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七条:在民生理论创新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在革命和改革中解决民生问题;在"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中解决民生问题;在构筑相关制度、体制、机制过程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运用科学的民生工作方法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借鉴前人和别国经验教训中解决民生问题。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当前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民生问题乃社会各界关注之焦点。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于今年新年贺词中着重提到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也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正成为社会各个层面的主流话语。而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对古代贤哲的  相似文献   

3.
导语:同学们,我们平常经常听到、看到、提到"民生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谈谈和"民生"有关的话题。那什么是"民生问题"呢?一、【话说"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付蓓  覃雪梅 《传承》2014,(2):92-93
民生问题从一开始就与国家相连,而儒家、道家和墨家的观念对传统统治制度的影响最大,通过集中考察儒道墨三家对民生问题的看法,有利于理解当代社会对民生问题的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5.
努力改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事关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全面把握民生问题的难点,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民生问题涉及到多个社会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多个方面。无论从民生问题本身的特点、政府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等方面来看,都存在着一些难点,阻碍着民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以发展的视角审视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今天中国的民生问题,从发展的视角来全面解决好中国发展进步中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事关国家发展和兴旺的根本问题,应该成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指向。民生问题的出现,是我们国家时代变革与经济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是突出强调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顺应党心民心和时代潮流,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  相似文献   

8.
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是党执政理念的重要转变,也是我国快速发展、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解决民生问题,除了要对国内外财政投入解决民生理论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外,还需要借鉴国外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好的做法,文章从德国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其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必须以清晰的、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作指导。这就需要在理论上彻底澄清"民生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事情,过去没有民生问题或民生问题解决的很好";"民生问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应该解决的事情,不能引入市场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程度越高越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高福利民生"等四大误区,剔除干扰我国民生事业的错误思想观念,从而推动我国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催生了学界研究民生问题的新热潮,近年来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民生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拟对学界近年来民生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简要评述,以期掌控前沿动向和研究脉络,有助于推进理论探讨的深入升华。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折射政治——民生问题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生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成为学者探究的重要内容,成为各级政府特别关注的重要方面,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归根结底,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提出的命题,是时代深刻变化给执政党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民生问题的政治意义、民生问题背后的体制原因、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方面的思路和要求等方面,归纳和介绍了浙江省科社、政治学界一次研讨会的有关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张国艳 《人民论坛》2014,(10):254-256
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是党执政理念的重要转变,也是我国快速发展、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解决民生问题,除了要对国内外财政投入解决民生理论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外,还需要借鉴国外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好的做法,文章从德国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其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两三年,民生问题再次突显,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何看待民生问题?如何解决民生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认真考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民生问题被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归纳与总结我国不同阶段民生问题内容和系统梳理公安机关对民生问题政策沿革的基础上,文章指出现时代的民生问题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新要求,并对公安机关如何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伍盟 《时事报告》2007,(2):47-49
上期就民生问题我们组织了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3篇文章,本期简谈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4个方面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重视和解决好民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武俊奎 《前沿》2006,(9):35-37
本文从三个方面考察了民生问题,即民生问题的历史考察、关注民生的哲学依据、民生与行政伦理的关系,旨在说明关注民生的重要性和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18.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08,24(2):59-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又显露出了新的内涵和突出矛盾。高度重视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义务,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奉海峰 《桂海论丛》2008,24(1):73-75
民生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等重大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民生理念,认识民生问题与共产党执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7,(8):1-1
近年来,民生问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最近,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提出"和谐社会看民生",精辟概括了解决民生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