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共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2.
王守智 《长江论坛》2011,(5):41-47,93
制度是与人类的有限理性紧密关联的,调节各种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行为规则的集合。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可以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层面加以研究。在教育、就业、医疗保障、住房、社会保障等正式制度以及社会习惯、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中所存在的不合理和不协调之处,困扰着我国当前民生改善的进程,也滞缓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人大研究》2012,(12):40-42
田建堂:从监督理念、内容、行动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如何在监督工作中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呢?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建堂撰文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关键。关键一,监督理念上要充分认识民生之重要。民生问题事关社会发展,事关大局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常说"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方可保民安",讲的就是关注民生、遵从民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来部署和推进,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动作为,是新时期民政干部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李育民  杜进君 《求索》2011,(9):57-60,138
社会与民生问题是越南改革的重点。20多年来,越南共产党和政府在促进社会的发展、保障与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越南改革的成功是由诸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但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与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正确决策和遇到困难与障碍时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民生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怀军  李俊斌 《前沿》2009,(8):136-138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现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不断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有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署名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在文章中温家宝从八个部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8.
钱钢  王国亮 《群众》2007,(4):26-27,35
民生问题事关百姓生计与生活,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近年来,江苏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努力做到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的统一,在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民生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据省  相似文献   

9.
奉海峰 《桂海论丛》2008,24(1):73-75
民生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等重大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民生理念,认识民生问题与共产党执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陈伟俊 《政策瞭望》2011,(10):30-31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决  相似文献   

11.
孙以万 《公安教育》2008,(12):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通俗地讲,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应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从关注民生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12.
目前,民生问题乃社会各界关注之焦点。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于今年新年贺词中着重提到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也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正成为社会各个层面的主流话语。而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对古代贤哲的  相似文献   

13.
李涛 《当代广西》2007,(22):11-11
十七大报告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经济民生的具体政策两个层面,全面论述和回应了广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在报告中,“民生”出现60多次。落实十七大精神,把改善民生当作“第一要义”和最大的“政绩”,执政者要做到“有情”、“有意”、“有心”、“有行”。  相似文献   

14.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必须以清晰的、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作指导。这就需要在理论上彻底澄清"民生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事情,过去没有民生问题或民生问题解决的很好";"民生问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应该解决的事情,不能引入市场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程度越高越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高福利民生"等四大误区,剔除干扰我国民生事业的错误思想观念,从而推动我国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08,24(2):59-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又显露出了新的内涵和突出矛盾。高度重视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义务,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的伦理学依据是"以人为本";政治学依据是保障和促进民生属于国家的社会职能。新时期民生问题凸显,其经济根源是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政治根源是我国的政治层面的改革整体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腐败以及由此形成的"权力资本"对社会利益不合理的瓜分有关。改善民生,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改善民生的公共体系;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重在培养社会自身"造血"功能;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它包括衣、食、住、行、用、生、老、老、病、死等方面。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关系着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如何保障民生,解决民生,反映着一个执政党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必须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围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协助党和政府解决事关妇女儿童的民生问题、确保平等共享发展成果上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充分认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准确把握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点、难点与切入点,全面贯彻落实改善民生的目标和任务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7,(17):1-1
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这表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