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的权力,这些权力是国家基本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权力属于人民,属于国家,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可以行使的权威性行为,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前提和保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通过行使这些权力,对于完成人民警察的任务,更好地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权力界定及结构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权力,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权力,亦即警察权。它是国家基本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  相似文献   

2.
陈博 《前沿》2013,(21):56-58
警察醉酒开枪杀人,公安机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成为公众的热点话题。而法律人对于公安机关与其他行为人共同或分别侵权致同一损害的数人侵权的责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也是公安实践中的难题。运用类型分析法,从涉及公安机关的数人侵权类型分析人手,在明确公安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上,适用侵权责任形态理论分析公安机关在不同侵权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来确定公安机关的责任分担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行法学理论将公安机关排除在行使司法解释权的主体范围之外,这是法理学在法律解释问题上的一个理论误区。公安机关兼具两种职能,除治安行政管理职能外,还参与刑事诉讼,具有司法职能,是我国刑事司法职能部门之一。全国人大常务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赋予了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对法律具体应用问题的解释权,公安机关行使司法解释权具有法律上的依据。从现实情况看,公安机关实际上在行使司法解释权。公安机关司法解释的权限范围只能限于刑事程序中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具体应用刑事诉讼的问题;二是公安机关执行刑罚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公安机关在刑事司法工作中涉及与其他司法职能部门的司法工作相关的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需作司法解释的,应当会同相关的司法职能部门共同解释。公安机关的司法解释应遵循的规则:应当统一由公安部行使;只能是现行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必须符合立法本旨;不得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解释相冲突。公安机关应设置一个由首长主持的权威法制机构,行使公安机关的司法解释权。司法解释的形式也应当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人民公安编辑部:我们在行政复议案件中,碰到这么一个问题:如县(市)公安机关一裁后,被裁决人不服,申诉到上级公安机关复议。如果上级公安机关因某种因素,把下级公安机关本来处理正确的决定改变了,而下级公安机关认为这种改变是不妥的,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公安局长是地方公安机关的行政首长,对本级公安机关的行政和刑事司法活动行使指挥权,是本级公安机关的第一责任人,对执法活动负总责。因此公安局长法治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当地公安执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级公安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履行职责等大问题。 一、公安局长增强法治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公安机关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公安机关为例,1995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997年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安法规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对公安法…  相似文献   

6.
黄政钢 《公安教育》2009,(2):33-36,41
长期以来,办理轻伤害案件一直是困扰各级公安机关的难点。厘清公安机关在办理轻伤害案件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对公安机关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公安实际,在分析目前公安机关办理轻伤害案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紧扣法律文本,认为公安机关在办理轻伤害案件中既具有法定义务,同时又应视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公安机关不仅有承担案件侦查的义务,同时更有预防相减少发案,缓和矛盾,加强与政法机关的协作配合,防止案件久拖不决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改进警风建设历来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是带警之道、治警之本。在新时期,警风、警风建设的内涵及加强和改进警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仍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一、警风、警风建设及其特点警风,即人民警察和公安机关作风、风尚的简称[1],是人民警察和公安机关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人民警察和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贯态度和行为[2],同时也是人民警察和公安机关的性质及民警头脑中固有的世界观在各种具体警务行为上的外在表现。警风建设,即创立、产…  相似文献   

8.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涉外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是指公安机关在处理涉外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是公安机关内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在办理刑事案件程序中的具体体现。涉外刑事案件中的立案管辖可划分为“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专属管辖。加强涉外刑事案件的管辖,有利于公、检、法机关各司其职;有利于公安机关内部明确职责;有利于公正、公开办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国家司法权。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公众认知角度而言,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是公众对公安机关执法过程或结果进行社会认知以后所产生的一种信任和尊重的社会心理,它是社会公众在对这一过程或结果的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公安机关履行职权的过程或结果客观上是否公正是一回事,公众主观上是否确信又是一回事。当前把握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侧重点不应该只是公安机关本身,还应该是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及随之而来的信任和尊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田运胜 《公安研究》2014,(12):41-47
作为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公安机关担负着“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大使命,是重要的刑事司法力量和治安行政力量。公安机关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加强公安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工具,在评估和改进公安工作,推动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安机关履职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现代绩效管理制度,已经在企业管理及公共组织部门管理中展示了其重要价值。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理论,研究设计适用于公安机关的“平衡计分卡”体系,可以科学、动态监控公安机关战略实施状况,提升公安机关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常见模式评析 当下,公安机关调解民间纠纷已经成了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纠纷解决形式。对于民众而言,“有纠纷找警察”已经成了“有困难找警察”的核心内容。对于公安机关而言,尤其是对于公安派出所,调解民间纠纷已经成了主要的工作之一。然而,由于法律对公安机关调解民间纠纷规定的抽象性及模糊性,在公安机关内部,人们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分歧很大,认为公安机关应该调解、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法》第47条规定“公安机关建立督察制度,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公安机关根据形势变化发展,在总结执法执纪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警察机关有关督察方面的有益做法和基于公安机关自身特点而确定建立警务督察制度,旨在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发现和纠正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执行法律,遵守纪律中的失误和偏差,提高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整体执法水平,改善公安机关执法状况,提高公安队伍素质。近几年来各级公安机关虽然在不遗余力地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3.
警民关系:并不轻松的话题王南生,刘方全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一直是我们公安机关的特色和优良传统。警民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安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公安工作的效率和效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搞好警民关系,是我们公安机关必须予以高度重...  相似文献   

14.
坚持人民至上,是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的宗旨理念。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及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在实践上符合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道路,适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该文主要阐述公安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历史演绎,梳理公安机关的历史实践和时代要求,提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人民至上理念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安教育》2012,(10):78-78
2012年8月28日,河南公安机关维语专业人才初任训练班开学典礼在省警察学院培训部举行。招录这批维语专业人才,是公安厅党委适应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省公安机关维稳处突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16.
警坛吹风     
警坛吹风维护稳定工作的要点当前公安机关维护稳定工作的要卢、是:第一,各级公安机关要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维护稳定是公安机关的头等大事,在认识上不能掉以轻心,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第二,抓好信息工作,必须及时地、如实地反映有关问题,使一些问题能解决在萌芽...  相似文献   

17.
正确把握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与刑事执法行为的法律属性,对正确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理解和把握   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机关在进行社会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行使职权,以公安机关的单方意志,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所做的影响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产生公安行政法律后果的行为。   对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从其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公安行政处罚类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警告、罚款、治安拘留、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暂扣…  相似文献   

18.
戚丹 《公安教育》2008,(3):6-11
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建设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公安命题。在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人民警察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社会基础。分析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执法能力的路径,成为目前警学界和实战部门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襄樊市对基层公安民警素质状况的调查谢佳辉王文忠刘锴编者按:基层公安民警不论是数量还是承担的任务量来说,都是公安机关最大的,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的主力军。公安基层民警的素质状况决定了公安工作的优劣、成败,关系着公安机关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提...  相似文献   

20.
吕卓 《人民公安》2000,(2):18-20
立案不实,是公安机关长期存在的难症、顽症。它损害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形象;严重影响对社会治安形势的正确评估,影响公安机关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使党和政府难以对公安机关的工作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厅局长会议上,贾春旺部长强调:要大力倡导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脱离实际、欺下瞒上、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实事求是地正视问题,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实事求是地统计数字。今年各级公安机关都要下决心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纠正统计不实的问题,在跨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