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胸部刺创引起的死亡绝大多数是由于急性失血性休克,或心包积血而死亡.极少数病人由于伤及心脏传导系统引起心脏停跳而死亡.而胸部刺创引起心包小破口、心肌浅层损伤导致急性心源性休克死亡的案例则很少.笔者在参与的一起检案中曾遇到过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导致不正当死亡从而引发法律索赔的新闻我们于报章杂志中时有见闻,然而医疗事故导致不正当出生而引发的法律索赔则相对新鲜。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输精管结扎绝育手术失败导致婴儿出生从而引发的法律诉讼已经开始出现。此类案件涉及到的权益主体、客体都较为复杂,同时既涉及到人身权利,又涉及到财产权利,还需考虑道德及文化因素。在2010年美国俄勒冈州的Bassingerv.Oregon Healthcarei一案中,Bassinger夫妇向提供结扎绝育手术的医院提出索赔65万美元,涵盖了婴儿的抚养费用,再次引发了对该类案件的讨论。本文在此试结合该类案件的特殊性,用传统的损害赔偿原则对不当出生的损害赔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1案件简介 案例1某年9月29日,某村路沟内发现一具无名女尸。经法医检验,死者被木棍由阴道捅刺盆腔、腹腔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相似文献   

4.
失血性休克死亡心肌肌红蛋白缺失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形态计量分析技术,首次观察了失血性休克死亡时人的心肌队红蛋白缺失情况,结果发现失血性休克持续60分钟以上者,心肌Mb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是散在性分布,失血性休克后在很短时间内死亡者Mb没有明显缺失,这对于判断死因及推断死亡时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创伤后是否存在失血性休克及程度判定,是法医鉴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86例具有完整临床病历资料,且均有“失血性休克”诊断的各类创伤病人进行分析,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资料。1一股资料1.1性别及年龄在86例中,男性59例,女性27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29.7岁。互.2休克程应判定86例均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其中诊断中判定休克程度的23例,其余诊断无明确分级。2结果2.1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休克程度关系《亲见)2.2休克救治情况(表2)2.3休克指数休克指数一脉率/收缩压本组…  相似文献   

6.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年9月11日21:30许,郑某被他人持刀砍伤颈部左侧。伤后急送医院就诊,诊断为“颈部血管、神经断裂,失血性休克等”。急诊行“颈部断裂血管结扎止血术+颈部左侧伤口清创术”等治疗,于9月26日出院。  相似文献   

7.
失血性休克是指体内、外因创伤失血所致的一种症候群,是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人体大血管损伤破裂、腹部损伤实质脏器破裂,还有一些广泛严重损伤出血等。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血低氧、微循环淤滞、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失血性休克和损(创)伤性休克都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有效血容量锐减所致,其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可直接威胁生命。造成损伤后往往涉及治安、刑事案件,休克程度直接决定损伤程度、案件性质,影响行为人、当事人的法律后果,在司法实践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死亡方式对大鼠DNA降解影响的图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的死亡方式对组织细胞核 DNA 降解的速率是否存在影响。选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失血性休克、断颈、溺死及扼死等4种方式处死,每2 h 取材一次(脑、脾、肝组织),Carnoy 液固定,VANS 改良法染色,选取7个指标进行图像分析,数据经一元回归及多元回归统计处理,对不同死亡方式组的一元回归方程进行多组间分析。结果显示,7个指标与死亡时间明显相关,但在不同死亡方式组间各指标相关性存在差异,一元回归方程比较显示,溺死组与其他组肝组织 ID、AOD、LDC 3个指标存在差异,显示其 DNA 降解较慢,脾脏在溺死组 A、MD、ID、AOD、LDC、AG 等6个指标以及失血性休克组 MD、ID、AOD、AG 等4个指标与其他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脑组织在不同组间则差异较小。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差异。在失血性休克、溺死、断颈及扼死致死的尸体间其组织细胞 DNA 降解速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淤血程度及尸体所处环境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脑是受影响最小的器官,而脾是较易受影响的器官。  相似文献   

9.
指甲垢中异体DNA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体伤害案件中,受害人与案犯有近距离的接触或搏斗时,有可能抓刮到案犯皮肤,并在指甲垢里留下肉眼看不到的皮屑组织等微量生物检材,本文对11例指甲垢中异体DNA检验做了分析,以期为同类案件的鉴定提供借鉴。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自本实验室日常案件中24名死者(女性20人,男性4人)的240枚指甲,直接剪取指甲板突出皮肤的边缘部分。其中机械性窒息死亡17人,失血性休克死亡4人,颅脑损伤死亡3人;死亡时间最短1h,最长7d。1.2方法试剂5%Chelex-100,蛋白酶K,AmpFISTR(Profiler Plus试剂盒(AB I公司),AmpFLSTR ProfilerIdentifilerTM试剂…  相似文献   

10.
《法庭内外》2010,(8):58-58
法官: 3个月前,我女儿由于车祸,造成失血性休克、胸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脏破裂、右第10、11后肋骨骨折、右血气胸、头面部损伤。送往一家医院治疗后,该院出于创收的目的,虽明知没有相应治疗条件,但心存侥幸,隐瞒情况而未将我女儿转院治疗。次日凌晨我女儿因流血过多而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认定伤情严重,是导致我女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胸部刺创引起的死亡绝大多数是由于急性失血性休克,或心包积血而死亡。极少数病人由于伤及心脏传导系统引起心脏停跳而死亡。而胸部刺创引起心包小破口、心肌浅层损伤导致急性心源性休克死亡的案例则很少。笔者在参与的一起检案中曾遇到过一例,现报告如下:案情:温某,男,22岁,1997年5月18日被他人用水果刀扎伤左胸部,当即感左胸剧痛,呼吸困难,头晕,轻度恶心,曾呕吐,被送至县医院,创口予以清创缝合。当时测BP:60/30mmHg,予以快速补液并补血800ml。x-ray胸片未见血气胸。伤后9h转至市急救中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生儿死亡或受伤所导致的诉讼案件频发。婴儿之殇,医院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若医院侵权了,患者家庭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婴幼儿死亡或受伤案例,医疗法律专家、卫生部首席法律顾问卓小勤教授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生儿死亡或受伤所导致的诉讼案件频发。婴儿之殇,医院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若医院侵权了,患者家庭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婴幼儿死亡或受伤案例,医疗法律专家、卫生部首席法律顾问卓小勤教授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14.
王亚明 《法治研究》2014,(12):117-124
申请财产保全错误有多种情形,司法实践中,比较集中的财产保全赔偿纠纷包括三类:一类是申请保全人在原审案件中败诉导致被保全人起诉要求赔偿;第二类是申请保全人在原审案件中部分请求未被法院支持导致被保全人起诉要求赔偿损失;第三类是申请保全人在保全后撤诉或不到庭应诉而视为撤诉,导致被保全人起诉要求赔偿损失。但是保全错误是否赔偿损失应具体分析,应当根据保全申请人的过错程度、权利行使是否符合比例、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来判断财产保全是否错误,是否应当赔偿被保全人的损失。在认定保全是否错误时,应当考虑案件的复杂程度及因果关系的直接程度,通过主观层次、客观层次、利益权衡及诚信原则来判断和认定,在认定保全错误的情况下,根据是否产生损失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赔偿。对于没有产生损失的,不影响对财产保全错误的认定。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辽宁省和其他一些地方弃婴、溺婴案件不断发生,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关切。弃婴、溺婴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我国宪法、婚姻法和刑法中都有关于保护婴儿合法权益的条文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人们认识不明确,对这种犯罪打击很不得力。有的政法部门以法无明文为由,对弃婴案件不予受理;有的甚至动员起诉单位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今后此类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005--2008年间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18例,从案件的性质、损伤机制及特征等方面,总结此类案件的法医学特点。结果18例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者,年龄在21~55岁。其中,自杀14例,意外4例;颅脑损伤死亡14例,创伤性休克死亡4例。损伤以撞击、摔跌伤为主,部分存在碾压伤。结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具有其特征性,案件性质主要为自杀,部分为偶然的意外事件,具有可防范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心脏刺伤引起死亡的案例在法医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其死亡原因主要是失血性休克,心包填塞也时有发生。现将15例因心脏刺伤引起心包填塞而死亡的案例综合报告如下。资料一、一般情况 1984年1月至1989年7月,共检验心脏刺伤引起  相似文献   

18.
<正>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技术对比传统尸检具有无创、非接触和可发现潜在病变等特点,其在技术上对比传统尸检存在极大的优势[1-4]。本文报道了1例在陈旧性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案件中应用PMCT技术辅助发现解剖难以确定的骨折及辅助分析死因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总结杀婴案的主要特征、法医学检验重点和命案现场分析要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苏州市发生的7例已破杀婴案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归纳其特点。结果杀婴案嫌疑人均为受害人母亲,年龄较轻,多为未婚先孕;均为分娩后杀婴,分娩现场与杀人现场为同一地点;死亡新生儿多为机械性窒息,尸体多无衣着包裹,脐带非医源性离断,胎盘未与死亡新生儿连接。结论杀婴案法医学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有助于案件的分析和侦破工作。  相似文献   

20.
靳玉梅  周翔 《法制与社会》2014,(32):297-298
本地区针对同一被害人的连续两起交通肇事,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该类案件具有涉及多人肇事、前行为造成的结果不明等疑点。对前行为人的刑事认定难点在客观违法构成要件,核心在前行为是否与死亡结果间有因果关系;对后行为人的刑事认定难点在主观责任构成要件,关键在是否具有预见可能性,是否构成过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