民,以收入水平表征的抗风险能力也远不及城市居民。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必需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政策体系以有效降低和化解社会风险。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中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建设只能有重点、分层次、逐步推进。综合来看,中国农民在抗御社会风险方面处于明显弱势,中国建构社会政策体系和实施社会政策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农民增收问题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就业不充分,体制的限制,农民负担过重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加大农业人口非农就业,改变现有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民纯收入增幅缓慢、城镇化滞后等因素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土地承包责任制中产权不清晰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农户分散经营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因此,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重新思考农民收入的增长,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同城乡社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深加工,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步伐,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开拓农村市场以拉动内需,但是,农村市场仍未得到充分开发,农民的消费热情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分析制约中国农村市场的瓶颈,建议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农村建房给与适当的补贴、建立全国联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入手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8.
论新形势下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单家独户进入市场的弱势地位,解决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难题。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减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扶持并规范合作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两个主要方面。 2 0 0 0年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0 .4的标准。2 0 0 1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之比已经达到创记录的 2 .90∶1。收入差距及其扩大会带来某些负面后果 ,甚至极大地危害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但是合理的、适度的收入差距往往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战略,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理当享有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不断提高农民享受人权的水平,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走出兴亡百姓苦怪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